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一品,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青岛镇江路小学手球特色介绍
(2015-04-22 13:05:27)
标签:
育儿互动效能教育青岛市体育 |
分类: 校级动态 |
秉承“让每个童年洒满阳光,让每个生命自然成长”的办学理念,青岛镇江路小学在培养学生拥有高尚品德和广博知识的同时,一直致力于学生健美身心的塑造,在实践的过程中探索属于我们本校特点的阳光体育特色项目。
缘起
2011年3月份,因为机缘巧合,我校一名学生的爷爷,山东省资深手球教练于洪富教练提出义务到学校进行手球的训练与指导。于是,我们开始认识手球,并了解到它是综合篮球和足球特点发展起来的一种运动项目,它以高难的技术、灵活的战术和快速激烈的对抗场面吸引着广大观众。作为一个集体项目,它可以反映出一个团队的集体协作精神,和专心致志、不屈不挠、敢于拼搏的顽强精神。在欧洲,手球被称为“三大球”之一,受千百万球迷的追捧。鉴于它的特点和优势,我们经过研究,决定成立第一支学校男、女手球队。刚开始接触手球,队员不懂,也没有兴趣,于教练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带领学生边做游戏边进行训练,渐渐的,孩子们都喜欢上了手球。运球、传球、突破、射门……专业的手球动作,孩子们练习得有模有样。训练中,队员们流过泪、流过血、流过汗,但没有一个孩子退缩。连家长们都感到不可思议---孩子身上的娇气越来越少,锐气越来越多。
发展
2011年7月底至8月上旬,仅仅经过四个月的训练,学校男女两支手球队就在潍坊育华小学举行的“2011全国小学生手球锦标赛”中崭露头角,分别获得全国男子B组第六、女子B组亚军的成绩,全国其他代表队的教练们得知我们两支代表队训练的时间只有四个月,都啧啧称赞。
自此,我们每年都派队参加全国小学生手球锦标赛,我们的队伍也逐渐壮大, 2012年学校在原有的两支手球队伍的基础上,又分别组建了男、女手球二队。2013年,又组建了男、女手球三队。目前,学校手球队的孩子一共76人。从2013年起,我们暑假都会派四支队伍参加全国赛。并且在2013年 “励耘杯”全国小学生手球锦标赛中,在强手如云的来自全国各地50多支代表队中打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最终取得了男子甲组冠军、女子甲组季军、女子乙组季军、男子乙组第7名的骄人战绩。2014年,学校又派出了4支代表队参加在安徽凤阳举行的全国“体彩杯”小学生手球锦标赛并再获佳绩,参赛的四支代表队分别获得了男子B组第十二名,女子B组第九名、男子A组第八名,女子A组第十一名的成绩。
由于学校在手球方面的倾力付出,2013年5月被中国手球协会授予“中国手球协会手球传统学校”。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中心的领导专程到校授牌。
除了手球在全国赛事上的突出成绩,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手球也带动了我校其他体育项目的蓬勃发展。2012年,我校首次组队参赛的男子篮球队一举获得区第二名,全市第六名的好成绩,区运动会总成绩也达到了第五名,今年,我校由大部分手球队组成的运动员队伍更是以145分的总成绩斩获了区运动会的头名桂冠,仅垒球掷准一项我们就拿到了30余分。我们从成绩分析中发现,经过手球训练的孩子明显地在体能和技巧上优于同龄的孩子。而且更让我们高兴的是,手球也大大促进了孩子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仅以手球一队为例,25个孩子中,有4名市级三好学生,4名区级三好学生,学校7名大队委员中3人为手球队员,大部分都是品学兼优的孩子。另外,一些内向不善沟通交流的孩子在参与手球这项运动后,通过一次次比赛以及团队生活的锻炼,变得大方、开朗活泼了许多。可见,手球非但没有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反而促进了他们多种能力的发展。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将手球运动持之以恒发展下去的决心。
推广
首先,我们决定全面营造手球文化的氛围,将手球作为学校“1+x”项目发展中的1,让手球走进课堂,使每一位孩子能认识手球并爱上这项运动。
本着“以球促德、以球增智、以球健体、以球审美”的原则,经过大胆探索和实践,于2013年5月份,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面向社会推出了由资深教练及我校教师共同编纂而成的一套《魅力小手球》校本教材,这是目前全国正式出版发行的第一套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手球教材。这套教材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球管理中心副主任孟伟的大力赞赏并专门为此书作序。手曲棒垒中心的彭宁部长还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了我们的教材首发式。教材以“手球伴我成长”为主旨,结合学生年龄特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从活力学堂、动力驿站、魔力空间三方面进行手球课程的普及运动性教学,旨在引领学生走进“手球”,述说手球知识,了解手球文化,体验手球。
