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师爷、我老师即擅抓法

(2016-02-21 21:17:31)
分类: 格斗传授

本文节选自韩起《我是怎么传授武术格斗的》第十九篇

旧武林有一习俗,切磋斗技,不按体重分级别。170斤重的大汉找120斤的小个子动手,他也不觉得不公平,一点难为情没有。

由于小个子不容易打出名堂,老年间,很多拳术家不爱收小个子为徒,怕他练不出来,反砸了自己的牌子,譬如我师爷吴秀峰老先生,凡他认可在册的徒弟,都在170以上,多数超过175。要知道,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北方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尚不足170175,实属大高个了。如今该旧习在一些拳家身上仍有延续,收徒先看身高,你不到175,对不起,我忙得很,没有时间教你,请到别人那里去看看吧。

有读者说,小个子不是适合练抓法吗?怎么不教这个?对不起,精通抓法的人不多,肯传授的人更少。你想学,拜师无门。

就说我本人,二十多岁时老师传我对抗训练法。但是抓法,到了我三十岁上下,才一点点向我渗透。功夫不是容易得到的。

八极拳的抓法怎么来的,我不清楚。我能知道的,是我师爷吴老先生精通抓法。给大家讲一事,民国时,吴师爷在山东某县,参加了一次官办的擂台赛,该拳赛也是不分体重,大小放在一起打,但我师爷一路过关斩将打进决赛。与他争第一名的是一个和尚。这和尚是大高个,我师爷本来不矮,168171的样子,但与和尚比仍矮了多半头。这和尚既高且壮,身形活似武松。二人登台开打,我师爷抢先发难,他冷不丁把手朝和尚脸上一扬,叫了声:“看这儿!”和尚大约没见识过这个,一愣,就在他注意力被掉开的一瞬,我师爷灵猫一般缩身下潜,伸手抓住和尚的阴裆。比武当即结束,我师爷夺得第一名——此事我十多年前曾在《精武》杂志讲过,老资格的武术爱好者或许还有印象。

我老师李公仲槐是吴师爷的关门弟子,他也精通抓法。1985年电影《神鞭》剧组在天津南开文化宫拍片,我老师扮演义和团首领殷师傅,休息间,众人撺掇扮演男一号“傻二”的王亚为和我老师切磋。王亚为可不是无名之辈,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王亚为堪称中国散打界的“男一号”,实力之强,无人可比,他参加十次比赛得有九次拿冠军,王亚为散打好,拳击更精,1986年曾代表中国拳击队参加汉城亚运会。王亚为身高182,体重80公斤。我老师也是壮汉,17675公斤,不过我老师当时已经52岁,王亚为才22岁。与王亚为切磋,我老师也是使了一抓。当时王亚为拳甫出,我老师便侧身下潜,探臂伸手抓住王亚为的阴裆。

还有一次,是二十多年前,在天津北宁公园,早晨我老师与徒弟正练着,溜达来一位老者,与我老师聊武术,聊着聊着,老者突然使坏,起手照我老师猛劈。

偷袭,不宣而战,我最反感这种事,这不叫切磋,是犯故意伤害罪。有时我跟学生提起这种事,我告诉他们“对这种混蛋甭客气,有砖头,照他脑袋就砸,把他开了。”

当年我老师也是六十来岁的老人。我老师与人盘道,从来警惕着,防人偷袭,那天老者胳膊才抡起,我老师已缩身护头贴近,伸手掐住老者的脖子,让他动弹不的。偷袭不成反被制,老者窘得就差找条地缝钻进去。自讨没趣。

八极拳有几式抓法,如“青龙探爪”、“豹头搂怀”,与“少林十三抓”同名,是否来自少林寺,不得而知。我倒是听我老师说,我师爷年轻那会儿,跟一少林和尚学过艺——此事有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武魂》杂志讲过,我师爷一天一个大烟泡供着和尚(《武魂》没讲这个),得了和尚不少传授,其中是否有“少林十三抓”的东西?我同样不得而知。

其实追根溯源,“少林十三抓”又是从哪里来的?恐怕也非自创。少林拳出现之前,中国武术早已遍布天下,少林拳非凭空造屋,各家拳术是它的活水源头。

抓法虽非主流,传播不广,但像撩阴掌、锁喉掏裆之类,哪一派没有啊?绝大多数的门派都有这些狠招。

我这里讲抓法,不单是为了介绍抓法,更深一层的用意,是引大家开阔一下思路,让大家由抓法想到武术不仅仅局限于普通常见的拳腿膝肘,它可以向着无限的空间自由发展。

擂台上的中外拳术,武林流行的拳脚技击,实只是搏击术的冰山一角。

譬如说腿法,擂台上的正蹬腿,按照规则,只准蹬腰带以上部位。八极拳的穿桩腿(类同正蹬腿)反其道而行之,专照腰带以下蹬,蹬膝、蹬裆、蹬小肚子,就是不往高处和安全部位蹬。

