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集体备课狐假虎威

(2011-03-10 15:55:35)
标签:

杂谈

《狐假虎威》备课资源

教材分析: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取自《战国策》,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没有本领。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

精选资源一:      
      教学过程:

      一﹑头饰展示,设置悬念
      出示狐狸和老虎的头饰,让学生说说它们是什么动物。
      2.回忆以学课文《狐狸和乌鸦》,说说狐狸和老虎谁狡猾,谁凶恶。待学生明确狐狸狡猾、老虎凶恶之后,教师问学生,“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处相遇,你说谁厉害?”老师抓住时机设置悬念:可是有这么一个故事,讲狐狸和老虎碰在一起,老虎不但没吃掉狐狸,反而……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不通、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喜欢的地方要带上自己的情感,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丢字。
      2. 了解初读效果。通过认读生字卡片和指名读、师生评读、集体诵读等多种形式了解自读效果。
           三﹑表演迁移,开发潜能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多媒体出示,师引读:“在茂密的森林里……”
      2.思考:读了这一段你觉得老虎和狐狸谁厉害?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相机理解“窜”。
      3.指导朗读:在读写狐狸话时要读出害怕和紧张,而在读写老虎的话时要读出凶猛的气势。
      (二)学习二~五自然段
      1、狐狸被老虎吃了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狡猾)
      2、再读2—5小节,用笔划出表示狐狸狡猾的词和句子。(学生读书,划词)
      3、指名说(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说、狐狸说的话)
      (1)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是在干什么?(想办法对付老虎)(想鬼主意)谁能上台来表演一下?大家一起表演。
      (2)怎样说才是扯着嗓子说?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说?(为了让老虎害怕)
      (3)师领读两个词语(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
      4、 狐狸扯着嗓子说了几次话?(两次)
      (1)第一次说了什么?(卡片出示:你敢吃我?)
      ①狐狸这样问是什么意思?(你不敢吃我。)
      谁来学着狐狸说一说?(指名读,师评价)
      ②听狐狸这么一问,老虎是什么反应?(老虎一愣)老虎怎么说?(媒体出示:为什么不敢?)
      谁能一边说一边做动作?(指名表演)
      ③老虎一愣,说明什么?(老虎开始上当了。)
      ④哪两个小朋友愿意读狐狸和老虎的第一次对话?(指名读) (男女生分角色读。)
      (2)老虎还没有完全上当呢,狡猾的狐狸继续编造谎言,狐狸怎么说?(媒体出示: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有几句话?最后一句是什么标点?(!)
      大家来猜一猜,狐狸说这些话时语气会怎样,表情又会怎样?(不再紧张,有点得意了……)
      来比比,谁演的狐狸最狡猾,能蒙住老虎?(指名表情朗读第四节)
      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这个“蒙”字是什么意思?(骗)这时,老虎心里在想些什么?
      它相信狐狸的话吗?(有点相信,又有点不相信,这就叫做“半信半疑”,出示成语词卡朗读后贴于黑板。)
      5、分角色朗读2——5小节。(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三)、 学习课文6—8小节
      1、为了让老虎完全相信,狐狸摇了摇尾巴又想了个鬼主意,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后找到第六自然段读一读。
      指名读:想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媒体出示: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2、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请大家读读课文7-8自然段,用笔划出描写狐狸和老虎的词语。(学生读书,划词)
      现在你看到走在前面的狐狸怎么样?跟在后面的老虎呢?(学生回答后出示卡片: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分别贴在狐狸和老虎的图下)

      3、指名读描写狐狸的词,边读边做动作。齐读,做动作。
      4、指名读描写老虎的词,边读边做动作。齐读,做动作。
      5、 分组读描写狐狸和老虎的词,做动作。
      6、森林中的百兽看到狐狸都怎样?(感到纳闷)“纳闷”什么意思?为什么感到纳闷?(因为狐狸跟往常很不一样)往常的狐狸是什么样子?(鬼头鬼脑)
      7、 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指导读这句话:睁大眼睛,显出害怕的样子。) 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出示动画)
      8、 小朋友,森林中的百兽到底是被谁吓跑的呢?百兽们怕的是谁?
      9、 第八小节怎样读?(指名读)
      11、带头饰表演7—8小节
      12、采访老虎: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你心里怎么想的?(原来狐狸说的是真的。)
      采访狐狸:看到百兽撒腿就跑的样子,你心里怎么想的?(果然不出我所料)
      (四)、 学习第九自然段
      1、老虎被真的被蒙住了,受骗了,谁来告诉它真相。学生用自己的话对老虎说两句。
      2、课文是怎样写的?(媒体出示: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背景:威风凛凛的老虎图)齐读
      3、这句话概括成一个成语就是狐 假 虎 威”,(板书)理解“假”,即“借着”。

