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绘本教学《我有友情要出租》
(2010-06-30 05:53:00)
标签:
杂谈 |
评绘本教学《我有友情要出租》
林老师的绘本教学让我们听者耳目一新,所以我要感谢林老师给我们带来这么精彩的绘本课,让我感受颇深。
一、
课一开始,林老师就让学生们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学生很开心,老师也很高兴,不停地比画着,老师就成了一个大孩子,带领我们进入了有趣的童年时代。紧接着,打开第一页指导看图时,林老师用夸张的语气亲切地询问:咦?大猩猩怎么啦?是呀,他很孤独,很寂寞。这夸张的语气变化不仅勾起孩子们孤独一人在家的那种情感体验,也唤起了我们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儿时的孤寂,对朋友的极度渴望,为下文埋下情感伏笔。当学生们反馈自己最感兴趣的情节时,学生谈到大猩猩把大脚重重地举起,又轻轻地放下的时候,林老师就让学生跟自己一起做一做,重重地举起,又轻轻地放下,那夸张的表情,有趣的动作,让我们老师也忍俊不禁,甚至想跟着做一做,去感受大猩猩对咪咪的珍惜和爱护之情。
整堂课,我们连同孩子都在林老师那夸张的表情,亲切的语气,有趣的动作中,体验故事情节,感受童年的乐趣。
二、
绘本教学的宗旨是不仅仅让儿童学会阅读,更让儿童学会发现、思考、表达,提升学习的能力。
由于绘本的特殊性,所以每一个绘本,从头到尾都隐藏着“神秘”。无论是扉页、封面还是环衬,都为我们的孩子献上了精美的“食品”。这就需要拥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一开始,林老师就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封面,开心地去发现题目,绘者,作者,故事的主人公等等,让他们明白读封面可以知道很多相关的信息。再看图引导学生发现大猩猩确实孤单寂寞,急需朋友,激起了他们的情感体验。
三、
绘本教学不能上成了“讲故事会”。 绘本教学也应该是阅读教学,还得姓“语”,所以林老师不是引导学生一味地读到底。而是潜心钻研教材,用心设计教学,教给阅读方法,适当地拓展语言训练点,注重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故事一开始,林老师就引导学生合作读故事,读完故事指导学生还得再看看图,说说哪儿有趣了?让文字变得浅显易懂了,这也是绘本的一大特点。学生纷纷谈到:大猩猩被踩了了一下又一下,也不说疼真有趣。有了这样详细的读字看图方法的指导,学生自然就掌握了这种阅读方法。其次,当学生谈到他们在一起很幸福时,林老师就问:“他们在一起还会玩些什么游戏呢?”勾起了学生的体验。故事读完后,林老师还拓展,问:“在他身边只有一个朋友吗?打开书找找他身边的朋友?”学生就发现他身边有很多朋友,甚至有一只小老鼠至始至终都陪着他。林老师又建议“你可以出出主意让他们交上朋友吗?”学生就纷纷建议,主动打招呼等等,不需要太多的讲解,学生在教大猩猩交朋友的过程中,懂得了要善于发现朋友,积极主动地交朋友,学会关心,爱护身边的朋友,让自己的生活充满乐趣,幸福。这样巧妙的问题设计让思想教育真正润物细无声。最后林老师还向学生们推荐了一些有趣的绘本。让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让阅读成了学生自觉的行为。这也是我们的教学目的。
听罢这节课,我很感动,被作者笔下这个渴求朋友,珍爱朋友的大猩猩所感动,被大猩猩与咪咪这段开心的时光所感动,也被老师和学生投入的阅读所感动。真应该建议,在一年级的课本中,增加点绘本教学内容,这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自然就增强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