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弃·摒弃·摈弃”辨析
◇ 子
贤
“屏”、“摒”、“摈”在与“弃”组合所构成的三个词中,它们的读音都各不相同,分别是“屏(bǐng)弃”、“摒(bìng)弃”、“摈(bìn)弃”。这三个词中的“屏”、“摒”、“摈”在意义上有同有异。“屏”、“摒”都含有排除、去除之义
屏弃:表示舍弃、除去,又作“摒弃”。多用于较抽象的事物,较少用于人或具体事物。例如:(1)他终于屏弃杂念,专心致志地做起了实验。(2)对一个事物的认识,要屏弃诸多假象,才能看到它的本质。
摒弃: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者为了一己私欲可以抛弃对自己曾经有用的东西,不念及旧情,形容一个人冷酷无情。也形容思想上的抛弃、丢弃。《现代汉语词典》对“屏弃”词条释为“摒弃”,而对“摒弃”词条则释为“舍弃”。可见“屏弃”与“摒弃”是等义词的关系。把“屏”之排除义与该处原文语境结合起来看,“屏弃了传统火锅的油烟、油腻”就是指除去了传统火锅的油烟、油腻。因此,“屏弃”一词的用法并无不妥之处。
至于“摈弃”,词义所指为抛弃,多用于人和具体事物。例如:(1)高压高温试验是为了使这种物质摈弃杂质。(2)你们的感情一直很好,他不会摈弃你的。
再来看他们在古代汉语中的一些用法:
首先看“屏”,《诗·大雅·皇矣》:“作之屏之,其菑其翳。”陆德明释文:“屏,除也。”诸葛亮《临终遗表》:“屏黜谗奸,以厚风俗。”其次看“摒”,《广雅·释诂》:“摒,除也。”王念孙疏证:“摒,字通作屏。”可见“摒”通“屏”,义同。而“摈”除了排除义,还含有抛弃义。《集韵·稕韵》:“摈,弃也。”《史记·主父偃传》:“齐诸儒生相与排摈,不容于齐。”恽代英《狱中诗》:“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汉代刘向《列女传·齐孤逐女》:“妾三逐于乡,五逐于里,孤无父母,摈弃于野,无所容止。”峻青《黎明的河边·血衣》:“看到这一切,李老头子摈弃了他那迷信的思想,再不幻想什么天雷了。”可见,“摈弃”在词义的轻重程度上要重于“屏弃”,在词义的侧重点上两者也有差别。当然,如果非得把原文中的“屏弃”改成“摈弃”,也不是不可,只不过语义也会随之变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