      4、小结:后来人们就把借着别人的威势吓唬别人的这种行为叫做“狐 假 虎威”。
           四﹑重视求异,培养创新
        1.师生谈话: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狐狸借着的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了,老虎也相信的狐狸的话,没敢吃他。那你们喜欢狐狸吗?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点拨,而后总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学聪明的狐狸用智慧与坏人作斗争,千万不要学狡猾的狐狸去骗人,这样才是人人喜欢的好孩子。

主备人表格式教案

让北二小电子教案教学设计

 

学科:语文      授课年级:2   设计人:刘云霞

 

章节名称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狐假虎威》

计划学时

2

 

学习内容分析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取自《战国策》,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没有本领。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

 

学习者分析

全文的语言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学生阅读和表演。面对这样一则寓言故事,要把指导学生读书与加强字词句的基本功连在一起

 

教学目标

1通过寓言知道成语的意思,对课文中的狐狸和老虎有自己的认识。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读自评、加动作读、师生比赛读、以唱促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感悟课文内容;最后的迁移运用更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锻炼。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重点:懂得“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说出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解决措施: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难点:

1对寓言故事,既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又要注意健康的价值取向。
2 对狐狸的做法有现代的独特见解。

解决措施:通过表演来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为他们提供足够的自主读书、独立探究的机会。

 

媒体内容与形式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课题导入

1、小朋友先来读读这个成语    

2、  读准生字(手指“威”)学生齐读(wēi)
知道是什么意思?

“假”是什么意思?
指名说。

5

由课题开始导入,简洁明了,既重视了识字的教学,又在识字的基础上理解了题意

 

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读找找。
找找哪个自然段直接告诉我们成语的意思?

2狐狸是怎样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1)学生自读。
(2)指名说,学生齐读这一自然段。(第9自然段)

(3)狐假虎威的“假”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15

从整体考虑,由课题导入,再让学生自主读文,通过在课文中找能表达课题意思的小节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大概的认识。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
2课文开始告诉我们老虎在森林里——(生:寻找食物。)

3、这时一个狐狸从老虎身边——(生:“窜”过。)

指名学生说说。

4指导朗读。

1“寻找”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老虎为什么找得那样着急呢?读读这个词语。

2知道“窜”是什么意思?
3你们从这个“窜”字你读懂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学生齐读

16

教师通过几个动词“寻找”、“窜”这些动词的理解点拨,引导学生学习了狐狸和老虎的第一回交锋

 

第二课时

 

学习课文

1、狐狸被老虎吃了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狡猾)
2、再读2—5小节,用笔划出表示狐狸狡猾的词和句子。
3、指名说(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说、狐狸说的话)

4狐狸扯着嗓子说了几次话?(两次)

5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请大家读读课文7-8自然段,用笔划出描写狐狸和老虎的词语。

 

 

思考:怎样说才是扯着嗓子说?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说?

学生读书,划词

老虎被真的被蒙住了,受骗了,谁来告诉它真相。

18

“撒腿就跑”请学生表演,结合生活实践说说,想像小动物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帮助理解小动物的被吓跑不是因为狐狸,而是因为狐狸的假虎之威

 

指导写字

1(1)出示:狐假虎威寻找违抗  吓跑  借着  爪子  百兽

(2)去拼音读单个字
2、这些字会读了,还要会写

课件出示:你们觉得哪个汉字比较好看。

师生交流:爪、胆、趟

 

学生写字

12

“爪”字的写字指导借助课件,以动画的形式,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了强调的目的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狐假虎威”这个小故事,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狐假虎威的现象呢?
     

感兴趣的同学,我们还可以多读一些成语小故事交流交流。

 

5

深化了主题,提升了学生的认识

 

教学设计

狐假虎威

  狐狸       老虎

神气活现  半信半疑

摇头摆尾  东张西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谁的本领大
后一篇:母亲的恩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