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董氏奇穴笔记》4+董氏掌诊
标签:
健康 |
分类: 中医临床-针灸按摩等外治 |
31、《指三重一穴、三重二穴》
主治:臉面神經麻痺、乳癱、乳瘤、乳頭腫大、肌肉萎縮、驅風。
特效主治:乳癌、乳瘤 。
特效配穴:指三重穴配肩峰穴治乳癌、乳瘤(特效)。
指三重一穴取穴:手背,無名指第二節正中央外側三分的下二分半處。斜刺一~二分。
指三重二穴取穴:手背無名指第二節正中央外側三分。斜刺一~二分。
指三重三穴取穴:手背無名指第二節正中央外側三分的上二分半處。斜刺一~二分。
32、《少白穴》
解剖位置:掌指固有神經皮下枝,腎之神經。
主治:腰脊椎骨刺、坐骨神經痛、腰痛、痔瘡。。
33、《珠圓一穴、珠圓二穴 》
珠圓一穴、珠圓二穴
解剖位置:掌指側固有神經皮下枝,肺及腎之神經、眼神經。
主治:青光眼、白內障、角膜炎、結膜炎、弱視。
珠圓一穴取穴:手背拇指第一節與第二節間橫紋兩側。在拇指背第一、二節橫紋內側五分。刺針法
珠圓二穴取穴:手背拇指第一節與第二節間橫紋兩側。在拇指背第一、二節橫紋外側五分。刺針法直刺二~五分。
解剖位置:掌側指固有神經皮下淺枝、脾之神經、肺分支神經。
主治:支氣管喘息、脾喘、右心衰竭。
特效主治:喘息 、
特效配穴:定喘穴配木炎穴治喘息(效佳)。
定喘一穴 取穴:掌面無名指第二節正中央偏外側的下二分半的是穴。
刺針法 直刺一~二分。
定喘二穴取穴:掌面無名指第二節正中央偏外側是穴。直刺一~二分
定喘三穴取穴:掌面無名指第二節正中央偏外側的上二分半是穴。直刺一~二分。
三眼穴之一、二、三穴
解剖位置:正中神經、掌指側固有神經。
主治:消化不良、胰臟炎、脾臟炎、下痢、胃病嘔吐、失眠症、發燒、功同足三里,本穴具有預防疾病、保健及強壯的作用。治療失眠配鎮靜穴。
三眼穴之一穴取穴:掌面無名指第一節正中央點偏外側三分的下二分半處是穴。直刺半分~一分。
三眼穴之二穴取穴:掌面無名指第一節正中央點偏外側三分處是穴、直刺半分~一分。
三眼穴之三穴取穴:當掌面無名指第一節正中央點偏外側三分的上二分半處是穴、直刺半分~一分。
36、《指三黃穴》
解剖位置:掌指側固有神經,肝支神經。
主治:肝炎、肝硬化、肝癌、婦女經痛、子宮炎、卵巢炎、两胁痛、下腹痛肝機能不足引起之疲勞、眼昏、消化不良、脊椎骨膜炎、骨刺。
指三黃穴之上黃穴取穴:掌面朝上,大拇指第一節正中央偏內側三分的上三分、直刺一分~二分。
指三黃穴之中黃穴取穴:掌面朝上,大拇指第一節正中央偏內側三分處是穴、直刺一分~二分。
指三黃穴之下黃穴取穴、掌面朝上,大拇指第一節正中央偏內側三分的下三分是穴、直刺一分~二分。
37、《火膝穴》
火膝穴取穴:手背,小指第二、三橫紋內側端處。直刺一分。
解剖位置:掌指側固有神經、腎之神經。
主治:膝蓋內側痛、膝扭傷、眼球痛。
38、《指胃一、二、三穴》
解剖位置:掌指側固有神經、肺分支神經、六俯神經。
主治:胃炎、胃潰瘍、肺熱咳嗽、肺虛畏令、皮膚病。
指胃一穴取穴:手背朝上,食指第二節正中央點偏內側三分的下二分半處是穴。直刺一分~二分。
指胃二穴取穴:手背朝上,食指第二節正中央點偏內側三分處是穴、直刺一分~二分。
指胃三穴取穴:手背於食指第二節內側三分線上。直刺一分~二分。
39、《正土穴 》
解剖位置:掌指側固有神經、脾之神經。
主治:腹痛、直腸癌、十二指腸炎、胃炎、嘔吐、胰臟炎、皮膚過敏、氣喘、偏頭痛。
特效主治:腸癌
特效配穴:其門、其角、其正三穴為治療腸癌之(特效)穴。加配外三關穴、三重穴效果更為顯著
正土一穴取穴:手背無名指第二節中央點內側三分的下二分半處是穴。直刺一分~二分。
正土二穴取穴:手背無名指第二節中央點內側三分處是穴。直刺一分~二分。
正土三穴取穴:手背無名指第二節中央點內側三分的上二分半處是穴。直刺一分~二分。
40、《正水一、二、三穴、》
解剖位置:尺骨神經掌枝,腎之神經。
主治:腰酸痛、背痛、腿骨酸痛、腿外側扭傷、腎盂炎、膀胱炎、尿道炎。(正水穴配中白穴使用效果顯著。)
正水一穴取穴:手背、小指第一節正中央的內側三分處是穴。斜刺二分。
正水二穴 取穴:手背、小指第一節正中央處是穴。直刺一分~二分。
正水三穴取穴:手背、小指第一節正中央的外側三分處是穴。直刺一分~二分
41、《水腰一、二、三穴 》
水腰一、二、三穴
解剖位置:尺骨神經掌枝,腎之神經。
