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2011-09-29 17:07:11)
标签:

休闲


    记得学生时代,就喜欢看蔡志忠先生的漫画,风格和老然博客的头像很相像。未曾想,现,在微博里又看到了先生生沉淀哲思的图文漫画,虽然风格已变,依然喜欢。蔡先生的漫画题文“罪当然要现世报, 死后谁知道神有没有空审理?似乎也在为因果报应纠结……因此想到了司马迁司马大人的纠结: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这是司马大人在《伯夷叔齐列传》中对天道发出的质疑。说天道没有偏私,总是经常帮助好人。可是像伯夷、叔齐这样的好人,他们如此地积累仁德,保持高洁的品行,却终于饿死!盗跖成天杀无辜的人,烤人的心肝当肉吃,凶残放纵,聚集党徒几千人在天下横行,竟然长寿而终。这是遵循的什么道呢?至于说到近代,那些不走正路、专门违法犯禁的人,却能终生安逸享乐,过着富裕优厚的生活,世世代代都不断绝。而有的人,选好地方才肯迈步,适宜的机会才肯说话,走路,不敢经由小路,不是公正的事决不发愤去做,像这样小心审慎而遭祸灾的人,数都数不过来。令司马大人深感困惑不解啊。司马大人不禁仰天长叹:倘若有所谓天道,那么这是天道呢,不是天道呢?

《伯夷叔齐列传》是《史记》所有篇目中,司马大人生发议论最多的篇目,与其说是在为兄弟二人立传,毋宁说,是以此来浇自己心中的块垒。忠心耿耿,正直无私的司马大人,只因,为忠勇的李陵说句公道话,就被所谓的圣君处以奇耻大辱的酷刑,他怎能不怨?由此,司马大人从叔齐伯夷的《采薇歌》: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提出自己的感愤:由此观之,怨邪非邪?是呀,叔齐伯夷兄弟在饿死的那一刻,是怨呢,还是不怨?

这也是自问哈!司马大人在本传的开篇即引用孔子的话:伯夷、叔齐不记以往的仇恨,因而怨恨也就少了。”“他们追求仁德,就得到了仁德,又有什么怨恨呢?可是司马大人又接着说,我对伯夷的意志深表同情,看到他们未被经书载录的遗诗,又感到很诧异。诧异的是,二位仁兄,还是有怨辞流传于世的,即便仁贤如此者,对不公,对不仁不义,依然要怨。难得的是,知道了这些,知道了,善良、付出不一定就会有回报,司马大人依然不改初衷,坚持着自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通晓了天理人道,发出了心中的怨恨,依然坚持了自己的初衷。这,就是伟人的襟抱。让平凡的我,每每想来,总有点点星星躲不开眼眸。

所以平凡,渺小如我者,更不必为自己的失言,为自己的被人不理解,为自己所受的委屈而发出的怨言,而自责。我们是凡人,有着凡人的喜怒哀乐,有怨,就要表达,有恨,不必掖着……只要不被不良情绪所控制,从而失去内心的平静,我以为没有什么不可以……当然,如果能修养到万事不为所动,淡然到坐禅的境界,则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秋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