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朋友是怎样成为公敌的?

(2012-04-17 13:25:39)
标签:

教师

学生

公敌

春蚕

杂谈

我的朋友是怎样成为公敌的?

/方鸿渐


 

吾友小翔,性腼腆,不多言。若遇臭味相投者,相谈甚欢。

我就是在一次偶然的情形下,与他相识的。本学期实习,由于他是甘肃人,按照政策规定,外省人士可自主实习。说是自主实习,实际上就是找熟人找单位盖个章了事。所以,小翔在父母的帮助之下,有幸来到一所初中代两个班的语文课,每月也有一千多的外快。

可是最近,小翔在聊天时,和我抱怨他简直要成为“公敌”。令人郁闷的是,非学生公敌,而的确是老师们的公敌了。

事情是这样的。

小翔天生性情敦厚,太油腔滑调的话说不出口,所以与老师们之间仿佛隔了一层纱,关系必然好不到哪里去。但好在不惹事不生非,一时间稳稳当当,不曾出什么岔子。

小翔心态很年轻,虽与老师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但是同学生一起,就有了说不尽的乐趣。印象最深的是,小翔说他很累,每天都要备课到深夜,上网查资料,认真做课件,种种凝结到一起,也着实让人吃不消。记得以前听一位过来人讲她从教经历时,特别说到她从不把教学带回家,保证了更多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同时又激励自己在学校时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本职工作。可是,小翔不行,时候未到,终欠火候,只得小心翼翼认认真真做好课前工作。好在辛苦没有白费,小翔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我曾在他上传的聊天记录上看到有学生直接表达对小翔的喜爱,直言就喜欢上他的语文课。

评作文、改作业,小翔一样不含糊。评语都要下好几行,对学生做错的作业恨不得下笔亲自给他改了。值得一提的是,课下时间,小翔对学生生活甚是关心。请留守儿童吃饭,周末参加学生们的活动增强互动,这些,小翔做得美极了。所以小翔任教时间虽然才两月有余,但是成效显著,也是值得可喜可贺的。

可是,老师们并不这样认为。由于小翔同志耐心用心操心对待学生,年级领导专门点名表扬了他,还口头上表示,大家要向小翔学习。老师们本来懒散惯了,就像没有喝过板栗汁的人一致认为生吃板栗就很好一样,不往上争取,照样过了那么多年,那么多天。小翔是努力了,但是老师们很不理解。在他们看来,小翔也就是一新鲜,时间长了自然会厌倦。现在这样做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哪知小翔毅力非凡,竟然一直坚持下来。那老师们更看不惯了,你自己努力下工夫好了,凭什么还还得把我们拉下水。我们可不觉得和学生打成一片,付出那么多,有什么意义。于是,小翔竟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同行老师眼中的“公敌”。

教师历来被誉为“灵魂的工程师”,被比喻为“奉献的蜡烛”“无私的春蚕”等等。言传身教,德高为范之类的警句,谁都能说上来一大堆。可是,结果怎样呢?也许是麻痹了,也许本质就能说明问题——就是一个谋生的职业罢了,没必要这么抬高。像小翔的同事们那样,谁敢保证他们的自私心、嫉妒心不蔓延到学生那里去?这样的老师怎样教的出言行一致、品德崇高的学生?就算学生本来心灵纯净无暇,那得有多大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自律心,才能保证自己的纯洁性?

也许说这些都没用,新人遇旧人,在职场上历来充满矛盾。王蒙几十年前就有《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职场新人林震到事业单位之后遇到的种种不顺利,见证了那个时代,也预言了这个时代。这是一种悲哀。是新人太青涩,还是旧人太世故?是新人太傻,还是旧人太聪明?这似乎是些老话题,毫无新意可言,要是不见到,谁愿意去想这么些破事!

古人说,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在如今,你当然劝说不了他人去做多少好事,这就好比你去劝一个从业多年额失足妇女从良一样,基本无效,有的只有“笑”。但是,最起码保证,不去作恶事,这是底线。

或者,像遇到小翔这种情况,自己做不到,那么也不要妨害别人去做。人人都有处置自己行为的权利,价值观不同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同存异,而不是消灭异己。

如果,你真的看不惯,你可以扭过脸,或者面壁,或者游戏。

如果你执意以“公敌”心为荣,那么你这“无私的春蚕”早晚要退化为“无丝的春蚕”。

 

 

 

 

 

                                                    2012 4.16  23:5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