主治:頭昏、偏頭痛、腰痛(特效)、坐骨神經痛、角膜炎、結膜炎、眼壓過高脹痛。
特效主治:水腰穴治腰痛(特效)
水腰一穴取穴:手背,小指第二節正中央的內側三分處是穴。直刺一分~二分。
水腰二穴 取穴:手背、小指第二節正中央處是穴。直刺一分~二分。
水腰三穴取穴:手背、小指第二節正中央的外側三分處是穴。直刺一分~二分。
42、《二角明一、二穴 》
主治:眉稜骨酸痛,眼壓太高之脹痛、腰痛、鼻骨酸痛、閃腰岔氣。
治療方法:放血法
二角明一穴取穴:手背,中指第一節中央線,距第二節橫紋三分三處一穴。使用三稜針點刺出血。
二角明二穴取穴:手背,當中指第一節中央線六分六處一穴。使用三稜針點刺出血。
43、《膝靈穴》
膝靈穴示意图
解剖位置:正中神經皮下枝,心及肺之神經。
主治:膝蓋痛、關節炎、心臟性之風濕病、腳趾神經痛。
特效主治:膝蓋風濕關節炎
特效配穴:膝靈穴在臨床上效果優於火膝穴,配肩中穴治療膝蓋風濕關節炎(特效)。
膝靈一穴取穴:在手背中指指甲內側下二分處是穴。 直刺半分。
膝靈二穴 取穴:在手背中指指甲外側下二分處是穴。 直刺半分。
44、《三仙一、二、三穴》
解剖位置:正中神經皮下淺枝,肺分支神經。
主治:皮膚因挫傷而腫痛、過敏性皮膚炎、疥瘡、濕疹。
三仙一穴 取穴:手背食指第一節正中央下二分半。由下往上斜刺一分
三仙二穴取穴:手背食指第一節中正央處。由下往上斜刺一分
三仙三穴取穴:手背食指第一節正中央上二分半。由下往上斜刺一分。
45、《膽一、二穴 》
膽一、二穴
解剖位置:正中神經皮下枝、膽神經、心副神經。
主治:驚悸、小兒夜哭(膽虛故也)腹脹、腿酸脹、小腿神經痛、頭痛、頭昏、黃膽病。
特效主治:治療腿脹
特效配穴:膽一穴治療腿脹痛,針下(立癒)
膽一穴取穴:手背中指第一節正中央內側五分處。由內向外斜刺二~三分。
膽二穴取穴:手背中指第一節正中央外側五分處。由內向外斜刺二~三分。
46、《心膝一、二穴 》
心膝一、二穴
解剖位置:正中神經皮下淺枝,心臟分支神經。
主治:膝蓋痛、肩脾痛、頸項痛、小腿脹痛及酸痛。心膝一穴配肩中穴效果更佳。
心膝一穴取穴:手背中指第二節正中央偏內側五分處。由內向外斜刺二~三分
心膝二穴取穴:手背中指第二節正中央偏外側五分處。由外向內斜刺二~三分。
47、《水源一、二、三穴 》
水源一、二、三穴
解剖位置:尺骨神經皮下淺枝,腎之神經。
主治:頸椎骨骨刺、手麻、腹痛。(水源穴配中自穴治頸部骨刺)。
特效主治:手麻
特效配穴:水源穴配肺靈穴治手麻(卓效)
取穴:在手掌小指第一節正中央內側三分的下二分處是穴、直刺一分~二分。
水源二穴取穴:在手掌小指第一節正中央內側三分處是穴、直刺一分~二分。
水源三穴取穴:在手掌小指第一節正中央內側三分的上二分處是穴。直刺一分~二分。
48、《土航一、二穴 》
土航一、二穴
解剖位置:脾之神經,掌指側固有神經。
主治:頭昏、嘔吐、胃脹、氣喘。腳麻、小腿外側痛、腹痛、
特效主治:腹痛
特效配穴:土航一、二穴配門金穴治腹痛(卓效)。
土航一穴取穴:手掌無名指第一節正中央點處是穴。直刺一分~二分。
土航二穴取穴:手掌,無名指第二節正中央處是穴。直刺一分~二分。
49、《雙喘一、二穴》
http://b51.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632b9b40bdc889277386c39d25bdc4f7c66c692d7154362fbbba3aad521ab9779f8b9688db493b6efb710b44c93aa2663b28f248f4884ebe579dce38f610d9ff672db5e4844b7c6379660b048c0444e44d195520&a=57&b=51
雙喘一、二穴
解剖位置:掌指側固有神經、肺之神經。
主治:氣喘、支氣管炎、肺炎、發高燒。使用三稜針點刺出血立即見效。
雙喘一穴取穴:掌面食指第一、二節指橫紋內側盡頭處是穴。直刺一分~二分。
雙喘二穴取穴:當食指第一、二節指橫紋外側盡頭處是穴。使用三稜針點刺出血。放血法
50、《火龍一、二、三穴 》
http://b58.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632b9b40bdc889277386c39d25bdc4f7446a1604dedc3d8f113b260671685859a7ae361d7321abe64ffe7998de52bb336c568a418ca03467e7b90c5d1c7a25f6e43c6b2ca28eb3dabede89b83cfc5e354f23c79f&a=51&b=58
