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谈谈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困惑
(2011-08-05 06:29:39)
标签:
韩国宋体音乐审美小组合作音乐课体育 |
分类: 培训资料 |
请谈谈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困惑
精房间3 #1130章丘市枣园街道办事处枣园中学李静[20:12]回复(4)
各位专 家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一名中学音乐老师。由于学生的课每天都排的满满的,所以像特长生辅导、合唱训练等一般都利用中午时间。学生还要吃午饭,往往不能按时参加,训练时间不能保证,加上学生疲劳,学习效果也不是很好。怎样才能提高中午训练的学习效果?
精房间1 #5494昌邑市柳疃镇柳疃初级中学徐新伟[20:10]回复(17)
韩国,儒教的影响国,国人一致公投在学校教育中一定要存在体罚,并立法规定惩罚的尺度,以教育犯错的学生。观影视中的韩国孩子大都谦恭有礼、尊师重道。而我国,儒教的发源地,对屡教屡犯的孩子则束手无策,体罚孩子则被孩子或其父母上告或殴打,学校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还站在孩子一方,令人心寒,以至于出现对问题学生漠然置之的现象,从而致其更加肆无忌惮,公然顶撞、辱骂甚至殴打教师。这种恶性循环不知是教育的进步还是后退,令人深思。
精房间1 #5018威海市第十四中学许文龙[20:03]回复(4)
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教育思想,创新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人格,善于根据具体的教学情景,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培养创造性人才,在教学中注重民主、和谐、宽容理解的教学气氛,以创造性人格去影响学生让受教育者“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成为一个能‘自得’的人”,那么 就是好的先生了。
精房间3 #970文登初级实验中学张春兰[20:03]回复(2)
音乐新课标确立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注重音乐实践的理念,强调音乐审美和情感体验。我常常想:针对我们的音乐教学,音乐知识和识谱还要不要了呢?在教学中这个环节能省略么?
在去年的校级公开课上,我上了一节欣赏课,欣赏《春江花月夜》。我先是找磁带录音,然后自己反复地听磁带,将几个个乐段再分别的录出来,以便于学生能很好地分清各乐段。而在实际教学中既没有系统地介绍主奏乐器古筝,也没有将各乐段的乐器和各种乐器所表现的主题向同学们介绍,更是没有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入手,体会乐曲的魅力,只是反复地问学生“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并让同学们将在音乐中听到的、感受到的,用画面将它描绘出来。
我的本意是想把新的理念带进自己的课堂,但是却步入了另一个误区。新课程强调音乐审美体验,淡化双基教学,但不是不要双基,而是应该正确看待两者的关系。首先,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审美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为音乐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地情感共鸣。而对于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音乐知识技能的教学是必要的,但不是最主要目的,学习知识技能是为了更好地体验音乐。其次,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应渗透在音乐审美体验中。在感悟体验音乐时,再自然而然地引入音乐知识的学习,这样在音乐审美体验的同时,同学们又轻松愉快地学习了音乐知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精房间1 #4937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卫固镇中学张华丽[20:02]回复(0)
教育哲理小故事:学生都有“向师性”,都希望亲近老师,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与学生面对面交谈是师生沟通的有效形式。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当中,与学生谈心。交谈时,要注意如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开诚布公,以诚相见。学生学习、生活中有什么困难或苦恼,教师教学中有什么烦恼,都可以倾心交谈。二是要彼此信任,和盘托出。老师希望学生讲真话,说心里话,学生也希望老师平等相待。教师应当坦言自己对学生的看法,也要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闻过则改。三是要允许分歧,求同存异。教师要善于倾听来自不同学生的各种声音,辨证地看待,批判地接受。当然,零距离并不是没有距离,并不是在学生面前无所顾忌,也不等于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与学生平起平坐。否则,如同小胡一样,丧失了最起码的师道尊严,缺失了学生最起码的尊重,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精房间3 #859栖霞市松山街道第一初级中学邹国娟[19:57]回复(5)
可否用李玉刚的贵妃醉酒来作为京剧唱腔的视频?有什么理由吗?
