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柳传志,为什么推荐没有职业道德的杜拉拉。
《杜拉拉升职记》的封面上赫然印着柳传志给女儿推荐,可是我却想向柳传志质问一句,你是希望你女儿成为一个没有职业道德的杜拉拉么?
这是一个明显有着HR背景人写的书,可是通篇宣扬的却是职场的自私自利和无所不在的炫耀。
作为一个公司的员工首先要想到的是公司,然后才是个人,无论民企还是外企,无一不是,正所谓大河有水小河满。可是小说里却看不到对DB这家公司背景和文化的介绍,和杜拉拉个人为企业着想的地方。如果没有了公司的业务发展方向和企业文化约束,那如何界定员工行为的正确与否呢?而且,在作者给北大就业指导中心的信中,居然用“钱多、事少、离家近”的价值观来衡量一个刚刚毕业两年的大学生。
柳传志,你希望你的女儿成为一个没有企业只有自我的人么?
鉴于国内很多企业对外企的HR,也就是人力资源部不了解的原因,简单的就欧美外企的HR工作职责做个简单介绍。
欧美外企的HR有个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对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员工技能的培训,也可以说是HR部门负责员工对企业忠诚度的教育。小说里的杜拉拉作为HR部门的员工,通篇想到的只是自己——对自身技能的提升,而没有任何一丝为公司考虑的内容,这样导致的结果也很明显,就是跳槽,当有任何压力和组织结构变化的时候,她想到的就是跳槽。
作为小说里的角色也无可厚非,可是作为一个号称是欧美外企HR高管的作者,写这样一本书就真的不能接受,因为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这是HR这个职业的基本道德操守,可以说这个作者是一个完全失职的HR,我想这也是她不能署真名的原因。如果她能暴露真实身份,她面临的第一问题就是辞职,她不具备HR人员最基本的职业操守。
柳传志,你希望联想的HR都是没有任何一点职业道德的人么?
再说书里宣扬的什么职位是好职位,什么公司是好公司。
这完全是一个出入职场新鲜人的想法,可是杜拉拉也好作者也好,都已经是年过30的中产阶级,这时的人生应该追求的个人价值实现,以及寻求一个让个人价值最大话的平台。可是杜拉拉的结尾又回到了一个大学生的观点,怎么找个好工作?不敢相信这是一个企业高管说的话,尤其是作为HR这个职位。
如果一个企业的管理人员想到的就是如何在企业里寻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完全不考虑企业的发展方向,对其没有一点点忠诚,有任何一点诱惑想到的就是跳槽的化,那如何敢把企业交给她来管理。
柳传志,你希望联想的杨元庆是这样的一个人么?
而《做单》中的谢正正是因为考虑自己,而导致了价值观的扭曲,导致俞可可对他的抛弃。
http://book.ccbooknet.com/frontsc/smpic/2009/7/23/402880832276f719012298ae0fd02213.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