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火柴厂简介和火花欣赏;

标签:
收藏历史情感图片文化 |
分类: [1]火花收藏 |
广东省湛江火柴厂简介和火花欣赏;
据记载,1945年,曾驻湛江的国民党师长金城成,派秘书陆某与官僚资本家赵惠源合资筹办湛江 南方火柴厂。1946年6月,因赵与陆产生矛盾,于是由赵出资全部承办。1946年10月,南方火柴厂建成投产,由赵惠源任厂长。厂址在赤坎南方一横路43号。就是现在的赤坎爱华广场。当时厂房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设备简陋,厂内设枝片部,火柴部,全厂职工12人,日产火柴不过5笠,年产量2700件。到1949年,企业有所发展,配置有24马力、22马力油渣发电机各1部,自己发电供生产用,并设机械部、枝片部、火柴部,职工增至40人,年产量8000件左右。1951年赵惠源把办火柴厂挣的钱带上,逃往香港。临逃前,安排其亲信郭芬廷为湛江火柴厂的代理人。建国后,火柴厂的代理人郭芬廷不接受改造,企图自杀未遂,后由公安机关依法送去劳改。1951年11月15日,湛江市人民政府命令吴振文、冯舜文俩同志,“接收湛江火柴厂及厂所属营业处暨该厂主人赵惠源全部资财”。后市委任命袁川为厂长,湛江火柴厂转为地方国营企业,归市工商局领导,当年产火柴9000多件。1953年,湛江火柴厂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工业厅主管,同年3月1日,由湛江市人民政府工商局向省办理正式移交手续,董金城任湛江火柴厂厂长。当年职工人数增加到152人,固定资产原值6.03万元,火柴产量1.40万件。实现产值19.31万元,利润1.28万元。1956年,湛江火柴厂转由广东省工业厅主管,湛江市轻工业局代管。当年固定资产原值增至10.5万元,生产火柴2.22万件,实现产值30.88万元,利润7.7万元。1959年,省将湛江火柴厂及其管理权限全部转给湛江市人民政府,由湛江市轻工业局主管。当年职工人数增至475人,生产火柴5.71万件,实现产值84.74万元,利润6.52万元。自此,湛江火柴厂在市政府领导下,经过近30年的建设,逐步发展壮大。1987年企业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全部职工人数355人,固定资产原值160.37万元,年产火柴能力14万件,当年产量9.94万件,实现工业总产值155万元
,税收10.2万元。于1993年7月份停产关闭,产品是1994年5月份停止销售。
1951年发行“红玫瑰”牌普贴标和封标;

1963年发行“湛江”牌卷招标;

1963年发行“双喜”牌普贴标;

1988年发行“港口”牌普贴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