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门头沟区:第三次登寻大寒岭关城

(2021-07-21 18:27:13)
标签:

大寒岭关城

京西古道

门头沟区梨树台

游记

分类: 北京游览

大寒岭关城位于京西古道关键节点,门头沟区几条西行古道统统汇集王平口后,通过大台十里八桥段,到千军台等翻越大寒岭,直奔斋堂川了。因此,登寻大寒岭关城,也就基本了解了千军台、关城以及奔向斋堂川古道大体方向了。

以前登寻2次大寒岭了,漫山遍野的寻转关城未果。一次走清千路,十里八桥古道,来到门头沟区的千军台深处的矿区。路侧有古道,还有京西古道碑,据此西去登爬大寒岭,山路崎岖,碎石陡坡,登到半山坡,自觉有些危险,下退了。

北京门头沟区:第三次登寻大寒岭关城

北京门头沟区:第三次登寻大寒岭关城

北京门头沟区:第三次登寻大寒岭关城

北京门头沟区:第三次登寻大寒岭关城

另一次,走房山区大安山地区,军红路房山段,导航大寒岭关城,山间道路,误打误撞,走樵涧峪,驶入大寒岭西南侧的越野训练基地,很危险的驾驶行程。徒步攀爬山岳,山中绕来绕去,山巅草甸、林高幽静,山中行走,都看到第一次走过的千军台矿山了,可关城在哪?

北京门头沟区:第三次登寻大寒岭关城

北京门头沟区:第三次登寻大寒岭关城

北京门头沟区:第三次登寻大寒岭关城

北京门头沟区:第三次登寻大寒岭关城

这次走109国道,过雁翅镇、秀水举人村,离开国道南向进山,走军红路门头沟段。记得上次去房山大安山也是军红路,好像大寒岭这一带称军红路很多。沿着这条军红路前行也许就到了大安山了,山岳清秀,雨后清晰,盘旋而上,十多公里后来到叫吕家村的地方,下路再沿狭窄的山道,小心翼翼的来到了深山中的小村梨树台。

网友资料称来梨树台,有防火道可达关城,车都能上去,想必一定能登寻看到关城了。

车停在村口,别说还真有一些车,感叹那些敢于驾车来此村的朋友吧,因为来此,行驶在山道中,来车汇车都是很难的,他们来玩、串亲亲,还是---

才十点多,有些闷热了,基本看不到人。把车停好,做点准备,水一定要带些。

脑子里总感觉有防火道可达关城,因为博客中还有车子到达关城的照片。路上没人,没有信息的支持。村旁就有一条简易山道,也许是通往关城的防火道。

北京门头沟区:第三次登寻大寒岭关城

北京门头沟区:第三次登寻大寒岭关城

山里的方向自己是搞不清楚的,多雨的季节,安全的法则就是走山中的大路,不能走崎岖羊肠小道,赶上雨易滑,塌方,无处躲避,则很危险。路很宽阔,绕山而行,一侧山体,旁为山涧,左转右拐,高低起伏,满山翠绿,大山深处,无车无人,只有自己的喘息声。

前两天刚下完雨,天预预报预警未来两天大雨,天气闷热,走山强度不大,就是太热了。

走了很长距离,绕了很多山弯,按理说,假如关城在此方向就能看到了,可哪有关城的影子。走啊走啊,直到下山方向走了很远,而远处山坳中有成排的房子,也不知诃村,何地,估计走错方向了。不远处路旁山坡上有人影,有人在摘杏,终于遇到人了,忙打听关城在哪?告知还得返回出发地梨树台村,到那在打听有路可到。

北京门头沟区:第三次登寻大寒岭关城

浪费时间了,走了23公里瞎路,尝了老人几个酸甜可口的红杏,感谢后原路返回了。

找个关城怎么那么费劲?大寒岭山岳磅礴,古道关城藏哪了。返回原点,来到梨树台村旁,一妇女推着农用推车从山野深处走来,很热情,老人刚采摘的大红杏,很甜。碰到人了就好,老人指点,沿着山上小道,一直走就到了,不太远,半小时多就能看到。

