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2.att.hudong.com/06/83/01200000012881116938318654806.jpg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的这首《七步诗》赚取了几乎所有读诗者的同情,加剧了对其兄曹丕的“阴狠冷酷无情”的定位!一直以来我也遵从流俗的看法,尤其是《三国演义》的演绎,认为曹丕是一个“不学无术,阴险深沉的小人”,直到读了叶嘉莹先生的《说汉魏六朝诗》后,才觉得这是一个不中肯的认识,可见,人人都说是,也未必是。
据《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为诗,文帝听后“面有惭色”……自然,此诗就成了文帝曹丕嫉贤妒能,残忍迫害手足的最好证明。但是,文帝曹丕能够与这样才思敏捷、绝顶聪明的弟弟争夺帝位而成功,其智慧才略可见一斑,他有必要耍这样的小手腕来显示自己的愚蠢吗?所以在看了叶嘉莹的文章后,我宁愿推翻自己以前的看法,相信叶嘉莹先生的推论:“即使要杀死曹植,也会用别的办法,而不会用这样的笨办法。即使真有这件事,我以为那不过是和自己的弟弟开玩笑,试试自己弟弟的才学而已。”是的这件事是不是真实还很难断定,因为《世说新语》毕竟不是历史书籍,且曹植此诗,与他的文风相去也甚远!再说,如果曹丕真想杀曹植,真的那么冷酷阴狠,又何以会惭愧感动?
就如一篇文章所言“不论什么原因使他没有杀曹植,至少曹植在曹丕当政的时期没有遭到曹丕的政治屠杀,曹丕死后曹植还多活了四年,这说明曹丕多少还是一个有人性的帝王.而自古帝王之家是没有多少亲情可言的,权力往往是人变的冷酷无情,帝王之家父子相残也不少见,更何况唐太宗明成祖这样的明君都曾杀过自己的兄弟,曹丕在当权后能给其弟留活口,已是难能可贵了。”
就其诗文而言,的确是具有天才文人超乎常人的感受力,是从肺腑流出的感言,无仁爱而善感的心性,也难以有这样的言辞,今天之所以啰嗦多言,也是因为喜欢其文字中所传达出的那种越咀嚼越能感动于心的,那如缓缓的清风,沁入心脾的美妙感觉!
曹丕的诗文中所传达的那种人情味是极其浓厚的,这绝不是矫情造作!如他的《感离赋》:建安十六年,上西征,余居守,老母诸弟皆从,不胜思慕,乃作赋曰:“秋风动兮天气凉,居常不快兮中心伤。出北园兮旁徨,望众墓兮成行。柯条憯兮无色,绿草变兮萎黄。感微霜兮零落,随风雨兮飞扬。日薄暮兮无悰,思不衰兮愈多。招延伫兮良从,忽踟蹰兮忘家。”这是曹操出征曹丕独自留守所写的对父母兄弟的思念之情,这岂是《三国演义》中那个“薄情寡义、不学无术”的小人能为之者?他的《短歌行》对去世后的曹操的哀悼也是颇能打动人心的,对其族弟夭亡的《悼夭赋》及为其小弟弟曹舒写的耒文都是极其感人心者的篇章。还有他对“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死后留下的妻子儿女时常周济探望,并作《寡妇赋》寄予同情。作为天子的他看到淋雨伤稼就写了《愁霖赋》;看到雨过天晴就写了《喜霁赋》……难道这些都是政治作秀?想必想做秀的政治家有之,却难有曹丕之丰富的情感,和真挚的文字,岂能随便秀之?
因此刘勰曰:“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之谓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子桓虑详而力援,故不竞于先鸣。而乐府清越,《典论》辩要,选用短长,亦无懵焉。但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未为笃论也。”
在刘勰看来,曹丕的才气实在是不在曹植之下的的,是极具文学禀赋的人,就是因为曹丕做了天子,而贬低了他的诗,因为曹植在政治上的诗意而抬高了他的诗。这也是中国人善施同情心的结果。明末大儒王夫之在其《姜斋诗话》中写道:“曹子建铺排整饰,立阶级以赚人升堂,用此致诸趋赴之客,容易成名,伸纸挥毫,
雷同一律。子桓精思逸韵,以绝人攀跻,故人不乐从,反为所掩。子建以是压倒阿兄, 夺其名誉。 实则子桓天才骏发, 岂子建所能压倒耶?
还有一段说: 曹子建之于子桓,有仙凡之隔,
而人称子建,不知有子桓,俗论大抵如此。”王夫之说,曹子桓和曹子建相比,那简直一个是神仙,一个是凡人。但人们为什么只知有曹子建呢?那是由于世俗的人不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不肯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不肯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而只知道人云亦云的缘故。
现代学者郭沫若在其《论曹植》中语:“认真说,曹子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一大半是封建意识凑成了他。人们要忠君,故痛恨曹操和曹丕,因而也就集同情于失宠的曹植。但尽管道学先生们要替曹植粉饰,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却认定他是一位才子,而他的诗文对于后人的影响,也已经早成为过去了。有趣的是那首疑信难决的《七步诗》倒依然脍炙人口,且成了一个有名的典实。”
最后还想借历史之口对曹丕作一小评。陈寿《三国志》曰:“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说曹丕如果再加把劲,就跟古代的贤主差不多了!
以上仅是个人兴之所至之言,不当之处,还望方家指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