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佛学佛遗教经 |
分类: 佛遗教经与现代生活 |
-----衍慈法师《佛遗教经与现代生活》
第二讲
乙 正宗分
二
梵语比丘二字意译为除馑,是福田之称,为众生作福田,除饥馑之苦。他有三种含义:即(一)乞士,(二)怖魔,(三)破恶。
(一)「乞士」,上乞法食以资法身慧命,下乞饮食以资肉身性命。佛制乞食,主要是修道人要放下,只持三衣一钵,两袖清风,现在的南传佛教,如在泰国、缅甸的出家人,大部份不但没有财物,寺院大多数不设厨房,今天乞食今天用,不留后有心。乞士亦包含应供之义。
(二)「怖魔」,内怖烦恼魔,外怖天魔。出家办道,严持戒律,断烦恼,超出三界得到解脱,魔王见了便生怖畏,因为三界内又少了魔子魔孙。怖魔亦有杀贼之义。
(三)「破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以破自恶;又不忘弘法利生,以破他恶。破恶亦有无生之义。
后一篇:真正的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