火龍一、二、三穴
解剖位置:掌指側固有神經、心之神經。
主治:心窩痛、心悶、胸痛、背痛、心臟擴大。
特效主治:心絞痛、心臟麻痺
特效配穴:火龍穴任取一~二穴配心靈日穴、肺靈穴治心絞痛、心臟麻痺有奇效、
火龍一穴取穴:掌面中指第一節正中央外側三分的下二分半處是穴。直刺一分~三分。
火龍二穴取穴:掌面,中指第一節正中央外側三分處是穴。直刺一分~三分
火龍三穴取穴:掌面,中指第一節正中央外側三分的上二分半處是穴。直刺一分~三分。
51、《七華1--7穴》
七華1--7穴示意图
http://b57.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632b9b40bdc889277386c39d25bdc4f73821e1c0d4ace1e11a8f2c09f14539d840858da8e79ceb8296ebd905f0e3efcb752b806ba026afad6532d8ecf947ff16d64a4c576636540741b2d961058a81b88a7d22bb&a=52&b=57
解剖位置:掌指側固有神經、尺骨神經掌枝、五臟神經。
主治:頭痛、頭昏、三叉神經痛、腦鳴、腦脹痛、五臟不安。腦瘤(特效)腦炎。
特效主治:腦瘤 、用腦過度、失眠引起之頭昏、頭脹、頭痛
特效配穴:七華穴治腦瘤(特效)七華穴有提神醒腦之作用、對用腦過度、失眠引起之頭昏、頭脹、頭痛確具(奇效)。七華穴配少白穴名為八華穴,有提神醒腦之作用、對用腦過度、失眠引起之頭昏、頭脹、頭痛確具(奇效)。
七華一穴取穴:手背食指第一、二節橫紋內側。直刺一分~三分
七華二穴 取穴:手背食指第一、二節橫紋外側。直刺一分~三分
七華三穴 取穴:手背中指第一、二節橫紋內側。直刺一分~三分
七華四穴 取穴:手背中指第一、二節橫紋外側。直刺一分~三分
七華五穴 取穴:手背無名指第一、二節橫紋內側。直刺一分~三分
七華六穴 取穴:手背無名指第一、二節橫紋外側。直刺一分~三分
七華七穴 取穴:手背小指第一、二節橫紋外側。直刺一分~三分
52、《下白穴》
下白穴示意图
http://b51.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632b9b40bdc889277386c39d25bdc4f7a0e03cfad69466be4c0a6e687c49a30dc9eb167a58638565fecdff36997e4f6b3e6ab35a5fc51401c407b7a22fe314e61cf967d794d9d7c0ab22500e593cbd487c93be66&a=52&b=51
下白穴取穴:握拳取穴,當小指掌骨與無名指掌骨之間,距指骨縫一寸五分。即中白穴上一寸。少陽經液門穴下五分。直刺三~八分。
解剖位置:手背靜脈網、尺骨神經動脈與手背分枝,肝腎交叉神經。
主治:急慢性腎盂(腎)炎、膀胱炎、坐骨神經痛(奇效)、骨刺(奇效)、腰酸痛、背痛、頭暈、眼散光、腎虛耳鳴、腦鳴、重聽、四肢浮腫、偏頭痛、脊椎炎、退化性關節炎、小腿痛、閃腰、岔氣(特效)。兼治肝脹痛、牙齒酸。(下白穴配中白穴同時用針效果更強。)
特效主治:坐骨神經痛、骨刺、岔氣
特效配穴:下白穴治坐骨神經痛(奇效)、骨刺(奇效)、岔氣(特效)
53、《內白穴》
內白穴示意图
http://b58.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632b9b40bdc889277386c39d25bdc4f709e008cd7d04c12b41d7a3fdc354624a4422a35356d551f158d3b5af59a1bb5882853ec4e8f9cab5f8edf4b5c615765b8b82a85feee5398895e78033dfc77489f3aef3e8&a=58&b=58
內白穴取穴:握拳取穴,當中指掌骨與無名指掌骨之間,距指骨與掌骨骨縫上五分處是穴。
劑量:直刺三~八分。
解剖位置:背側指靜脈,尺僥骨神經背側指枝,背側中手動脈,脾之神經。
