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城市化”到“城镇化”蕴含的投资机会

(2009-12-22 14:40:37)
标签:

房产

中小城市

户籍限制

执行主体

城镇

中国

股票

分类: 股市风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于上周闭幕,会议内容仍然值得投资者思考,最大的超出预期的地方就在于对“城镇化”的表述,会议提出,“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从放开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着手推进城镇化,意味着中国的城镇化将从更广的层面上展开,如果后续的政策措施跟进得力,将加速中国城镇化的进程,相关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城镇化”一词的出现要晚于“城市化”,这是中国学者创造的一个新词汇,很多学者主张使用“城镇化”一词。1991年,辜胜阻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中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的概念,在后来的研究中,他力推中国的城镇化概念,并获得一批颇有见解、影响较广的研究成果。

    其实,中国政府近年在部分省市一直在推行“城乡一体化”的试验,旨在推进城镇化的发展。而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强调“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这样的表述触及到进一步推进城镇化主要障碍:户籍制度。放宽城镇户籍限制是推进城镇化特别是中小城市和城镇进一步城镇化的重要措施。

    目前中国整体城镇化率只有45.6%,近三年来以每年0.8%的速度在提升。近年来城镇化提升速度最快的主要是中西部省份,包括河南、湖南、安徽、陕西、重庆、广西、内蒙等省市,而提升速度相对较慢的是东部沿海省市,包括上海、北京、浙江等。我们认为,由于东部沿海省份的城镇化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因此未来城镇化率的进一步提升的动力,将主要来自中西部。

    从放开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的角度来鼓励城镇化与原来的“城市化”最大的区别在于:第一,从执行难度上看,推进中小城市和城镇的城镇化难度比中大型城市进一步城市化的难度要小。部分大城市的进一步城镇化已经面临住房、交通、公用事业、环境等方面压力,而中小城市和城镇这些方面的压力要小得多,推进的难度会相对小;第二,从提升空间上看,中小城市和城镇占有全国大多数的人口,进一步城镇化提升的空间更大。目前县市级及以下的区域人口数量达到8亿人左右,是下一步城镇化继续推进的重要推动力量;第三,从执行主体上来看,推进地方级中小城市和城镇的城镇化,大部分的地方政府成为执行主体,相比之前中大城市的城市化,目前中小城市和城镇的城镇化包含的执行主体数量更多,执行的动力要更充足;第四,从需求拉动的层次上看,由于推进中小城市和城镇的城镇化所涉及到的人口平均受教育的程度、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其所拉动的消费层次和领域也会略有不同。具体来说,由于中小城市和城镇土地价格相对便宜,人均居住面积可能更大,对钢铁、建材、基础材料的需求可能更大;中小城市和城镇收入水平相对中大型城市要低,其消费的档次也会略低,对汽车、家电、服装鞋帽、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档次可能不及中大型城市。

    但是,进一步的政策落实比提出方向更重要。根据部分省市推行“城乡一体化”中的具体措施:推进户籍登记制度的改革,以有固定居所、稳定职业或者收入为基本条件,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制定措施加快土地流转和集中的步伐;完善城乡的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加强城乡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电网等)、公共服务(污水处理及环保)、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建设。

    毫无疑问,这些措施将有利于:1)直接增加对住房的需求,从而带动房地产及上下游的需求;2)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从而增加对消费品特别是中低端消费品的需求,增加对医疗保健方面的需求;3)增加对道路、电网建设等基础设施的需求,增加对污水处理及其它城市公用事业的需求;4)提升对文化娱乐方面的需求。

    城镇化的加速对于需求的拉动是非常直接,各省市城镇化进展程度与各地的消费品零售增长、房地产销售面积、汽车保有量的变化等这些方面的消费都是正相关的,主要受益的品种包括:房地产、钢铁、建材、工程机械、电网设备、建筑工程(包括环保)、中小型汽车及农用车、低端家电和其它家庭耐用消费品、中低端服装、医药、文化娱乐等行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