蹬裆、蹬小肚子,以快为宗,无需多大力量即可得手,正适合小个子练。

还有撩阴腿,指裆捶(拳打裆),二龙戏珠,黄鹰掐嗉(掐脖子),也是不靠力量赢人的技法。拳术家传不传是一回事,有没有是另一回事。

就是这些撩阴掏裆、卡脖戳眼等技法,给了小个子一条活路。大个子好意思以大欺小,小个子也就不必客气,怎么狠怎么来。

抓法及撩阴掏裆锁喉什么的,被全球所有的擂台赛所限制。

故此我在博客上强调,我传授的是擂台下武术。

林伟伟经常与大体重的同道切磋,如果对方水平一般,他用普通的拳脚就办了,碰上手硬的大体重,他就施以抓咬等擂台下技法。至于比赛规则,对不起,我这儿不是擂台,我们师徒只认法律,守法就够了。

举一例,2015年春天,一个来我这儿的小伙子与林伟伟打。小伙子练泰拳也练八极拳,身高183,体重80多公斤。林伟伟60公斤。

林伟伟常与大体重打,都习惯了。两个人对峙盘旋间,林伟伟抢攻,突起八极搓踢,小伙子练过八极拳,却没碰过擅使这一腿的,他毫无反应,胫骨挨了一踢。林伟伟只用了六成劲,但小伙子卷起裤子,迎面骨已烂了一块皮,血顺着胫骨往下淌。小伙子脸色极难看,抢白林伟伟说,擂台不准踢胫,踢胫是犯规,他指责林伟伟使黑腿。

我笑了,提醒小伙子,这是武林切磋,不是擂台比赛,“要是比赛的话,你80多公斤打60公斤,你先就违犯了规则。要犯规,大家一起犯,别只允许一方犯规。”

小伙子不是糊涂人,听我这么一说,脸色缓和了。我继续对他解释:

“你们俩动手之前,我不是跟你讲过吗,我教的是擂台下武术,不是泰拳、散打、自由搏击------

小伙子看过我的博客,清楚我教的功夫有一半是“犯规动作”,只不过小伙子一上来就遭到重创,感到没面子。

“擂台下武术”,就是打破擂台规则,掏裆、抓脸、掐脖子、咬胳膊一齐上。我的学生不上擂台,练功夫不是为了打比赛。

擂台下的武术,专用于擂台之下,比如你黑夜遭遇歹徒抢劫,怎么着?你还按散打、泰拳的规则跟歹徒打呀,不是太迂腐了?若是歹徒有三四个、带着刀呢?你还讲规则?此时只有法律没有规则,是该戳眼就戳眼、该兜裆就兜裆,掐喉咙、咬胳膊、膝盖顶裆,怎么狠怎么打,一切以摧垮歹徒为准。

武林切磋当然要守法,眼不能戳,裆不能踢。

妙哉的是,裆不禁踢打,抓却无虞,大量的经验告诉我,抓裆不但没危险,且比拳打头、脚踢肋来得安全。你迎面一个重拳,可能让对方脸开花,抓裆、掐脖子不会。抓裆不是击打,不用爆发力触及要害,抓裆也永不着玩命死攥,因为人裆一被抓,他会本能地停止抵抗,自认失败。林伟伟有几个月每星期都与师兄弟练抓,从来没把谁抓伤过,安全系数为百分之百。

我刚才说的练泰拳和八极拳的小伙子,他和林伟伟打时,林伟伟是戴着拳套的,隔着厚厚的拳套,抓技无从施展。小伙子听我聊了一会儿抓、咬,他有些不信,想见识一下。于是林伟伟摘了拳套,俩人再较量。

不戴拳套,便不可用拳打——裸拳打到脸上太危险。

两个人打了没几下,林伟伟逮空子,一个近身缠住小伙子,因为事先说明了要抓,小伙子有防备,急欲起肘砸,晚了,林伟伟手已抓着他脖子。小伙子急于摆脱,来不及起肘。两个人激烈地纠缠在一起,突然地俩人静止下来,小伙子停身不动。一看,林伟伟的手攥住小伙子的阴裆。裆被抓,人哪里还敢动弹?

看了吗?抓裆比搓踢胫骨安全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