一个关于爱与融合的绘本——《小蓝和小黄》
| 分类: 我们的课程活动 |
http://s3/middle/61eb122dx963ba876db92&690
绘本介绍:
《小蓝和小黄》作为优秀绘本的玄机即在此中,我们又怎能错过捕捉孩子对画面的感受和了解的机会呢?
教师手记:
哑然失笑的同时,对孩子们和自己这个老师之间的互相了解、默契配合不由得一阵感动。心里头一顿,一个念头又闪现,于是讲述的脚步打住,停下询问孩子:
——小蓝和小黄‘抱抱’的故事……(哈,是受封面插图的影响暗示呢!)
——小蓝和小黄会‘捉迷藏’吧……(这个孩子自己就是最爱捉迷藏哟!)
——小蓝和小黄会上幼儿园吗?……(这个疑问引起了孩子们的共同的关注。)
…………
其实,孩子猜想着说的就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故事。他们把自己最关心的、最喜爱的种种都融入了这种猜测和表达之中。看书,其实也是书中人的生活和看书人的生活之间相互理解、碰撞和交融的过程啊!
讲述过程二:观察聆听、猜想疑问“故事真的开始了。让我们一齐来仔细看、听“小蓝和小黄”自己的故事”。——就这样,故事开始。
画面简洁明了。背景、人物以及人物间的关系一目了然。因此,在观察和阅读的间隙,我不止一次的故意断顿下来,让孩子就对着图画的观察,把我的讲述续接下去:
http://s5/middle/61eb122dx963bacd1adf4&690
1)他们最喜欢玩——……孩子们接不下去时,往往则是因为图与文字之间的转换关系不明显、或是孩子的读图经验不能胜任的原因。借机,引导幼儿观察体会画面中的表现“藏猫猫” 游戏的构图方式,有趣又有一定的挑战意味儿。
(2)和——转圆圈儿!——孩子们接对了,我微笑着颔首,重新用绘本中的语言讲述:转呀转圈圈儿!!!
http://s15/middle/61eb122dx963bae5e735e&690
3)……他们开心地抱在了一起——我指着那一页的插画儿——要是他们再抱、再抱,会怎么样呢?在情节的关键处,我就此打住了。
http://s10/middle/61eb122dx963baca3f979&690
讲述过程三:“图”中的漫步和解读我对孩子们说:这个故事老师其实只讲了一部分,有些你们是自己看图讲出来的哟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
附:故事
小 蓝 和 小 黄
小蓝的家里,还有蓝爸爸和蓝妈妈。
小蓝有好多朋友,可是他最好的朋友是小黄,小黄就住在街对面。
他们最喜欢玩藏猫猫和转呀转圈圈儿!
在学校里,他们整整齐齐地排排坐。
放了学,他们就又跑又跳。
一天,
可是小蓝还是跑出去找小黄了。
哎!街对面的房子里没有人。
他这边找找,那边找找,找呀找呀……突然在拐弯角上,找到了小黄!
他们开心地抱在了一起,抱啊抱啊,结果他们变绿了。
然后,他们去公园玩,他们穿过一条隧道。
他们追着小橙玩。
他们又爬上一座大山。
啊,好累,他们回家去了。
可是,蓝爸爸和蓝妈妈却说:“你不是我们的小蓝,你是绿的。”
黄爸爸和黄妈妈也说:“你不是我们的小黄,你是绿的。”
小蓝和小黄好伤心。
他们哭了,流出了大滴的蓝眼泪和黄眼泪。
他们哭啊哭啊,直到全部变成了眼泪。
最后,他们把自己收拢到了一起,他们说:“现在,爸爸和妈妈能认出我们来了吧?”
蓝妈妈和蓝爸爸见到他们的小蓝,开心极了。
又是抱又是亲。
他们也抱了小黄……但是,快看……他们变绿了!
现在他们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于是,他们走到街对面去报告这个好消息。
大家高兴地相互拥抱。
孩子们一直玩到吃晚饭的时间。
故事讲完了。
PS:亲爱的们,今晚不妨再次跟孩子们共同阅读这本绘本,再次感受体验其中浓浓的爱意,
在“回味”时,不妨可以先让孩子们看图讲讲整个故事这样更清楚的了解到孩子们的倾听、理解及表达的能力、思维、接着再来谈谈小黄和小蓝除了玩追迷藏、转圈圈还喜欢玩什么游戏呢来拓展孩子们的想象力,并请跟帖回复孩子们的创编情况,最后邀请爸爸妈妈加入到角色之中对话,将小黄和小蓝编成你们家庭的故事哟,哇哦,好期待你们的——“爱的回味——小黄和小蓝”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5EN00SIGG.gif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