精房间3 #811阳信县实验中学李海燕[19:54]回复(0)
做一名合格的音乐老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基本素养扎实的基本功,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这样才能让他们感觉与我们没有距离,上出更好的课,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精房间3 #804文登初级实验中学张春兰[19:54]回复(1)
我是一名初中音乐教师,音乐新课标指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将学生对音乐的全部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所以,现如今中小学音乐教师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音乐课一定要让学生身体动起来”。况且现如今的教学评价也如此。课堂上如果没有学生动的环节,则可能被视为缺乏创新、教法老套。于是我的思想也曾走入一个误区:以为把每节课设计的像举行一台预先排练好的晚会一样有条不紊,轰轰烈烈才是好课,以为把每节课组织得像小孩子做游戏那样敲敲打打、热热闹闹才是改革。
我的这种误区是对新课标缺乏深刻的认识。音乐活动的参与要求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而不是过于强调学生的“身动”参与却忽视了学生“心动”的参与,表面上热闹,教学效果甚微。音乐在很大程度上是那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只有当学生“身动”、“心动”全方位参与音乐活动,与音乐融为一体,亲自主动去探索、领悟、体验、感受时,对音乐的真正理解和把握。例如:在欣赏课时,表面上表现为一种安静状态,但内心却表现为一种剧烈的震颤,被音乐所描绘的情景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音乐完全融为一体。这样表面上的“静”,深层的“动”——内心深处的感动,才有音乐浸润心灵的陶醉。
精房间1 #3973肥城市安临站镇初级中学辛伟东[19:50]回复(2)
教辅资料与新课标还不配套。作为同步使用的学生学案题目偏旧,参考答案思维答法老套,能力拓展题有的一眼望穿有的则不知所云,和教师用书中一样,有的提法仍沿用旧教材甚至出错,使学生无兴趣做、懒得思考、不屑于动笔或干脆不练。
精房间4 #511肥城市边院镇初级中学王强[19:46]回复(8)
留守儿童,社会更应重视。这是一社会的热点问题。
精房间3 #578莱西市沽河街道办事处中心中学王晓丽[19:43]回复(4)
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因势利导,一切教学活动惟教案为是,不敢超越一步,严格要求学生探究的结论必须与教师的预设重合。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思维个性的扼杀。
精房间1 #3337肥城市王庄镇初级中学许栋[19:43]回复(18)
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只有要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时间又没保证,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就在教师的要求下结束了。教师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一个引导者而是一个仲裁者,教师只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把学生往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框架里赶。这是典型的应付式、被动式讨论。而学生方面,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了陪衬,他们更多时候在做听众,即使他们发表了意见也不会受到重视,在小组汇报时成绩差些的学生的意见往往被忽视。总之,当前大多数课堂里小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自发阶段和随意状况,不少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组织形式时偏重于形式,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刻认识和反思。
精房间1 #2915文登市七里汤中学于玲[19:37]回复(8)
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作能力、实践能力”的主要路径。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之快。由于初中地理学科的基础性特点,学习者无须死记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
精房间1 #2624济南实验初级中学刘佳[19:34]回复(13)
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寻找有效方法与课堂设计,需要我们音乐教师终身学习、不断探究!加油!
精房间1 #918肥城市石横镇初级中学孟建国[19:15]回复(0)
时下虽然随着教育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教师的观念也在更新。但是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总觉得还没有得到彻底改革。困惑一:在中考和高考指挥棒没有彻底改革的情况下,教育能否大换血?二:“分数”在广大人民、教师、学生的心中依然是最为重视的,怎样能真正扭转?三:像思品课这样的课,是否能改为考查?(有些地方已经做了)我想那样可能更有利于发挥它的思想性。
精房间1 #512邹城市城前中学孟然[19:10]回复(6)
多年来,农村初中音乐教育由于受到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陈旧、学生乐理基础差等条件的限制,一直与城市学校的音乐教育有着不小的差距。学生们说:“我们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音乐课让我们觉得十分乏味,与现实生活中的音乐无法结合在一起……”,目前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改变,应该有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得到享受,进而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更新教学观念教师应当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垄断地位,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知道学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从学生学习音乐的角度出发,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这样,教师和学生就成了课程改革的创造者和开发者。只有师生做到相互学习,相互提高,新课标的目的与要求才有望达成。更新教学方法音乐的魅力在于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
精房间1 #53文登初级实验中学孙秀娟[19:03]回复(5)
我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
1.教育观念更新慢。由于一直教毕业班,有“不管白猫黑猫,只要学生考试成绩好,我就是好猫”这样一种观点。课堂上充分利用每一分钟的时间提高学生成绩。
2.课堂驾驭能力不是太强,在课堂追问和课堂评价等体现教师机智方面有待于提高。
其实无论是否教毕业班,我们都应提高自身的教育机智,提高自己对课堂的激趣能力,让学生喜欢思想品德课,“乐学”才能“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