主治:麻疹、白瘦風、紫疲症、慢性胰臟炎、脾腫大、痞塊、牙齒酸、齒齦炎腰痛、坐骨神經痛、過敏性皮膚病。
54、《外白穴》
外白穴示意图
http://b49.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632b9b40bdc889277386c39d25bdc4f7515368e26f1f3498a971eae47f3985b576927dcd2b60484cb6e06d1b976c6aef3acb4fac3ef196f4c03529c633edb7345d047eb08ae37bcd0686eb069e35b10fe523ea06&a=50&b=49
外白穴取穴:握拳取穴,當中指掌骨與無名指掌骨之間,距指骨與掌骨骨縫上五分處是穴。即內白穴上一寸。直刺三~八分。
解剖位置:背側指靜脈、尺撓骨神經背側淺枝、背側中手動脈、脾之神經。
主治:麻疹、白瘦風、紫疲症、慢性胰臟炎、脾腫大、痞塊、牙齒酸、齒齦炎腰痛、坐骨神經痛、過敏性皮膚病。並治三叉神經痛、口齒神經痛、肋間神經痛。
特效主治:神經痛。
特效配穴:治療神經痛配中白穴(奇效)。
55、《手解二穴(董氏三十二解穴之一)》
手解一穴示意图
http://b52.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632b9b40bdc889277386c39d25bdc4f7358a0c711b586014fd31f75495d82ac4c8475be52ef437ef51238ae24275bafbc7847cedce9a677ea1b83174c4df973f805d75f10b87b70684144cd0a024a194de1f585b&a=49&b=52
手解二穴示意图
http://b49.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632b9b40bdc889277386c39d25bdc4f7083c50de1fd788cde71123f1ab736c5f1828b57d807546b4fb681f70a0061617081b7ab03a1ba28a693bb8a1d2e94b070a8db4655df5d9a7a75c94377da07a4a79997218&a=51&b=49
手解二穴取穴:手解一穴、二穴中任取一穴使用。用三稜針扎出血即解。 手掌朝上,於小指掌骨與無名指掌骨之間,握拳時小指尖所觸之處。距掌指橫紋一寸的上五分為手解二穴。
解剖位置:五腺敏感神經,正中神經。
主治:解暈針,或下針以後引起之麻木、針口痛、氣血錯亂之刺痛、坐骨神經痛、(下針立解)腰痛、三叉神經痛、全身痛、開刀後傷口疼痛、又解食物中毒、藥物中毒、急性胃腸炎疼痛難忍、拔牙時麻醉止痛、子宮手術之麻醉止痛(當麻醉使用,需配心靈穴)。二穴兼能治膽疾、膽石症、膽囊炎、神經麻痺。直刺三~八分,針下立解,或以三稜針出血即解。(手解穴為最佳之止痛穴,故治療肺癌、鼻癌時必須加針本穴。)(手解穴為董氏三十二解穴之首,效果神速)。
治療方法:放血法
56、《上高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上高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示意图
http://b49.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632b9b40bdc889277386c39d25bdc4f7604867db4cdb376de6d0a0593f1de4e6cc979a846a04179f5fcc6d4ee284342caf529cecda309d617d47e8a4f12b5650fb64f9f8ed987da4a9fa7201c2ca162f00d43036&a=49&b=49
上高穴取穴:手掌第四、五掌骨之間處。手解二穴(於小指掌骨與無名指掌骨之間,握拳時小指尖所觸之處。距掌指橫紋一寸的上五分)上五分為上高穴
解剖位置:正中神經淺枝、尺骨神經分枝、腎腦神經。
主治:腹膜炎、肋膜炎、盲腸炎、卵巢炎、急慢性小腸炎、增高。
特效主治:增高