随后,学校将此项运动予以全面普及:
★学生齐做手球操:
学校艺术组和体育组联手创编了适合孩子们操练的阳光手球操,每日大课间,在节奏欢快的音乐声中,小小手球在孩子们的手中灵活的传接、运转,孩子们深深爱上了这个迷你小手球。
★举办手球文化节:
围绕手球这一项目,学校每年都会举办手球运动会。2013年我们成功举办了“阳光手球 跃动我心”首届校园手球节,低年级同学用小小的画笔和纯净的童心,描绘五彩缤纷的手球梦想;中年级同学让学生走进“手球”, 话“手球”史,了解手球文化,述说手球知识;高年级同学用自己的笔、用镜头记录手球节的难忘时刻,畅谈比赛体验。今年我们的手球节以“小手球与大世界”为主题,各班围绕手球在世界各国的起源与发展展开研究性学习,并在运动会开幕式上进行集中展示和汇报,可谓精彩纷呈。手球节中,年级间还会进行手球对抗比赛,使很多孩子得以参与进来,享受手球比赛的乐趣。
★手球扎根在课堂:
“手球”系列活动为学科的发展、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发展的平台。为了将手球进一步纳入课堂,使手球校本课程得以落实和实施。在体育教研员张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首先确立了研究主题,即:“互动效能教学法”在手球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两位我们本校培养成长起来的手球教练周越老师面向中低年级学生以《手球移动传接球》的健身教育模式为研究点,培养学生的移动速度和高质量传接球的能力;王鑫老师则面向高年级学生以《四人间的配合与突破》进行运动教育模式下的研究。课堂尝试通过任务单的形式,定制角色分工,由手球队的孩子担任小老师,带着组内成员了解技术要领,进行操练,老师则在巡视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示范、点拨、指导,如此,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极大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主动自觉性。手球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孩子们爱上手球也爱上了每一节体育课。
同时,体育组老师还配合着校本教材录制了系列微课,让更多的孩子回家也可以通过微课的学习进一步操练动作,掌握要领,自主练习。手球进课堂得以全面落实和推进。
★手球拓宽大视野:
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加强与各地的手球文化与技术的交流,受香港手球总会的邀请,2012年1月,学校派出男女两支代表队赴港参加“香港青少年手球邀请赛”,分别获得男子手球亚军、女子手球季军的好成绩。2013年7月,我校男子手球队代表中国小学男队赴瑞典哥德堡参加Partille杯手球交流比赛活动,这也是中国手球协会首次选择青岛市的小学生参加国际手球交流赛事。比赛中,面对不同国家的对手,我们的小队员们敢打敢拼,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去,在小组赛和淘汰赛中分别战胜了冰岛、挪威、比利时三支代表队。最终,孩子们在比赛中赛出了风格,进入世界16强,创造了中国代表队参加“Partille Cup”的最好成绩。今年暑期,学校也计划带学生赴丹麦参加在那里举办的青少年国际手球赛,以加强学校手球与国际的交流沟通。
有人说,手球是为健康、快乐而诞生的运动。它运动特点鲜明, 集跑、跳、投为一体,有速度、有力量的要求,比赛中要在瞬间观察中做出反应,在竞争中更需不畏强手、勇猛顽强。同时它又是一个重在合作、重在团结的集体项目,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宽容开放的心胸。手球球小门大,进球相对容易,这更容易让儿童产生成就感、增强自信。所以这项运动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有幸选择了它,而且如今看到它全面开花结果,带动了学校整体的跨越式发展,也倍感欣慰。如今,手球已经成为我校的一张亮丽名片,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当然,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困惑,比如: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担心孩子在运动中受伤害,所以尽管看到并接纳学校的这一特色项目,但却不愿把孩子送进手球队做强化训练,或者因为牵扯精力过多,家长给孩子报的兴趣特长过多,导致一些有运动天赋的孩子分身乏术,不能加入;再就是由于师资的问题,我们的老师毕竟不是专业的教练,梯队训练难免不系统,不专业,孩子成长发展不均,所以我们的梯队建设也会遇到麻烦和尴尬。以上是我校在手球方面所做的一点点尝试,恳请各位领导 和老师给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