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校本课程规划
(2009-08-30 10:34:50)
标签:
杂谈 |
少儿漫画课程规划
一、课题界定
1.漫画
漫画是以简练的手法直接表露事物本质、特征的绘画。它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习惯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和形式。用较强的讽刺、歌颂、抒情、娱乐等方面的功能,并善于表达作者对世事人情的看法,尤以讽刺与幽默见长。由于漫画的流行趋势,现在人们又把漫画纳入流行视觉艺术之中。漫画能让我们在幽默中明白是非,在幽默中学会知识,在幽默中放松自我。
2.少儿漫画
一种内容与形象极度夸张的图片、具有强烈幽默性与哲理的卡通漫画、其内容以描绘少儿喜爱的题材的,以少儿为阅读群体的,专门为少儿而画的卡通漫画,或者少儿自己创作的卡通图片与漫画称少儿漫画。
3.少儿漫画教学
把少儿漫画作为美术学科的一个部分,以及在语文、思品、劳动、科技等其他学科中,把少儿漫画加以适当地,合理地,有效地运用,使少儿漫画成为这些学科教学的一种辅助的媒体资源,充分发挥少儿漫画独特的功能,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培养一双审美的眼睛的同时,提高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幽默感,以及对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进行或赞美或评价或质疑,从而行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培养学生用积极的人生态度迎接各种挑战,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从而培养具有完整人格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二、开设的背景
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人们对美术教学从原来停留在“术”的层面上,到开始关注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探索挖掘能有效吸引孩子眼球的美术资源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尝试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利用美术学科教学,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根据美术学科独特的人文性对育人的思考,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但这些都只是人们的一些看法与设想,虽有一些尝试也只是刚起步,具体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理论的构建与实际的操作等等。
作为“流行视觉艺术”的少儿漫画除了有美术学科的一般特点,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有重要的作用以外,还以其固有的特点对学生的以下素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少儿漫画教学,学生的审美素养得以不断提高,创新思维得到持续训练,完美人格得以逐步形成,幽默品质得到持续训练,综合素质得以不断提高。少儿漫画是中小学美术学科的一个分支,美术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结合少儿的特点,根据教育改革的新形式,在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气候下,提出了“少儿漫画教学与学生素质培养研究”这一课题,以此来研究漫画教学和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关系,从而为美术学科实施素质教育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意义与作用
少儿漫画以其独特的激趣功能,是中小学美术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少年儿童基本美术素养,陶冶学生高尚审美情趣,形成和发展学生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少儿漫画教学与学生素质培养的研究,不但可以让少儿漫画教学为学生的素质培养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而且其中的深入挖掘能加强有效吸引学生眼球的教学资源的研究,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研究,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以及育人功能的研究,多学科适当的有效的整合的研究等等,也为美术学科乃至其他学科在探索学生素质培养的过程中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与参考的范例。
四、研究的目标
⑴初步建立健康的审美观,引导学生感悟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帮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⑵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逐步提高。
⑶使学生的幽默感得到持续训练。
⑷培养完美人格,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五、开设的年级
一至六年级
六、可以借助的资源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2.尹少淳:《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出版。
3.缪印堂:《漫画艺术》,中国连环画出版社1989.11.出版。
4.(美)杰克·哈姆:《漫画技法与技巧》.中国连环画出版社1989.10出版。
5.《儿童漫画》杂志:1992年第5.11两期,2003年第4期等。
6.刘万岑:《学校美术课程应当重视流行视觉艺术》,《中国美术教育》杂志2004第1期。
7.(美)特诺·赫伯:《幽默术》, 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1990.12.出版。
8.《卡通速成》系《漫画月刊》漫画函授班专用教材, 1998.6。
七、目标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