特效配穴:上高穴配下高穴同時具有促進腦神經皮質素分泌之作用,故又可以增高,下針二十次約可增高五~十公分,超過二十歲以後,效果較小。
57、《下高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下高穴示意图
http://b50.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632b9b40bdc889277386c39d25bdc4f73cd02fbd9a9a2ccbade4dbaac39255893b3e028b1932dc152ca1dccc02daeba87e5c25459891831e5b114c21596f2716db184340a0dbb6e365c2cb676ef212c2a673bfb9&a=50&b=50
下高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取穴:手掌第四、五掌骨之間處。手解二穴(於小指掌骨與無名指掌骨之間,握拳時小指尖所觸之處。距掌指橫紋一寸的上五分)上一寸半為下高穴
解剖位置:正中神經淺枝、尺骨神經分枝、腎腦神經。
主治:腹膜炎、肋膜炎、盲腸炎、卵巢炎、急慢性小腸炎、增高。
特效主治:腹膜炎
特效配穴:上高穴配下高穴為治療腹膜炎之(特效穴)。
58、《三毛一、二、三穴 》
解剖位置:正中神經、肺支神經、胃腸神經。
主治: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腺癌、肺結核、肺癌、鼻癌、支氣管炎、氣喘、扁桃腺炎、肺病。
治療方法:刺針法,斜刺三分。
三毛一穴示意图
http://b58.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632b9b40bdc889277386c39d25bdc4f7973ca5cb137aca719aa3cefdce84b82da2a0b9ee011f5cbf01cbf45fb245f562c60aab32ac67538533bad2a9b48ae1acef938c225ada9b71c7cbed25224466daec53f6c7&a=58&b=58
三毛一穴取穴:可雙手取穴,選顏色青紫之穴位下針奇效。 手掌朝上,當食指掌骨骨上正中央下五分處是穴
三毛二穴示意图
http://b57.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632b9b40bdc889277386c39d25bdc4f7e9d5ce081f7c935938e53ff61ea3ba3e44cf6293ffddf14471bd329cec602bba5a8fa3bbf114f5388a9c6a06b689666a9e0cb336bf92b12443561c76a2da790a66d10185&a=52&b=57
三毛二穴取穴:可雙手取穴,選顏色青紫之穴位下針奇效。手掌朝上,當食指掌骨骨上正中央處是穴
三毛三穴示意图
http://b51.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632b9b40bdc889277386c39d25bdc4f7b8b27bcaccd6cdbe4fb6f8aa4f4cb8e99bab7d5e928ba1a4c3553082e2707ca6f549fe88e186f70a8f1faf2b61e18e8e59622bb893f53b4077e5aa83c0b24abf4b8e7a8a&a=50&b=51
三毛三穴取穴:可雙手取穴,選顏色青紫之穴位下針奇效。手掌朝上,當食指掌骨骨上正中央上五分處是穴
59、《膝靈穴》
膝靈穴示意图
http://b50.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632b9b40bdc889277386c39d25bdc4f79dfcc83e0e00b8b450b9aec1d2c5e91e6f742902745af1bd0ceaf2adefa568a45ef8d1381bc853014258f37cafd29f78d6983632b06bcf88dfcd65e01d756541fe151547&a=58&b=50