这么近、这么好找,走吧,走山中小道前往关城。路很窄,崎岖不平,陡升很快,穿行于林密遮蔽、荆棘杂草中,虽有遮阴,但阻碍山风,更加闷热了。开始的路还好,路径清晰,路旁到处可见杏树,果实累累,红黄鲜艳,就是太小了,酸涩无肉,都是野树,无人管的。

北京门头沟区:第三次登寻大寒岭关城

北京门头沟区:第三次登寻大寒岭关城
北京门头沟区:第三次登寻大寒岭关城

走的越来越深,还有岔路,先走左侧陡坡之路,走进深山、走进无人烟,荒草没膝,荆棘缠身、灌木挡道,路径很不清晰,周边有绝壁、断崖、到处荒芜,这要赶上雨---,还是回吧,顺另外一条小路继续吧。

这条路好像很长时间无人走过了,山壁而行,旁边就是山涧,野草丛生,茂密疯长,仔细辨认尚有路径,一直向山顶而去。走了很远,绕了了很多山弯,应该看到关城了,怎么还未见到,令人疑虑。

北京门头沟区:第三次登寻大寒岭关城

北京门头沟区:第三次登寻大寒岭关城

北京门头沟区:第三次登寻大寒岭关城

北京门头沟区:第三次登寻大寒岭关城

没办法,茫茫山野,见不到一个人影,继续前行吧,总希望关城就在前方,就能看到。走啊走啊,山路而行,过山隘、走陡坡,终于到达山顶,山顶一片开阔,风声阵阵、雾气缭绕,草甸平坦,放眼周边,没有关城的影子。如此地形、地貌好像类似房山大安山那次爬到的地方,也是高山草甸什么的,不过肯定不是。

北京门头沟区:第三次登寻大寒岭关城

北京门头沟区:第三次登寻大寒岭关城

看来找不到了,阴雾蒙蒙,赶快撤退、原路返回吧吧,一切安全第一。

浑身湿透了,也很累了,关城就在附近,怎就看不到呢。返回村口,有村民出来,信誓旦旦,关城就在你去的山上,也就几十分钟山路,难到返回去?

危险、也太累,也不期盼走重路,应该有大路通往啊。仔细问问村民,告之大路远,出村,在来村路上有一土路,那是防火道可到达。

太累了,手机计步器走了两万多了,不过登大寒岭还未看到关城,不死心,那就找找,走防火道安全,不就是付出体力吗。

出村,有土路,环绕山岭,绕来绕去,前不久的雨水还积攒在路中,也不知绕了多少山弯,上下提升有多少,反正走了23公里,终于到达了,终于找到关城了,原来在这里。手机计步器近3万步了。

北京门头沟区:第三次登寻大寒岭关城

北京门头沟区:第三次登寻大寒岭关城

关城已修复,只留通关门洞,别无所见,也未见文保碑。关城砖石结构,旁有石阶可登台,站在关城远望,广袤山野,大地无限,历史烟云,一缕青烟。

北京门头沟区:第三次登寻大寒岭关城

北京门头沟区:第三次登寻大寒岭关城

北京门头沟区:第三次登寻大寒岭关城

北京门头沟区:第三次登寻大寒岭关城

从梨树台村,几公里简易防火道来到关城,原以为来到关城,可延伸古道,可古道在哪里?路径如何?关城处在山巅平缓、草甸之处,有两条简易防火道可见,可通往哪里呢,估计应该通向大寒岭山下的千军台方向、或房山大安山方向,但如何走向,还需以后确定了。

北京门头沟区:第三次登寻大寒岭关城

北京门头沟区:第三次登寻大寒岭关城

北京门头沟区:第三次登寻大寒岭关城

北京门头沟区:第三次登寻大寒岭关城

那真是“初进梨树台、三登大寒岭、关城在何处、寻找三面山、两面当徒步、一面有关城、登城放眼望、山峦环四方、南面大安山、东达千军台、北是斋堂川、西为灵山峰、京城煤门起、古道通西山、过了大寒岭、直通冀蒙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