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10日
(2013-07-10 14:36:18)中学生
姓名:冯晓君
就读学校:广东省江门市某重点中学
出生年月:90后
喜欢的电影:《小时代》《分手合约》
去看《小时代》的理由:郭敬明做导演啦!
《小时代》的友谊
在去看《小时代》之前,已经听说了许多关于它的新闻报道。终于抽到时间,可以好好欣赏一下这部由新晋导演郭敬明,加新生代偶像杨幂,柯震东,郭采洁等主演的电影。
姓名:张韵凝
就读学校:北京四中(2013北京高考文科状元,高考成绩695分)
出生年月:90后
喜欢的电影:《对她说》
有关孤独的诗
1. 有关郭敬明
虽然不认同他的写作手法,总是在应戛然而止的地方添上大段以渺小抑或迷茫为主题的议论;不喜欢他虚构的夸张、昂贵而闭塞的世界;但小时代里的人 物却走到我心里去了。我惊奇却又害怕地从一个个人物中看到似曾相识的东西。虽然每个角色夸张得近乎符号化,却又是真实的,我们身上有他们的碎片。
看到电影时无疑是有些失望的。画面唯美到不真实,人物有些做作的忸怩和略显生硬的对白,大段从书上直接搬来的旁白,交错进行的支离破碎的情节。
3. 有关寂寞
蒋勋在他的《孤独六讲》里写过有时候他会站在忠孝东路边,看着人来人往,觉得城市比沙漠还要荒凉,每个人都靠得那么近,但完全不知道彼此的心事。
看《小时代》时觉得这个世界被一种很熟识的气氛所包裹,后来想起,就是蒋勋先生所写的寂寞。
柏拉图说每个人都是被劈开成两半的一个不完整个体,终其一生在寻找另一半。
看小时代时我也有这样的体会,忘记了是哪一章,只记得抬起头看到窗外晚霞布满天空,突然有一种既想哭又想呐喊的冲动,想打电话给我爱过的人告诉他我还没有准备好忘记,想在那一刻说完所有的话,害怕下一秒就来不及。
最近有许多打着青春旗号的电影,观众们一次次进入电影院,为荧幕上青稚的爱情而唏嘘,为属于自己的时代的过去而惋惜。但过于轻浮感动也会变得廉价,当我们度过了盲目宣泄情欲的年纪,需要沉静,学会习惯这种不断追寻的孤独。
寂寞是向外排空的,而孤独是向内完满的。
莎洛美回忆里尔克时说:诗人一方面受到命运的加冕和垂顾,另一方面却被命运的轮子碾得粉身碎骨。他天生要承受这种命运。
大学在校生
姓名: 章小培
就读学校: 北京大学影视系
出生年月:1990
喜欢的电影:《天水围的日与夜》
去看《小时代》的理由:因为演员卡司,以及之前的宣传物料
这不是最好的时代,也不是最坏的时代
大学毕业生
姓名:杨犇尧
就读学校:香港中文大学国际关系学学士、历史学硕士
出生年月:1990
喜欢的电影:杜琪峰和许鞍华的港片
去看《小时代》的理由:最初是因为看到这样一条微博——“小时代,不是写我,是写办公室的实习生,这个群体必将崛起。这个电影足够新,新得让人 害怕”。写这条微博的电影人我一直都很关注,因为他的一些评论鞭辟入里,他的一些随感引人沉思,他关于《小时代》的这条短评激起了我的兴趣,然而看过之后 我感到纳闷,如果不是从拍摄技术上来说,他怎么会有这样的评论,难道很多媒体人都会时不时扮演“托儿”的角色?
看过郭敬明的《小时代》以后,我很不解为什么这样一部再寻常不过的青春偶像电影,竟会在网络上掀起如此浩大的争论,甚至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