解剖位置:正中神經皮下枝,心及肺之神經。
主治:膝蓋痛、關節炎、心臟性之風濕病、腳趾神經痛。
特效主治:膝蓋風濕關節炎
特效配穴:膝靈穴在臨床上效果優於火膝穴,配肩中穴治療膝蓋風濕關節炎(特效)。
膝靈一穴取穴:在手背中指指甲內側下二分處是穴。直刺半分。
膝靈二穴 取穴:在手背中指指甲外側下二分處是穴。直刺半分。
60、《三火一、二、三穴》
解剖位置:正中神經、心支神經。
主治:心律不整、心臟性風濕病、狹心症、心臟擴大、胸痛、背痛、耳鳴、偏頭痛、前額頭痛、頭暈。選顏色青紫之穴位下針奇效。针刺方法,直刺二分~五分,或斜刺三分
三火一穴示意图
http://b58.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632b9b40bdc889277386c39d25bdc4f7194d0b756128eb553e8ce17766c215441d5ccf5fabedb6e4dc32a30a6d206ecf21f0f228afd19c92b10f9200481e814ef089bae660d449d0013e91fb43225a3b90c45126&a=50&b=58
三火一穴取穴:掌面朝上,當中指掌骨骨上正中央下五分處是穴
三火二穴示意图
http://b58.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632b9b40bdc889277386c39d25bdc4f781c963faf3142e297b477056fdf456aa4a769aa7641c932248b5c27c74457fcf6b9290089f50904276b5c4684f237155730c2435db181f20a7cc89a02fef93fab66fdaf9&a=49&b=58
三火二穴取穴:掌面朝上,當中指掌骨骨上正中央處是穴
三火三穴示意图
http://b58.photo.store.qq.com/http_imgload.cgi?/rurl4_b=632b9b40bdc889277386c39d25bdc4f79de68cc7cd6c09b8e6bd5ff8063494cff7d2aa08db63917dfb136190385468b61e605c7bbe027de9f4d5bf3e6397c4daced6b8a80021c5d07f5d862cddb6651bd27e4600&a=51&b=58
三火三穴取穴:掌面朝上,當中指掌骨骨上正中央上五分處是穴
http://img.blog.163.com/photo/G11bxfc7261Pp8CxOCu5iw==/1471551178243796785.jpg http://img.blog.163.com/photo/G11bxfc7261Pp8CxOCu5iw==/1471551178243796785.jpg 董氏掌诊与经络关系密切,了解手足同名经相通,及脏腑别通,就不难学习及理解董氏掌诊。 可以参看 1999 年第一届董氏奇穴大会蔡明宗医师发表的《董氏掌诊探讨》 1 、 又如下腰之双河穴治疗手臂痛肩背痛。 其位置为自第十四椎旁开三寸起,每下一椎旁开三寸各一穴,计六穴,两侧合计十二穴,其位置分布与膀胱经之符合,也可找出最重要的穴位及次要的穴位。 放血时要注意下面几点: 刺血时只要对准青筋刺上去就会出血,出了血反而不会觉得痛。 董师的治疗最大特色就是刺血针法,二十多年前我曾赴安徽观摩大陆刺血第一高手王秀珍之刺血临床一周,综合海峡两岸刺血第一高手之手法各有千秋: 1. 董师最擅于在小腿及背后刺血,王秀珍则最擅于太阳穴刺血。 2. 董老师所用之三棱针针头较粗,以点刺为主,反较不痛,出血量亦较多。 3. 两者在全身都有穴位能刺血,王医师较顷向于一般传统之刺血,董师则较注重古法泻络远针,例如治膝痛在背部刺血,手肘痛在下腰或腿上刺血。 4. 董师虽善于刺血,但大部分病人系先刺毫针为主,病重或毫针效果略差才使用刺血,王医师则全部用刺血治疗。至于疗效则都非常好,非毫针所可比拟。 《 山海经.东山经》云:「高氏之山,其山多玉,其下多箴石,」又曰:「有石如玉,可以为针,」这里的东山即指现在的山东。《素问?异法方宜论》说:「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