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本互动五步式课堂教学模式

(2014-07-08 08:34:16)

“生本互动五步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摘要:  实施领雁工程以来,我们倡导“以学活教、心动课堂”。在“新学习”核心理念的引领下,我们经过近三年时间的努力探索与实践,基本得出我校践行“新学习”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即“生本互动五步式”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我们关注学生与教师的思维及其过程,形成以学生为本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心动课堂”的核心过程:将课程内容转化为问题情景;由问题意识到分层解决问题;再到将问题探索结果进行归纳展评,在归纳展评中,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表达,让学习效果的分享成为学生思维的分享。最后我们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迁移检测,让课堂真正成为以学生为本,师生互动的“心动课堂”。

关键词:“新学习”理念    生本互动五步式   课堂模式

 

一、“生本互动五步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支撑

    我们提出“生本互动五步式”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基于以下教育理念的支撑,我们重视教学以学生为本,坚持师生思维互动,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倡导“以学活教,心动课堂”,达到两个境界“心随课动,课随心动”。

(一)教育家关于教学的理论观点

1、杜威:做中学。杜威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做”的过程,也是“经验”的过程。即所谓“从做中学”和“一切学习都来自经验”。这就是说,只有通过“做”才能获得经验,有了经验,也就有了知识,学到了东西。

2、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他说: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是在于教学,即学生学,教学的本质是学习。

3、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中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可以因此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二)领雁工程“新学习”主要理念观点。

      “以学活教,心动课堂”。其一, 以学活教的基本旨意在于揭示教是依据于学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不教或少教教是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的基本精神,其强调通过的行为来丰富和创新教师的行为,期望教师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学习进度、学习特点和规律等,灵活处理教材、活化学习情境、活跃课堂氛围、激活学生潜质,让学生充满活力地学习。在某种意义上讲,以学活教是对教师导学的传统理解的一种深刻反思,教师导学的背后实际上是教导学;而以学活教的背后则隐藏着学导教的基本理念,即才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因为教师在为什么教、教什么、如何教、如何评等方面的可能作为最终取决于学生及其,而那种不依据于学、不顾及学、不能打动学的往往是徒劳无益或收效甚微的。

 其二,心动课堂的基本旨意是要求借助教师的思维活动激发、调动、维持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而形成教学活动,其亦可称为思维课堂思维课堂的独特之处在于将传统课堂中静态而离散的教学目标、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要素以学生和教师为载体统整起来,其基本形式就是通过这些要素的相互作用、将这些要素转化为学生和教师的思维活动。再者,心动课堂的核心是将教育性经验(即课程内容)转化为探究问题,再将问题转化为学习情境;将情境转化为学生意识到的问题,再将学生意识到的问题转化为学生的问题解决行为;将问题解决结果的展示作为思维过程的展示,使学习效果的分享成为学生思维的共享。一般来讲,心动课堂是两个互有辩证关系的境界:心随课动、课随心动。

二、 “生本互动五步式”课堂教学模式中承载着“新学习”理念。

     江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长钟志贤教授认为:模式包括一个前提和两个要素。前提是模式要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两个要素:一是结构(要素之间的关系),二是过程(系统内部的动态过程)。可见模式是对结构过程进行建模,因此教学模式必然可以分为教学结构模式和教学过程模式,它们共同组成教学系统,形成教学功能,是教学系统的一体两面。我校“生本互动五步式”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中介,它为领雁工程提出的“新学习“教学理论走向教学实践打开了通道,提供了载体。因此我们结合教学模式的两个要素提出了学校”生本互动五步式“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这个模式我们将“新学习”理念付诸实践于课堂教学中。

三、“生本互动五步式”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要素

(一)横向解剖:教师、教材(教育性经验)课程内容、学生、学习条件。

在“以学活教”中指出,其中的“学”主要指学生及其学习条件,学习模式,学习方法,学习结果。这大都属于课堂教学中的横向解剖内容,我们在“生本互动五步”课堂教学模式中得以实施。

(二)纵向解剖:教学环节、教学顺序,这两个要素影响着时间的分配。

     在“以学活教”中提出,动词性的“教”是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过程和行为(即教学环节),同时在教学实施中要重视“活”即教学顺序上要具有“创新”、“解放”、“松绑”之意。所以纵向的结构要素非常重要,是一个灵动的过程。我们的新课堂模式就重视这个基本精神,即以学生为本,记住“教是依据于学”,“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不教或少教”,“教是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从而合理的分配教学时间来纵向推动课堂的实施。

四、实施生本互动五步式教学模式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教学过程的主题,通过学生自己的主动参与和实现主体的发展。教师的职责是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互助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创造充满激情的课堂教学气氛。

(二)开放性原则

     互动式课堂教学只有在开放的教学空间中才有发挥的余地。因此互动式课堂教学必须实现:1、学生在课堂上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的;2、教学内容既不居于教材,也不拘泥于教师的知识视野,包括权威教师的所谓标准答案等;3、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开放性思维训练,不能轻率地否定学生的探索。

(三)问题性原则

     问题即思维,疑问能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教材为凭据,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新知识。体现:1、教师在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上,一定要注意新颖与层次性,问题要有思考价值和可探索的余地。2、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思维的结果,更要重视思维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策略3、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课堂上一定要有创设问题的环境,容忍学生幼稚的甚至荒唐的想法,使学生逐步做到想问、敢问、和善问。

