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门头沟区万桑古道寻看佛字石刻游记

标签:
门头沟区万佛堂万佛寺遗址佛字石刻万桑古道文物保护游记定都阁 |
分类: 北京游览 |
去哪?思量虑去的,去定都阁东坡下面的万桑古道走走,那里去过起码数十次了,估计疫情、防火什么的,没人管可进入。为何总去哪里,去那么多次,以前寻古、寻找遍布山野的佛字石刻,去那里---,因此去的次数也就---。这次闲步古道,寻看佛字石刻,表达敬佛之意,平安生活,福祝家人。
轻车熟路,登山走路,初春时节,山野气温低于都市,春花尚未完全开放,只是含苞或小有绽开,估计十几天后,山花浪漫,一派春色吧。
山路小道,怡人自得,山体不高,一会儿山脊,一会儿蜿蜒,看来闲步山道又有修整、建造,越来越完善了。
登山锻炼、登高望远,寻看佛字,净化心灵。一会儿,山坡南、栈道旁,到了第一处佛子石刻旁,佛字依旧,内涵佛意,佛字旁,善人、好人们还摆放一些佛像、放置佛音播放器了。一年未到,有变化了。谢谢执着、笃信的人们。
遍布山野有东西南北中几处佛字石刻,这里是北部位置石刻,两处,另一处佛字石刻在前面百米外路旁,同样有变化,那就是梵音四起、好人们堆砌了简易佛龛、放置了佛像等。
前面山坡之路保留了原味古道,是万桑古道一部分,岩石、石板、磨痕透出历史的年轮,看佛字、走古道,古今穿越,行走充填了不少的滋味。
古道缓慢蜿蜒下行,到山下山坳底部,临近山下有名的万佛寺遗址,左侧、东侧山体上有两处佛字,矗立陡峭的山坡山壁之上。
这里是中部两处佛字石刻,一处离古道几十米山坡上。其实,没有好心人设置标记,在荆棘、灌木、陡峭的山野中很难找到,而现在好心人、善者又把不清晰、不安全的山道整理安全,佛字石刻周围垒砌平台,进行了加固,那是一日、一手、一点一点的弄出来的,借助佛音四起,感谢善者、好人,也祈福家人平安、吉祥。
另一处山野更高之处,以前来没路可上,现在有路了,周边也加固、碎石垒砌平台了,多少功夫与心血,好人有好报。
万佛寺遗址北面、古道西侧那里是西部佛字石刻,轻车熟路、多少次来此敬佛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期盼。
先看到的是半山腰的“敬佛”石刻,坐北朝南,周边巨石林立、多姿多样,文保碑就在旁边。梵音四起、佛声阵阵,广袤山野,大地祥和。
另一处北部佛字石刻离此几十米的山顶平台之处,山路陡峭、崎岖狭窄,可想想好人们在佛字周边加固、垒砌平台、传放佛音,那是多大的功德,敬佛也就有了登山力量。
以前缺少信息寻找佛字石刻费了不少努力,找到了就觉得很容易,不过,真正理解、内化,或回味些真正的东西,作为百姓、俗人自己有很长的路。
看了六处佛字石刻了,北、中、西侧六处,也是最完整的隐秘于不同山坡之上。东侧在万佛寺遗址东侧,两处佛字石刻总未找到,据说现代施工还是啥原因损毁了,找不到了,真的很遗憾。
不过,万佛寺东侧,万佛堂村遗址过街楼下边,过去水土流失,不知怎的,一处镌刻青石板上的南无佛三个字的佛字石刻出现了,真是阿弥陀佛,算是补偿吧。
万佛寺历史悠长,古味浓浓,遗迹沧桑。
穿过南面沟壑、古井等地,来到对面山坡上,路旁有一处佛字,属于南部佛字。
南部的另一处佛字在不远的陡坡巨石之上,角度位置问题,很难可清楚,心里有也就OK了。
佛字石刻都看到了,佛字石刻依旧,不过好人们、善者们一年来付出努力,路好走了、佛字周围安全了、佛音环绕、吉祥如意,再说感谢。
登山原路返回。天气阴冷,小雪开始下了起来,雪融于水,滋润大地,行走山野,佛意浓浓,文物古香、悠悠古道、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短短几小时,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