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那话儿:看不懂的学而思多品牌战略

标签:
品牌教育 |
分类: 营销那话儿 |
5月15日,学而思集团召开“多品牌战略启动会”,正式对外发布旗下七个子品牌:学而思理科、乐加乐英语、东学堂语文、智康1对1、摩比思维馆、学而思网校、E度教育网,会上同时发布了学而思集团即将更名的消息。
学而思集团更名后,正式明确多品牌发展战略,培优事业部下面分管三个品牌:
学而思、乐加乐、东学堂。其他四个事业部保持不变。这样,该集团旗下目前共有七个子品牌,分别是:学而思、乐加乐、东学堂、智康1对1、学而思网校、摩比思维馆、E度教育网。
学而思原本作为其公司品牌,在中小学领域积累比较不错的品牌资产。对于此前的学而思业务,基本上利用较强势的母品牌作为背书,推广其多个业务单元的子品牌。但是学而思作为母品牌在推广这些子品牌时起到了多大的效应外界并不清楚,这需要准确的财务数字来衡量。但是,透过此次非常大的品牌战略变更来看,很可能是原有的母品牌背书的策略并不足够有效,否则难以想象学而思集团会放弃其母品牌。
当让,更令人不解的是学而思集团居然把公司母品牌进行了变更,并把原有的母品牌学而思变更为一个业务子品牌。同时,他们还把学而思网校的品牌继续保留,相当于把原来基于母品牌延伸的业务子品牌变成了基于现有业务子品牌延伸的业务“孙”品牌,而矛盾的却是这两个业务单元却是并列关系,不是从属关系。这种变更模式世所罕见,在我的记忆中无法一下厘清是否有同样操作成功的案例。
很多人包括学而思自己把自身这次品牌战略变更类比为宝洁的多品牌战略,这显然是不恰当的。首先,P&G宝洁自面世以来,没有变更过公司母品牌;其次,从其一开始第一款产品“象牙肥皂”开始,P&G就一直是母品牌背书的方式,也从来没有成为过业务品牌。
从外部看,猜测学而思此次品牌战略发布大体的原因可能是:其一,原有学而思品牌对新业务线帮助不大;其二,聚焦培优业务,把强势母品牌资产注入其中,当然也包括学而思网校;其三,原有强势的业务品牌E度等本就不需要学而思母品牌的支撑,改不改对其影响不大;其四,其他新兴的几个业务单元脱离了原有学而思母品牌支撑后,有可能业务边缘化处理。
最费思量的是,学而思集团新变更的新集团名称是什么?为什么不同时发布?改名也要玩悬念、玩饥饿营销吗?未来新集团母品牌还会作为所有业务品牌的背书吗?变更后的前学而思集团业务会发展的更好吗?
这一切答案都有待未来揭晓……
——————————————————————————————————————————————————
鄙人的微信公众号:营销那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