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课题研究方案
(2009-09-03 16:31:46)
标签:
杂谈 |
分类: 论文、课题 |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现和理解。”根据升级考试情况分析,我班学生在阅读类型的题目里失分相当严重,一部分学生根本不会阅读,甚至“懒于”或“怕于”阅读,至使很简单的题也出错频频。学生阅读能力的薄弱成为制约学生语文成绩提高的瓶颈,更是制约着学生自身素养地提高。对每位学生的一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而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每位语文教育者必须面对的课题。于是我在上学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基础上我提出此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此课题研究,从教师与学生的双边角度考虑,具备以下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
2、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
语文的积极性。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思维能力。
4、有利于培养师生之间的合作、探究精神。
5、有利于提高教师对语文阅读方法的指导能力。
6、有利于拓展学生和教师的知识视野,将课堂和其他的教育资源联系在一起,使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教育作用。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本课题实验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中既包括教学的主渠道——课堂,也包括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因此,本课题实验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课程目标为依据,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创新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开放教学模式,运用有效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3、 加强课内和课外阅读的指导,扩大学生的视野,做到读写结合,读中学写,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二阶段:创设浓郁的校园读书氛围。
第三阶段:结合“开放式教学模式”进行方法指导。
第四阶段:学生结合方法进行阅读练习。
第五阶段:课题成果总结。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结合教材前边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其养成读书动笔的好习惯,通过勾勾画画,圈圈点点等符号来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
2、加强朗读训练,使其真正读懂作者的感情。
3、加大阅读量,通过课内外相结合,图书馆与网络相结合,书本与生活相结合等不同渠道进得阅读兴趣和方法培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储量。
4、课堂上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练习,教师做好示范、引导、指导等工作,教给学生方法。
5、合作练习,体验成功乐趣。
6、定期举行讲故事、谈感受、古诗吟诵、美文诵读、格言比拼、对联攻关、手抄报、等活动,激励学生敢讲,会讲,爱讲。
7、通过我当小老师活动来发现问题,继续改进。
二○○九年九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