(四)创新性原则

   用创新的方式处理问题,以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1、选择多种结论的问题,思维的多项性。2、注重求同存异,尤其在变通上下工夫。3、激励学生大胆运用假设,对一个问题的合理假设越多,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

(五)激励性原则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教师区寻找学生的长处提供了理论基础。评价激励,是生本互动式学习的动力因素。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见解,并从不同的角度给与积极的肯定和表扬,以充分调动学生互动交流的积极性。

五、“生本互动五步式”课堂教学模式结构与操作程序

(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感知——理解——巩固——运用

(二)我校生本互动5步式课堂教学模式结构:

     我校提出的“生本互动五步式”课堂教学模式是: 1、激趣导入(约3分钟) 2、分层质疑(约5分钟) 3、互动探索(约15分钟) 4、归纳展评(约7分钟)5、迁移检测(约10分钟)。下面是我校“生本互动步式”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操作程序:

课前的准备

1.激趣导入(约3分钟)

2.分层质疑(约5分钟)

3.互动探索(约15分钟)

4.归纳展评(约7分钟)

5.迁移检测(约10分钟)

教师

根据学情、教材、教学目标和教师个体再进行集体备课设计教案,课程资源的准备

抓住教材主题(目标),结合学生实际与生活经验,尽量有趣导入本节教学学习的内容

将课堂教学中的内容转化为探究问题情景冲突,或问题情景串,让问题呈现与目标达成具有递进性、层次性。

教师巡视指导,提示、起协作者,画龙点睛的作用。     其中分层质疑与互动探索相辅相成

教师就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梳理,引导学生共同概括,提炼归纳达成教学目标。及时评价小组。

根据学生本节课学习情况,选择性的选用编制的反馈练习,延伸拓展训练,具有层次性的练习。

学生

教师提前告知预习要求,学具准备等情况

在愉悦的知识回忆中,确认原认知结构,确定本节教学目标或主题

学生能明白问题情景转化的问题,能在问题中获取新知探索的目标取向、有主动探求的欲望

学生主动体验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探究,不断思辨、感悟,培养合作意识,提升境界,拓宽胸怀。

学生上展示台或在小组中将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交流、小组汇报,组与组间建立共识,分享思维。

知识目标建构梳理,进行知识的巩固运用、迁移训练。

课前

课中

课后

六、务实教研活动,为实施“生本互动五步式”课堂教学模式作保障

     我校为了让教学过程更加扎实,提出教研20字方针:“教研要深,课堂要动,教学要活,作业要精,实践要真”。切实推行“8步骤教研法”来巩固落实“生本互动五步式”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做法是:1、个体教学设计(每个教师自己教学设计)2分组备课设计(周三集中整优个体教案)3上课实践教案(先在一个班级上课实践)4课后反思改进(组内集中研讨改进教案)5反思教案续上(换班级同课题上课实践)6小组小结汇总(组内对比修订教学设计)7、收集教案课件(组内整合重要课题资源);8、形成课程资源(课件教案资源上报校资源库)。

七、评价为导向,促进“生本互动五步式“课堂教学模式的落实。

为了落实“新学习”理念,促进我校“生本互动五步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我们也制定了相应的课堂教学评价办法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指标

考察点

标准

评价要素

权重

学生

70%

教师

30%

小计

与知识体系的联系;知识形成过程;重难点的解决

学生被新知识吸引

 

导入基于原知识、原技能,明确提出学习目标与学生分享。

 

2

 

目标达成的路径清晰,时间分配合理,有充分巩固时间。

 

4

 

使用问题引领,设计系列问题解决重难点。

 

5

 

重视生活与文本的联系,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3

3

 

采用学生普遍适应的、能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方法

学生主

动参与

在教学节点设计开放、探究式问题;问题清晰,激发学生思维。

3

3

 

给学生更多的表达、提问、反馈、讨论、练习机会。

6

2

 

学生大胆表达自己意见,不仅说出结论,而且乐于说出得出结论的过程。

8

 

 

善于设计由简单到复杂的分层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

 

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有效组织课堂活动。师生互动、学生合作、参与面广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开展小组和集体讨论、辩论、展示等形式的学生合作学习活动。

9

 

 

善于用简单问题点拨,参与学生的活动。

4

2

 

学生主动交流,勇于提出探究、质疑的问题;有困难时主动争取同伴帮助;能总结小组学习的过程。

9

 

 

学生活动的参与面广。

4

 

 

教师精神饱满,关注每个学生;学生乐于学习,积极思维

学生感受到收获的愉悦

对学生抱有适切的期望;赏识学生的探索与质疑,鼓励学生每一点进步。

4

3

 

给有困难学生表达意见的机会,用接近他认知水平的问题点拨,使他分享成功。

6

1

 

学生精神饱满,渴望成功,都能感受到收获的愉悦。

4

 

 

完成学习目标与实现指标

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大多数学生有讨论、表达的机会;能正确回答教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课堂练习的正确率高。

10

 

 

其它方面有特殊意义的表现

教学中的特殊方法;教与学中的特殊表现。(记录)

 

 

 

定性定量评价

 

 

 

 

    等级评定:91-100优秀; 80—90 良好;  60-79合格; 60以下待合格。

 

参考文献:

[1] 汪明帅.  读一点教育史[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

[2]重庆市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项目手册.重庆市教育评估院,上海方略教育培训中心.2013.

[3] 郭思乐.  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4] 程晓樵.课堂互动中的机会均等[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5]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J].教育研究,200210.

[6] 沈玉顺.课堂评价[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