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老枪/文】
10月28日,一点资讯对外正式宣布,小米副总裁,原新浪网总编辑,陈彤将出任一点资讯总裁,同时兼任凤凰网联席总裁。
稍后,小米公司以“小米公司发言人”名义通过微博确认此消息。小米对此次人事重大变动的表述关键词是“委派”:“小米生态链企业一点资讯董事会商议决定,小米委派陈彤先生担任一点资讯总裁,同时将继续代表小米担任董事。”
一点资讯的第一大股东为凤凰网,小米及雷军领衔的顺为基金为第二大股东,占股30%。此前,陈彤已是小米委派在一点资讯的董事。因此,小米这一表态从逻辑上说还算顺遂。这一表态届也得到了凤凰网CEO刘爽的响应,后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陈彤来一点资讯是代表小米,也是雷军首肯的”。由此可见,与通常互联网业重要标杆性人物离职,常常引起业内风波与互撕不同,在陈彤此次重大职业转换上,当事几方都在朝着避免纷争力求多赢方向努力。这其中,当事机构双方的资本关联固然是主因,但陈彤个人的江湖地位与处理种种棘手关系的能力,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毋庸置疑,在中文互联网门户时代新闻与内容的拓荒期、成长期与成熟期,陈彤是一以贯之的里程碑式人物。并且,在同时代互联网业该方面,没有能与之比肩者。2005年,他与人合作出版的《新浪之道:门户网站新闻频道的运营》一书,是门户时代互联网新闻运作、运营成熟期的标志之作,是对互联网新闻从架构到具体操作的全方位系统总结与定义。即使到今天,其中的基本原则与原理,仍是各新闻网站运作所遵从的基础。
但他的价值与贡献,并不仅在互联网新闻方面,更在通过新浪对互联网新闻领先地位的确定,积累了最广泛的媒体、政府、专业人士、社会知名人士等资源,然后,把这些资源彻底转化为用户生产内容时代成功的资本。在门户新闻方面,新浪领先于搜狐、网易与腾讯,但也只是领先,并没有垄断。整个门户新闻的格局,还是新浪一马当先,其他各家并存的态势。而到了博客、微博时代,新浪则完全处于垄断地位。在博客时代,其他各家的博客基本成了点缀。进入微博时代,经过暂短的竞争,新浪微博成为惟一存在与赢家。应该说与门户新闻方面相比,在这方面,陈彤的价值一直在被低估。
在经历了两年小米主管视频内容合作副总裁工作之后,陈彤重新回到互联网内容一线,是否能再次搅动起互联网内容方面的波澜,是现在业内都关心的问题。不可否认,怀疑声音还是比较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基于移动时代的互联网内容行业,与PC门户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本质变化:社交媒体成为人们获取内容的最主要渠道;自媒体的兴盛与传统媒体的衰败在改写内容生产与供给格局;新闻客户端正在替代PC时代的门户新闻模式与地位,而客户端又在以算法推荐模式替代人工编辑与推荐模式......
总之,回归内容一线的陈彤,面对的似乎并不是一个他曾经驾轻就熟的业态。挑战之大,客观存在。
不过,在看到这些变化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从本质上说,在移动时代,人们对于内容的需求量与获取量,比门户时代大为增长;内容的传播渠道与两年前陈彤离开新浪时并没有发生变化,依然是门户 客户端 微博 微信模式;而自媒体在供给方面更多取代的是传统媒体的观点产出与供给功能,而非新闻与资讯生产、供给功能;以算法推荐为主的客户端模式,也正在暴露出其不可避免的弱点---内容质量低级化等。在经历了几年近于无序的各方面竞争与变化后,对于内容质量要求这一受众本质需求,在变得越来越重要。并且,这种需求的出现,不仅在于受众本身需求的变化与升级,也在于监管体系对此越来越迫切而严厉的要求。
从这些意义上讲,陈彤回归内容一线,应算恰得其时。对他而言,将纯熟的网络新闻运作理念与管理模式运用于客户端、把各种不同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与利用、对人工编辑与算法推荐的深度结合模式再探索等等,都是在新的平台上可发力所在。当然,在内容供给与获取更多元化的今天,无论他个人还是服务的新平台,想重现当年门户时代新浪曾经的辉煌,已是不可完成任务难以实现的目标。但如果他自己和他所处的新平台,都自己定个“小目标”,在新的业态环境下再有一番作为,还是可期的。
谈陈彤,不得不谈他个人一些风格特点,否则,便难以更好地理解他何以在互联网新闻方面能取得那样的江湖地位与成就。而谈一个人的风格特点,又不得不讲讲亲见亲历。这很危险,极易被认为是写文章者以“我的朋友克林顿”的手法借名人卖自己。不过,好在兄弟我用的是没什么人知道的笔名,并且也从不指着写字吃饭。所谓网络后面是条狗也没人知道,就试着稍谈一点。
与多数擅于新闻与内容运作、管理者通常给人的或文或讷风格特征不同,陈彤有江湖豪客式风格,又不乏某种都市匪气。为人爽快,好交友,乐助人。十多年前,新浪当时还在万泉河的小楼里。一次,我当时代表的机构与新浪间的合作有点问题,我便约他见面谈,地点在新浪附近的一餐馆,边吃午饭边谈事。因为两人都不是婉约派,又各自有自己的立场,谈着谈着就崩了,并互不相让。凑合着把饭吃完,他先我后,出了餐馆。一出餐馆,他话也不说,自己大步流星只管走自己的,我见状索性按自己的节奏走。谁也不理谁,距离越拉越大。这难为了他的助理,一会跑前面追上他劝,一会又跑后面劝我。最后,急得助理对我说,您看,新浪合作媒体近千家,就是他一天和一个媒体吃饭,也得吃三年。可您一说有事,他马上就和您吃饭,真的绝对够重视你们了。咱们还是回我们公司,你们接着说,有话都好好说。我当时也在气头上,没听劝,就直接走人了,没再和他谈。但后来,我们间的问题他还是解决了。而随后这十多年,我虽然换了服务机构,他这两年也换了服务机构,但一直都保持着联系,虽然谈不上关系多密切,却有事情找他帮忙时,只要能帮,他一定会帮。
在我看来,正是他这种风格特点,使他在主持新浪内容工作时,为新浪的发展建立和积累了大量关系与人脉资源。他的这种风格特点,也是帮助他和新浪在当年门户间激烈竞争中彻底胜出的一个不可或缺因素。要知道,在互联网新闻的拓荒期与初长期,正是传统媒体的黄金鼎盛如日中天期。互联网远没今天统治一切的地位,而是活在传统媒体的阴影中。如果没有些江湖豪气甚至带点匪气,是很难闯荡江湖为自己打出一片辉煌天地的。
作为一个旁观者看,对陈彤的过往言,未能全盘掌舵操盘一个平台,或许是个遗憾,这使得他无法把自己的想法与理念完全去施实。此次出任一点资讯总裁,对于平台的掌控能力,显然高于以往。这既是机会也是挑战,祝他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