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终于有时间坐下来写点什么纪念新浪NBA这5年,总决赛结束后实在太累了,体重几年来第一次降到了130斤以下,在洛杉矶和老同事见面都说黄硕你怎么瘦成这样了、是不是又复吸了(平安北京朝阳群众别激动、就是个比方),只能打趣说还是美国体制好。
上周带老婆走了一趟美西自驾游,一直觉得欠老婆一个假期,这几年没有她的支持,很多事情我一个人是做不来的。我清晰的记得沃神爆料姚明退役那次,半夜值班编辑给我打电话,起来安排报道,老婆陪着我熬夜起来给我煮面,当然第二天就跑北戴河玩儿去了。
我觉得要感谢很多人,新浪的领导、NBA的合作伙伴、NBA的赞助商,这些年来新浪浪过的嘉宾,@苏群、@杨毅、@马健、@徐济成、@王猛、@朱彦硕、@谭杰、@袁弘、@李佳航、@谢楠、@苏醒、@曹云金、@马布里、@佩贾、@奥尼尔、@易建联,还有当年还没红透半边天的 @麦基 @周玲安,以及 @梁欢 等等,真的感谢。
还有 @新浪NBA 最棒的团队,在北京打字天津都能听见的湖人总编辑 @薄柯 、发际线和我一样忧伤的前热火总编辑 @紫江 、最爱保罗的韦斯特球迷 @孤魂夜归人 、范特西送才童子@潜驴、德克死忠同时和我一样是晒娃狂魔的 @小白-Annie ,总被误认为主编的新媒体首席执行官 @找个理由换换名字 、总被误认为新浪高管的彦哥 @张海彦 、球踢得比我只差一点儿的 @AIlin_小林 、饭补总不够用的 @高小圆-为梦想拼了 、两位辛苦的大夜编辑 @蓝色之殿 @Tinoke不是tinker ,谢谢,你们是最棒的。
这5年与NBA的合作,虽然没挣什么钱,但可以说新浪NBA是开创了一个时代的。我们在新媒体平台上,打破了传统电视媒体对版权IP的垄断格局,我们的视频直播,有了大批忠实的观众。上新浪看NBA,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真的感谢,此处应该bow
down。
回忆令人伤感,但我们确实在NBA领域创造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红魔鬼 老詹做的《深锐观察》,可以说应该是中文互联网NBA的一座丰碑,改变了互联网内容就是平快糙的旧格局,让大家意识到原来互联网内容杂志化也很有市场,也能做的很透彻。
2011年洛杉矶全明星赛,新浪在前方请到黄健翔、易建联和陈建州组成解说三剑客,老黄说NBA的经历至今也就独此一家吧?赶上那届初出茅庐的格里芬各种暴力扣篮,飞车
唱诗班、360度螺旋、致敬VC单手挂筐,“太禽兽了!”那一刻,老黄他不是一个人:)
驻外记者是新浪NBA的另一个窗口,非常荣幸这5年可以和 @黎双富 做同事,也能亲眼见证他一步步走过来的成长。5年前我把双富从《篮球先锋报》挖过来,当时双富一直想驻外但在先锋没机会,报社领导给他的评价是,“双富的文章里还是差点意思,需要再磨砺两年,他的文笔不够细腻。”
现在,双富已经是当之无愧的NBA第一记者,每次带队来美国,看着各种老美名记和双富热络的打招呼、聊工作,真心替他开心。对我来说,工作最重要的是获得认同感,双富凭借他的努力,赢得了美国同行、NBA的一致认可和尊重,甚至通过各种渠道,拿到了很多独家内容,还跟随热火进了白宫,这是之前少有中国记者做到过的。
新浪NBA的另一个招牌是已经把天赋带到腾讯的柯凡,我120%理解和支持柯凡的决定,对他来说,没有球赛可说就像萨克雷没了毛巾。也只有在直播台上,柯凡才能最好的发挥自己的天赋。柯凡无意间是创造了NBA解说的一个新流派的,接地气、开黄腔、捧哏逗哏,他身上有传统解说员没有的东西,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一直给自己定位的很清楚,“解说是我的工作,下了直播,我和大家一样,就是个热爱篮球的普通人。”
我对工作的要求很简单,这几年通过和NBA的合作,我们有很多机会走出去,看到了ESPN、TNT、Yahoo这些媒体更专业的工作状态。我给自己的要求,给团队的要求都是一样,就像CBA和NBA之间存在差距,我们和更专业媒体的差距也是全方面的。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这个差距缩小一些,就是成功。
欣慰的是,我们做到了。NBA的专栏作者 @旋猫,07年就在新浪写稿,老的新浪读者可能还记得,当时是易帝四大护法之一,写的稿子现在回头看估计他自己都不好意思。但是通过对进阶数据的研究,旋猫现在的稿件在国内媒体圈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对数据的研究在NBA不夸张的说已经是一门学科,旋猫就是这门学科在中国的布道者。
在视频直播层面上,我们也在不停提升规格。最早NBA的直播室是在复兴门的网通大厦,草台班一样。后来搬回理想,一开始是18层的鸽子笼小直播间,导播一直抱怨景深不够,没办法只能做做背景板的文章。再后来的20层嘉聊直播室改造,背板也换成了巨屏液晶。收看新浪NBA直播的人数,也一直滚雪球一样,巅峰期据说有60e同时收看。
再到今年的总决赛,要特别感谢新浪体育总经理魏江雷 @Arthur大A
的鼎力支持,我们完成了去前方解说总决赛的任务解锁,当然柯凡需要额外感谢我浪教育部门帮他攻克美国大使馆。洛杉矶、克利夫兰、北京三地演播室三箭齐发。我想,我们是有成长的。
不知不觉写的有点长,总觉得拉了谁忘了感谢,单独表扬一下 @一分钱-王涛 同学吧,当年推荐我进这行的老前辈,现在已经因为伤病和天赋问题退役了。最后还是感谢所有人给新浪NBA的支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与NBA版权合作结束并不代表新浪NBA网站要下线!!!我们依然在与NBA商谈继续版权合作,同时我们也会拓展新的商业模式,和蜗壳、阿里We
can we up只是拉开了序幕。过去5年,新浪NBA证明了自己,现在,是时候重新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