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训练教案(教师)
(2014-03-27 23:13:25)
标签:
教育 |
分类: 国语讲堂 |
一、教学目的:
通过培训,使应试者明确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意义,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对应试者所从事职业的普通话要求;了解普通话测试的标准和要求,能运用一定的测试技巧和方法;针对自身语音面貌进行自练。
二、教学重点:
关于单双音节字词、朗读和说话的测试训练。
三、教学难点:
1.u、o的儿化
2.“说话”的训练。
四、教学过程:
1.学习、使用普通话的意义和要求
(1)测试要求、评分标准
(2)平翘舌音
a、辨正练习 [《训练资料—平翘舌音训练p25》]
b、作品训练:《珍视自己的存在价值》有关段落
(3)鼻边音
(4)复韵母动程
(5)前后鼻韵母
a.辨正练习:《训练资料—平翘舌音训练p27》
b.作品练习:《海滨仲夏夜》有关段落
A、板书、示意图:声调:
阴平(第一声)调号 例字:妈 高 江山多娇
阳平(第二声)调号 例字:麻 扬 人民团结
上声(第三声)调号 例字:马 转 理想美好
去声(第四声)调号 例字:骂 降 创造世界
B、示范、教读 强调:读准阳平和上声
A、示范[《训练资料—单音节字词综合训练1,p30》
C、关于生难字、易错字训练
3.读双音节词语50个[60分钟]
(1)测试要求、评分标准
(2)上声变调
a.讲述、示范
b.学员自练《训练资料—上声变调训练1》
B、“上”+“上”变“阳平”[例字:自制灯片
a.讲述、示范
b.学员自练《训练资料—上声变调训练2》
a.讲解:轻声的演变及朗读要求
b.比较音高:
c.强调音长:轻声音节的音长不可等于或超过前一音节音长
a.词语训练:《训练资料—轻声词语训练》(齐读、抽读)
b.作品训练:《春》、《匆匆》有关段落
c.需要记住的常用轻声词语(结合双音节词语朗读进行)
A、板书:“一”和“不”的变调
a.讲解:“一”和“不”变调规律
b.练习:[例词:自制灯片
a.词语训练:《训练资料—“一”和“不”的变调训练》(齐读、抽读)
b.作品训练:《可爱的小鸟》有关段落
a.板书:儿化
b.讲解:儿化的语音现象及其演变,儿化韵的读法
强调:不可将“花儿”读成两个音节
a.讲解并练习:a的儿化—相似
a.词语训练:《训练资料—儿化训练》(齐读、抽读)
b.作品训练:《第一场雪》有关段落
(6)双音节词语训练
A、示范[《训练资料—双音节字词综合训练1,p45》
B、学员齐读、自读《训练资料—双音节字词综合训练1、2》
其余练习资料作为课后练习
(7)关于应试技巧
4.作品朗读<40分钟>
(1)测试要求、评分标准<</SPAN>《训练资料—评分表》p56>
(2)朗读要求: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SPAN>自制灯片—朗读要求>(或板书)
(3)朗读示范《上将与下士》(重点:对话部分)
(4)学员练习《父亲的爱》
(5)提示:
A、未提及到的作品在朗读中应注意的问题
如:《我不再羡慕》中的人名译音,《高楼远眺》中的生难字等
5.说话<40分钟>
(1)测试要求、评分标准<</SPAN>《训练资料—评分表》p130>
(2)讲解:无文字凭借,即兴谈话,口语化特征
(3)应试技巧
A、题目归类,材料准备
B、回避策略
C、不用伤感材料,避免影响表达
(4)师生对话训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