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幼儿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我们就不由自主的回想起晨间活动与早点之间、早点与教学活动之间、两个教学活动之间、户外活动与餐前活动之间,从这些环节来看,目前还都没有具体和规范的操作要求,只有纲要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中指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但是这些过渡环节,是每天都要进行的,首先不能缺少任何一个环节,我们要做到自然过渡而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秩序,不能混乱。其次要做到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减少等待,但是孩子们的能力有强有弱,能力强的孩子始终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任务,能力弱的孩子在不管情绪好坏的情况下都是要在老师的催促下完成的。我们有时候可以照顾到个体差异,可以先让能力弱的孩子先进行,或者是让能力强的孩子去帮助能力弱的孩子,这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但也不能一直都采用这种方法,能力越强孩子等待现象越普遍,那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能力强的孩子的等待现象还能使过渡环节自然和有序呢?
以下这些是我自己对这些问题的一些想法和解决方法,希望能得到大家的一些更好建议和探讨:
1、在这些环节过渡中,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手指操,供先完成的孩子练习或者是自由组合练习,等大部分幼儿完成后,我们可以一起进行,这样就能把孩子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也是为即将开始的教学活动做准备。
2、我们还可以每天提供不同的游戏或者是材料,提高孩子的新鲜感,也可以提供书籍和玩具,等大部分孩子完成后老师告知幼儿把书籍放在指定位置,在这期间最后的孩子也已经完成,我们就可以顺利进行第二环节。
3、在过渡环节中,我们还可以给孩子一个话题供孩子一起谈论,或者是让孩子复习学过的儿歌和数数练习,这样孩子就不用在等待了。
总之,环节过渡的解决方法有很多,我相信只要我们多思考、多实践、多反思,幼儿一日生活中过渡环节存在的问题或困惑也就会游刃而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