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o:让早教走进家庭-(实用篇)

标签:
早教关爱语言发育心理亲子 |
前几天去gymboree听了一节关于早教如何走进家庭方面的课程,对于新妈妈的我来说,确实受到一点启发……
我们都知道0-3岁的宝宝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宝宝脑部重量和细胞密度正在加速增长着,
宝宝的认知以及接受、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在这个阶段表现最强。
培养宝宝好的性格将会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在这黄金年龄时期,家长需重点关注宝宝人格、心理及生理方面的发育,
帮助宝宝建立自信心,我认为自信乃毅力的“精神基础”,
多小的宝宝,心理和身理上的都会有不同的感知,
身为家长要多多观察,了解宝宝,认同宝宝,
举例:当宝宝哭泣时,要了解宝宝为何哭泣,
早教=丰富宝宝的(多感官)体验
关于早教,我是认为处处皆是,并不是只有去了早教馆才算早教,http://s9/middle/61e6c895t7e32dfb043e8&690
当然,萱妈给萱选择gymboree,
一方面是面对早教萱妈很茫然,与其说给萱萱报个名,不如说,是给萱妈一个了解早教的途径,
另一方面,希望萱能迟早的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圈子,早期社交也是培养宝宝好性格的关键期~
有些妈妈认为,宝宝会顺其自然学会一些本领,
对于已经拥有八个月的育儿经验的萱妈来说,非常认同这一点,
但是,妈妈必须要了解宝宝每个阶段该有哪些变化,
宝宝进入每一个新的阶段,家长要有目的的要给予一些多感官方面的刺激,帮助宝宝提前开发潜能。
萱在各个方面的发育都提前1-2个月左右,
4M时,萱的精细运动就做的很好,
比如把小纸条从自己的小脚丫缝里取出来,自己可以一页一页翻书……
当萱妈发现小小的萱做任何事情都习惯用左手时,萱妈和萱奶就会连续几天狂练萱萱的小右手,
这些其实就是感官刺激,一定要多感官的,
有一天,偶然对着萱的小脸轻吹一口气,她的表现表现的相当兴奋……
这小小的举动让萱妈意识到,
任何事物对于宝宝来说,都是新鲜的,面对人生的种种第一次,大人们需要给足宝定机会,让他们去尝试,去体会!
大人们千万不要认为这没什么,这些真的很重要!
宝宝如同一张白纸,未来性格如何完全是受家庭的影响,
家长必须要谨慎!必须要有责任感!必须要学习!
通过这些多感官的刺激早早的建立宝宝逻辑思维能力,懂得什么叫顺序,这些就是潜能的开发!
有一次,我抱着萱萱去冲奶,日本的奶粉必须要用70度以上的开水来冲,
萱看到奶瓶很亲切,又看到我连续冲奶的动作,更加好奇,就想来摸一摸,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告诉萱:不能摸,很烫!
可是转念一想,小家伙根本不懂什么叫烫!会让她有哪些不舒服,她完全不了解啊!
于是我马上就对她说,虽然很烫,妈妈可以让你体验一下,你来摸摸看,什么感觉~
我把奶瓶放在她的手前面,她好像能听懂我的话似的,
张开小手慢慢的移向奶瓶,刚摸上去马上就把小手缩回来,
这时我故意的将奶瓶再移近一点,她又摸了一下,马上又缩回去,
第三次,不管怎么把奶瓶移到她前面,死活都不摸!
第二天,我又告诉她烫,让她去摸,她记忆力很好,她明白了烫的滋味让她不好受,所以依然不摸~
也许这就是小小的萱第一个思维建立吧,她明白了,因为烫,所以不能碰!
关于语言方面的刺激,宝宝通常是先去听,然后再模仿,
萱在二个月时就开始冒话,记得常说的有“阿哥”、“2”……
到了六个月,就开始“BA BA ,MA MA”发音,
这时家里的任何人都会学萱萱发音,
同时萱爷抱着萱走到哪里就认到哪里,比如说热水器,灯,花,跑步机……
到了现在8个月的萱可以有意识的模仿我们发音!
虽然只是简单的音阶,但萱妈觉得萱已经很了不起啦!
宝宝都有一颗天然吸收性的心智,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很强,家长需要给予正面的引导与鼓励!
在排除危险的情况下,帮助宝宝营造一个可以探索的环境!
美国的家长,都会让宝宝自己说不!
而在中国,是家长在说不!
比如刚刚说到的开水很烫,只要让宝宝体验到确实这种感觉另她不舒服时,她的行为就会告诉自己,哦,我不能碰~
这就是尝试,如果反过来,家长说,这个很烫啊,不能摸!
宝宝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好奇心会更强,就越会想了解,往往就会适得其反,制造更大的危险!
http://s10/middle/61e6c895t7e32e6f4c9e9&6900-3岁宝社怎样学习?
游戏+体验=学习
通过有趣的、有组织的、有目的性的游戏加上宝宝的亲自尝试,这就是宝宝的早期学习!
一定是不厌其烦的,一定是高质高量的,一定是最有效的!
大人不要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宝宝,要尊重宝宝的选择,
在宝宝的世界里,那一定是充满创造力,充满奇思妙想!
比如说萱妈往萱脸上吹气的动作,萱就会觉得有意思,
当萱妈跟萱奶说到这个时,萱奶第一反应就会觉得,她不舒服,
而事实上,萱是开心的~
在课上,讲师问了大家一个问题,宝宝最先认识的颜色是什么?
大部分家长说是红色,个别说是蓝色和黑白色,
我的答案是黄色~
讲师说:美国最新研究,宝宝认识的第1个颜色是黄色,第2是蓝色,第3是黑白色……特别强调的是红色排第8!
