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么传授武术格斗的——第十二章“一力降十会”
(2018-04-06 14:45:04)
标签:
体育 |
韩起《我是怎么传授武术格斗的》——第十二篇 : “一力降十会”
我前面讲到的山东高密的小管,他如今痴迷泰拳。
泰拳大家都知道,它跟散打、拳击一样重视力量训练。小管现在就在大练力量,他告诉我,他买了杠铃放在院子,经常练深蹲、卧推、实力推什么的。
其实小管热衷练力量,不光是因为练泰拳的缘故,也是受到他家乡的一位奇人的启发。该奇人有一身牛劲。
这位奇人在小管的家乡远近闻名,十分引人注目。此人平时放羊,也干农活,一米八多的大个子,肩宽背阔,力气惊人,二百多斤重的麻包,他能用手抓起来连举几十下。
如果是肩扛二百斤重的麻包,这不算奇,别说是一米八的大汉,一米七的普通人也能扛二百斤。几十年前粮食还凭本购买那会儿,往粮店送粮食的装卸工,谁不是扛着四袋白面(50斤一袋)嗖嗖地走,连大姑娘还扛两三袋呢。
奇的是,这人能把麻包从地上拎起来,举过头顶。麻包可不像杠铃那么容易举。
小管说:“他这个人什么武功都不练,就是力气大,跟人打架,三四个人都打不过他------‘一力降十会’,对吧?”
我同意他的看法。
在武林,有人说我是对抗训练狂,其实只说对了一半,对抗之外,我还大肆鼓吹练力量,在《搏击》杂志声称,力量是武术第二重要的训练,重要性仅次于对抗训练。
你力量不够,拳脚就是摆设,启动慢、速度慢、拳脚落到人身上也就令对方疼一下,毫无摧毁性。
练力量也看自身潜力,不是每个人都能练成大力士,潜力大的人,闷头练几年,会有惊人的效果。譬如我的学生胡大林。
胡大林来自河北乡下,在天津做买卖。2010年夏天,他给我打电话,说要跟我练武术。我说来吧。头一次练,我教了他一个八极“掼耳”(类似拳击摆拳)。掼耳容易练一些,我多数的学生都是由掼耳起步。练了一次之后,他过一个多月才再露头,我一看他手生的样子,就知道他在家没练,他说家里事多,生意忙,偶尔得空练一会儿,又踏不下心来。
没时间练拳,我只得退而求其次,拿出我的法宝,让他凭本能打对抗,光打不练。他与师兄弟打了一次,以后又不见了,理由仍然是忙,脱不开身。说起来,他没法不忙,三十岁出头的人养了三个孩子,大人孩子五张嘴,全靠他经营一个水果摊养活,他能有多少空闲?
对胡大林这样的人,再逼他练就是不近人情了,我只能听之任之,无奈他死活要练,我就对他说:“练力量吧,我就这一招了。”
力量是重要,但只练力量不练拳,不叫练拳术,否则练举重也可以叫练武术了。胡大林听了,说他不在乎我教他什么,只要跟痞子干架,能划拉他两三个人就行。
胡大林有身高、有体重,1米78的个子,170多斤重。他的肉很瓷实,膀厚腿粗,胡大林自小在地里干活,他的力量,即使不练也比一般人大很多。若加以认真雕琢,定然更上一层楼,就是成为大力士也非妄想。我打算悉心点拨,看他的力量到底有多大的潜力。
胡大林一家租住在一间十几平米的平房,所以我给胡大林安排的训练,是尽量不用器械,因为他买了杠铃也没有地方放。
为了减少胡大林的训练时间,我给胡大林制订了一些“生活与训练合二为一”练功方法,譬如胡大林每星期帮一个卖粮食的亲戚送两回大米,50斤或100斤一袋,他扛着上二楼。我听说后灵机一动,让他把“扛”改成“抱”,两手抱着一大一小两袋米上楼,他笑了,说:“抱着上楼多累。”
我训斥他:“不累练不出力量。”
我告诉他,对于成年人来说,要想提高力量,负重要接近或达到自己的极限负荷,否则效果不明显。
我让他把米袋抱在胸前,从上肢来说,是练他两臂的肱二头肌、三角肌前部和胸大肌、斜方肌和一部分后颈肌肉。对于躯干,则是为了刺激后腰与背部肌群。而肩扛米袋,对上述肌肉有刺激但缺乏针对性。
对于下肢来说,虽然肩扛与手抱都能很好地刺激股四头肌和小腿后侧肌群,但抱着米袋上楼,两腿受力均匀,不像肩扛,两腿受力有轻有重,非但力量发展不均匀,而且容易受伤。
对于练格斗来讲,两手抱着米袋,从动作看,更接近打斗中的抱摔、过肩摔。而肩扛米袋,离任何打斗动作都很遥远。专项力量训练有个原则,越接近技术动作越好。
胡大林很听话,这一点我非常满意。我那些学生,越是能一丝不苟地执行我的方案的,进步越快,效果越显著。武术怎么练才是捷径,我最清楚,我积有三十多年的经验。
