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吉林山川地理】西石砬子 北山的小伙伴

(2013-10-06 16:50:02)
标签:

吉林记忆

吉林市

行走吉林

西石砬子

西安路

文化

分类: 吉林山川地理

西石砬子,北山的小伙伴

 张海川 文/摄

在《吉林市地名志》《吉林市山水地名词典》都没有找到西石砬子这个词条,笔者第一个感觉就是懵了,这个地名难道是个俗称,还有其他名字?还是根本就没有这个地方?

确定位置

笔者翻阅了一些地方史资料,很少提及西石砬子这个地方,最后在1988年版的《吉林市船营区北山街街志》有一张1940年的地图,上面有西石砬子的标注,距离北山不远,可以说是北山的小伙伴。它位于林家沟以西、火车道以南、东侧是一处无名小山。同时1987年版的《吉林市地名志》中有《吉林省城市街图》(当时吉林省省会尚在吉林市)也有相关位置。比对《吉林市船营区北山街街志》1988年的地图,上面的顺山胡同、火车道、林家沟(今新风胡同)可以对照,1940年地图上的西石砬子位置初步确认。另有北山街道大事记记载,1932年建明如寺(后船营区六小),同年建西石砬子小学,1949年改成船营区六小。如今明如寺于1985年已修复,西石砬子位置也可对照。

http://s12/mw690/61e7cb2dtx6DdeAqCdd3b&690北山的小伙伴" TITLE="【吉林山川地理】西石砬子 北山的小伙伴" />地方史上基本对照清楚,笔者驱车前往现场,寻访当地老户的口述。来到德胜路与火车道交会处就可以看到右侧的小山,石砬子的第一印象就是这里。德胜路如今不再跨越火车道向前,顺火车道直到长春路而去,想到火车道对面,只有绕道西安路。在西安路边,一个卖旧物的老人正在地摊后,等待路人购买。当笔者问起西石砬子,老人并不热情,遥遥一指:“就那边的小山。”他手指的方向就是笔者在地方史上确认的位置,笔者心中不由得暗自高兴,就是这了。

五年前山下

五年前,笔者就来过这里,那是参加吉林记忆论坛一次拍记活动。那是2008年11月16日,笔者一行九人来到德胜路与西安路一带,走访这一带城市少见的棚户区,也就是西石砬子脚下。

当笔者一行来到西安路,第一眼就看到路边不远处一处高大的平房建筑,山墙高耸,阶梯式的装饰与皖南古村落相似,墙角有腿子墙装饰,荷花图案雕刻得十分漂亮,房子外墙建设得很细致,窗台以下都是条石砌成,原有的前廊已经用红砖砌成门斗,红色名柱十分清晰。笔者几人不请自来,敲门进入大房子一个分割居住的小院,进入房子最东侧的屋子。屋子里住的是一家南方的租房户,对于房子的来历一问三不知,当大家失望的时候,一位同行者发现他家屋内尚有木质炕沿和火炕护围、旧式房门、旧式窗子,颇有民国以前的风貌。这座平房实在是建制很高,后墙上窗户就有16个之多,应该不是一般人家的房子。

http://s4/mw690/61e7cb2dtx6Ddexa1ITa3&690北山的小伙伴" TITLE="【吉林山川地理】西石砬子 北山的小伙伴" />这座房子平行东侧,也有一座灰墙灰瓦的老房子,比先前看到的大房子稍小,几乎没有装饰,估计是那个大房子的附属建筑。再往东,不远处还有一处老宅,这座老宅颇为特别。房子上的博风板端头有太极图图案、房脊两端头有如意形状砖雕装饰、烟囱上有小房子样的装饰以防雨水进入、院内还有青石精制的柱脚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私产房牌,由于改建多处,前面和山墙已经没有了原来的模样,通常平常百姓不会使用太极图图案作为博风板的装饰,也许是什么宗教建筑遗存吧。

三年前山上

三年前,笔者拍摄顺山胡同一带即将动迁的平房区,走上西石砬子。当时还是4月处,初春时节。路上还有积雪尚未融化,天气还是十分寒冷,住户们已经开始搬迁,各种交通工具上装满了各式生活用品,热火朝天。笔者从一处已经拆迁的房子后爬上西石砬子,西石砬子上是入冬前打过柴禾的情形,一些茅草小树之类的茬子,不小心还很扎脚。

山上和其他普通小山一样,没有什么特点,到处都是积雪和荒草树木,羊肠小道不是十分清晰。走着走着,不远处出现一处红砖建筑,十分低矮,也看不清是什么。笔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来到建筑前,不由得哑然失笑,原来是一个防空洞。防空洞在“深挖洞广积粮”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比较常见,这个防空洞上面有五角星装饰和为“人民服务字样”。无独有偶,不到十米还有一处防空洞,没有五角星装饰,只有“备战备荒为人民”字样,颇具时代特色。

http://s11/mw690/61e7cb2dtx6DdeyjA3oea&690北山的小伙伴" TITLE="【吉林山川地理】西石砬子 北山的小伙伴" />山下大多是住宅,德胜路为界,远处是楼房,近处是平房,泾渭分明。沟里山下都是平房,一直延伸到山上,各种时期的房屋拥挤在山下,每个胡同都是弯曲的,最窄的胡同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明如寺在这些平房中灰色房顶十分明显,四合院建设方式清晰,高低递进式房屋建设十分合理。它的西侧就是船营六小,站在山上,还可以看到。平房中还有些工厂参杂其中,一道铁路延至远方,直至视线不及之处而不见。

http://s6/mw690/61e7cb2dtx6DdeF1H8x45&690北山的小伙伴" TITLE="【吉林山川地理】西石砬子 北山的小伙伴" /> 时光转眼,那些平房都已经拆除,20121031日新小区建成,回迁户领取到进户钥匙。如今西石砬子已经不从前的棚户区聚集之地,火车道依然,西石砬子掩映在高楼之后,显得比以前矮小多了。山虽然显得小了,但是居民生活环境好了。

http://s9/mw690/61e7cb2dtx6DdeCPfLi78&690北山的小伙伴" TITLE="【吉林山川地理】西石砬子 北山的小伙伴"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