大部分中国家长认为,红色最抢眼,宝宝一定最先认识红色,
而事实上,当宝宝能清楚说出色彩时,红色往往是被混淆的。
当时旁边有个北航博导问我,你是怎么知道是黄色的?
我的答案很简单,红色确实能刺激萱的视觉神经,
但是,通过我的观察发现,萱在看到黄色时更兴奋,更开心~
哦,所以,萱,喜欢黄色!
重复性、一致性、适龄性,是早教的三个原则
宝宝通过重复的做某件事情中慢慢的树立自信!
宝宝会在某个时期里喜欢一种事物,比如说听故事~
我略有体会,前几天在yourbay给萱借了一本《胳肢,胳肢》中英双语绘本,英文叫tickle,tickle
连续大概一周左右的时间里,我就用这本书给萱讲睡前故事,
第3、4天的时候,我只要一说tickle,萱就立刻笑起来,知道我要胳肢她!
她的反应告诉我,重复是有效的!
在语言发育期,家长要做到语言的一致性,
尤其是在名词和动词方面,
比如,勺子,家长要统一用词,告诉宝宝这是勺子,
不要妈妈说这是宝宝的勺子,而爸爸说,这是大勺子,
表达不一致会给宝宝在语言发育期造成概念混淆,
而且要少用代词,比如妈妈说,宝宝,你那它递给妈妈。这样的沟通一定必须要避免!
应当说,宝宝,请你把那个蓝色的球递给妈妈。
切记,处处皆早教!
适龄性,顾名思义,宝宝成长的不同时期,都会相应的学会一些本领,
家长一定要这些时期内给予宝宝相应的锻炼机会,比如,提早爬行……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行为都可以提早训练,但是只有站和走不要超前,要让宝宝自己站立,独自行走,家长无需给予这方面的特殊锻炼)
创造欢乐、鼓励尝试、认同表达,这是早教的3个技巧。http://s14/middle/61e6c895t7e32ee868b5d&690
创造欢乐的气氛,会有非同一般的效果,
讲师的一个同事的宝宝到了贪玩的阶段,特别不喜欢吃饭,见饭就哭,
她的爸爸就把菜一根一根插在了饭上,然后告诉宝宝,宝宝你快来看,你的饭里长出了菜&*……%#,
这招还真灵,宝宝听罢,好奇的跑过去,发现真的长出菜了,于是,大口大口的吃起来。
萱还小,这些还不太明白,但是我发现,只要大人开心的笑起来,她也跟着笑~
家庭气氛对于孩子的成长真的很重要!
我希望,在萱萱面前,家人永远保持微笑,保持和谐……
宝宝初来乍到,有很多的第一次需要尝试,而每一次的第一次都很重要,
大人们在宝宝面前一定要多多鼓励,即使做的还不够好!
萱爷有句话说的非常好:用阳光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的每一个行为!
讲师说她自己的宝宝,特别爱吃饺子,去上幼儿园,有两天刚好也是吃饺子,
奶奶去接宝宝时老师说,宝没怎么吃饺子。
奶奶回到家就跟妈妈说,宝宝不爱吃饺子了……
妈妈立刻制止了奶奶!
理由我很赞同,不管在任何时候,家长一定要给予正面的肯定,杜绝负面强化!
当宝宝听到大人们说自己不爱吃饺子时,她很有可能真的就不爱吃饺子,即使她只是因为不爱吃胡萝卜馅而已……
认同表达,多小的宝宝她都会有自己的行为意识,
宝宝哭了,家长要从理解的角度去关注她,认同她,宝宝你为什么哭啊?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啊?
而不是说,哭什么,你有什么不满意的?
认同她的目的是要让她表达出真正的想法,家长要记住,在孩子面前,你只是个配角!
不要把你的行为意识灌输给宝宝,宝宝自己不是这么想!
早教包含很多方面,社交、认知、人格、语言、音乐、感官、体能等等,
http://s7/middle/61e6c895t7e32ef8fc756&690这些都是培养宝宝个性活泼的关键因素!
比如,早期的语言开发:
1岁的宝宝可以说单字,2岁的宝宝可以用词语,短语来表达。
4岁左右的宝宝,当她可以明确沟通后,恰恰是语言的沉默期。
在语言的发展期,家长要做到尊重和引导,
要安静的让宝宝充分的,连续的,完全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即使宝宝有一点结巴,家长也不要抢话或指责!
只有鼓励!!!
语言发展期容易犯的几个误区:
1、上面提到过少用代词,尽量用名词或动词跟宝宝交流,比如宝宝,把它递给妈妈。
2、减少“儿话”——即儿童语言,比如,吃饭,不要说吃饭饭,睡觉,不要说觉觉,家长只需正常说话即可。
3、超能理解,宝宝在未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家长不要给予一些语言引导,
4、依赖电视或DVD,1岁以下的宝宝看电视不能超过15分钟,2岁以下的宝宝不能超过30分钟!
5、拒绝方言,有些家长认为方言会让宝宝学会错误的发音,实则,家长不了解多语言环境的作用,
早期的社交开发
1、认生期(6M-1Y)是宝宝的第一阶段认生期,这是正常的社会表现,
2、反抗期(2Y)这是宝宝第1个反抗期,据说很早以前,宝宝的反抗期是在18Y,没想到会提前这么多!
所有家长应该重点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
多去观察和了解你的孩子,多引导,不强迫!
家长必须要做到耐心,耐心,再耐心!
面对宝宝,我们不溺爱,但不是不宠爱,要有方法的宠爱,
要让孩子与我们零距离,消除沟通中的瓶颈,这是我的目标!
希望每个宝宝在家长的关爱下都能够真正做到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