胡大林遗憾他不能天天抱米袋,我说:一星期抱两次,够了。
虽然一星期练三次效果更佳,但我不想把胡大林搞得太累。
练力量不可每天进行,天天练不叫勤奋,叫瞎练、蛮干。练力量就是折磨肌肉,而饱受折磨的肌肉,需要48小时才能恢复。科学的力量训练要间隔一两天进行。
一年之后,胡大林劲力猛增,能够手抱200斤大米上楼,连上五次。我给他定的指标就是上五次,多了不做。胡大林告诉我,赶上身体状态好,他能抱250斤米上楼,但只能上一次。我听了,击掌给他叫好。
练到两三年以后,胡大林已经能够把五六袋大米(250斤~300斤),当作正常的训练负荷。
胡大林小时候爱爬树。爬树能很好地锻炼腹部和上肢力量。要是在公园,他尽可保持这项爱好,但在城市里,一个大老爷们儿抱着棵树爬上爬下的,太不雅观。于是我让他手吊住门框做引体向上,引体向上主要练胸大肌、背阔肌及肱肌、肱二头肌。在打斗中,挥拳劈人面门、抓住人猛力推拽,都要用到这些肌肉。
引体向上也是一周练两次,练一次也可(因为抱米袋与引体向上都会对肱二头肌形成强烈的刺激,需斟酌),每次做五组,每组做八个。引体向上对于170斤重的胡大林不是轻省活儿,头两个月,他只能做三组,每组三四个。一年半之后,他才达到我的要求。
门框还能用来练腹肌。手吊住门框,两腿并拢上举,腿最好伸直,慢举慢放,可极大地增长腹直肌、髂腰肌的力量;之后再增加难度,把水平伸直的腿向左右拧,动作也要慢。左右拧腿,刺激腹直肌、髂腰肌还在其次,主要为提高腹内和腹外斜肌的力量,兼之练大腿两侧的力量。对于起腿踢人,腹肌与髂腰肌的价值,丝毫不逊于大腿的股四头肌。腹内、腹外斜肌的作用,主要用来出直拳打人和左右拧摔。
上述是练力量,后来我又给他增加了爆发力训练,使用的方法,主要为八极拳最经典的铁牛耕地和兔子蹦。
铁牛耕地类似击掌俯卧撑,区别在于,铁牛耕地是用拳头撑地。
兔子蹦,不仅局限于模仿兔子向前一蹦,而是综合了各种跳跃法:蛙跳、原地纵跳、左右纵跳、前后左右纵跳。
我在前面说,练格斗,先看胆。胡大林胆量大,性子也猛,没跟我练时,赶上有人欺负他,他也不曾惧怕过。后来练出一身神力,他更加胆壮。2012年夏天,有三个痞子来他的摊位买东西,嘴里不干不净,两边起了冲突。一个面相凶恶的痞子,抡起胳膊就照他脸拍,胡大林不躲不退,在对方的胳膊往上抡的瞬间,他弯腰扑了上去。胡大林下肢的力量和爆发力超群,启动快,再加上他体重大,冲力猛,活像野牛发怒,只一个猛冲,就把对方冲得仰面飞出去。
另两个痞子从背后打他,他来不及躲闪,赶紧俯身缩头,拳头虽然落在后背,但他俯身卸去了不少力,背上不疼不痒。身后的痞子再踢他,他已转过身,一把薅住蹬过来的脚,用力一掀——抱米袋的力量正好都用上,那人像一把椅子似的翻倒。
第三个痞子瞅胡大林神力威猛,他只伸手骂街,不敢靠前。
这就是力大的好处,什么拳法腿功,全没有。时机、距离也全凭本能判断。实话说,对方即使是练过,功夫不到家也难挡胡大林的神力,何况是几张白纸呢——用我老师的话说,是“笨汉子”,根本对胡大林构不成什么威胁。
力大的好处说不尽,但想单靠力量取胜,尤其是打败多人,没有胆量行不通。
我前面提到的于川,也有一膀子力气,他却没这个胆。
有胆量才会有斗志,有斗志打起来才能野性勃发,势如山崩,像野牛一样横冲直撞,连踢带划拉。
在街头正当防卫,能冷静凶狠最好。《老子》说:“怒不用兵”。无奈对于普通人来说,老子定的标准太高,有令人高山仰止之嫌。大家都是普通百姓,小百姓无辜遭受歹人侵害,岂有不怒恨当胸的?
独战歹人,能有八分冷静,就是修炼有成的高人了。
像胡大林这样,平时拳不练、对抗也不打,他谈得上什么怒不怒的。
要求胡大林沉着冷静不现实,他日后有望做到的,是降低发怒的程度------
韩起在售书籍:
《我是怎么传授武术格斗的》,29元(包括邮费)
《揭秘李仲轩‘逝去的武林’》,24元(包括邮费)
《武术的逆思维格斗训练》,24元(包括邮费)
《解密水浒的武术世界》,22元(包括邮费)
购书者请加韩起微信(韩起微信号bajiquanhanqi,tjbajiquanhanqi),微信红包即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