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李安:各种解读没标准答案

欢迎各种解读,我觉得很贴心
李安: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有个很强烈的感觉,我长期融合东方西方之间,不管是游走还是制片、跟观众交流、看影评。这次有一个强烈的感觉,我还 真的是亚洲导演。这个片子在西方也有解读,但没有到大陆这种程度。我也看了一些,当然看的不是很全。这个现象有时候很贴心,有些跟我想的有点像。我不能说 “过度解读”,这个片子本来就是邀请人来解读的。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大家都会问,到底真的意思是什么,拍的时候是什么想法。我觉得把我的想法讲出来会有 标准答案的感觉,限制了观众的想象,跟书或者是电影本身的创意不太合。欢迎大家来解读,不管解读的是不是我心里想的东西,我觉得很贴心,受到了共鸣和鼓 舞。
我是台湾成长的,基本是东方教育下成长大的,在求取平衡和玄之又玄的东西的拥抱、尊重、糅合。西方人你很难跟他讲清楚,他要讲的一清二楚的,不管是明喻还是暗喻,常常要水落石出。这种迷糊账对他们来讲,不太容易把握。
我还没有有看网站上一般的观众的感受,其实有些很有趣的解读。影评归影评,因为那是他们的工作,用制式的方式评论。从对立面解读,我觉得不是影 评人的主旨跟主要的兴趣。从表面媒体的影评跟国内观众很热切的心情来看,我觉得这两个是不能相比的。我不晓得我能不能讲的很清楚,对电影创作来讲,很喜欢 看到大陆观众这么强烈的解读热情,其实也反映到本身的求知欲、观影欲,我很喜欢在大陆看到这东西。不一定是我想到的东西,可是它激发了很好的现象。我很珍惜。这是我跟观众的缘分。
这个片子有很多迷糊的东西在里面。我有时候不愿意讲,也讲不清楚,很多是抛砖引玉的。你们不要像那两个日本的探员一样,一定要问出所以然,我们聊一聊。现在的我感觉好象派坐在病床上,被大家的眼睛盯着看:你到底是要讲什么东西?
男主角和我气质相近是很自然的事情
李安:我想在我写剧本,描述这个角色的时候,已经有这种心情。我选的时候他是不是好演员,有没有好人缘,上不上相……这是职业上的考量。有一句 话说,男导演选男主角的时候都喜欢选接近自己的样子的,当然会是更漂亮一点的。作为男导演的代表,我也可能有一些(这样的潜意识)吧。至少气质——我出手 拍电影是表达自己的想法、品位、情感,找到跟自己气质相近的——形象帅一点当然更好了。气质相近是很自然的事情。
就我了解,IMAX一个片子就一周,我不太好置疑
李安:这个我不晓得。就我了解,IMAX一个片子就一周,对大家都很公平的。我不太好置疑,生意就是这样子。我觉得很公平,一人一周。希望还有机会有的(IMAX银幕上)能再看到,让想看的观众看,有一些弹性也很好。
奥斯卡是公关活动,不好不识抬举
李安:那个圆桌会不是我们召开,而是我们被召来开这个会。通常碰到那个情形我会有点害羞,不知道谈什么,主持人抛出一个东西大家就谈,我口才不 是特别好,不太爱讲话,我在那个会上讲的东西很少。我本身不是很想去,可是没办法,它是奥斯卡的公关活动。它那么抬举你,把今年的热门导演都找来了,不好 不识抬举,就去了,还照了集体相。讲的内容都在(报道)里面,我自己也没看。你们看看讲什么就是讲什么东西。
每年奥斯卡都有风向球,那些会员们也会受到彼此的影响,朋友、电影公司的影响,也会受社会气氛的影响,也会受票房影响,当然也会受影评的影响,影评又是一回事儿。真的很难估计。大家都在拼命往前挤,不管得不得奖,至少希望在热门的片子之内,所以片子可以一直在那边演。
有(奖)的话是很大的荣耀,全世界都在看;没有(奖)也不表示艺术比人家差,就是这么回事儿。我们都会尽量争取。目前不晓得,他们让我去什么我就去什么。风向球会一个一个出来,你就开始决定你怎么做,怎么应对。为了团队,都想自己得奖,很有面子。
更多更多精彩对答,请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