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门头沟区京西古道大台段再游记

标签:
京西古道京西古道大台段千军台大寒岭十里八桥 |
分类: 北京游览 |
门头沟区京西古道玉河段,从城区西关圈门、天桥浮、峰口庵、十字道村、一直到王平口村,在向外延伸就是大台古道了。京西古道大台段古道,从大台沿清水涧、清水河经桃园、板桥、庄户、千军台等山村,一直向前翻越大寒岭。
大台古道悬于山壁上,部分路段保存完整,还有十里八桥景致,而大台古道尽头,大寒岭、大寒岭关城就像十字道、王平口、峰口庵什么的,也算的上京西古道的搜索热词了。
前不久曾游转京西古道大台段,很美的感受,总觉得有时间还得前往再游,因为十里八桥千军台老桥、第二处黑虎桥、古村千军台村等都还未前往或看到,都很值得一看。
轻车熟路了,109国道,过下苇甸、韭园、西石古岩、王平镇、落坡岭,就进入了清水涧、清千路了。早春时节,万物复苏,尽管气温原因深山中的山体还未像城里、平原地带绿色盎然、花开绽放,但山坡上的散在的白色山花,倒是一景,绿水青山、满山遍绿的风光不远了。
过大台办事处大台地区西侧,清水河对岸,大台火车站站房很有特点,有点类似晚清民初作品,停车歇息,前往看看。
这处火车站站房建筑风格如果不是现代建造刻意为之,那么建筑历史为何?难道是建于清末民初门斋铁路时期,没有任何介绍,也没有文物保护碑,无论如何,看上去很美的感受。
欧式并透露古味建筑很美,而外面废弃的多道铁轨丧失了功能,并列卧于荆棘甚至灌木中。铁路向西,在崖壁下、荒芜中无言的通向远方,而向东几百米也就到头了,涂了防腐的木质枕木,在风吹雨打中开裂损毁,干枯缩小,枕木间狭小的空间也被附近居民撒上种子,废物利用吧。
站在铁轨上,握握废弃了的扳道设备,铁轨沧桑,历史无限,变化万千,在细看,有些铁轨还有年代的标记,1910年,那还是大清朝呢。
铁轨、大清朝、历史、荒芜、善良百姓的劳作,那真是“大清的铁轨、铁道的尽头、善良的人们、无尽的年轮”。
继续前行,不远就要到桃园村镇了,路南侧山岭穿过铁路岩洞,深处峡谷中,就是以前看过的古道,那里有十里八桥第一桥玉成桥残迹。
山谷仍在封闭管理,登在高处,远望山岭,群峦叠嶂,山脚铁路,向西而去,远方小镇,若隐若现,第二座黑虎桥遗迹在哪里?虽已消失,据说留有山壁上留有明清维修碑遗迹。
无人无车,山野清净,继续前往,山壁上古道悠长,通向远方。伴随古道,清千路蜿蜒前行,依次经过板桥村过街楼、金锁桥、福龙桥、鳌鱼桥、洛阳桥等,来到千军台村前的庄户村。
前不久,疫情防控道路封锁,庄户村设卡,不能通过。现在疫情好转,可以通过了,可以直通古村千军台村了。
还未到千军台村,村前清水涧河谷中有座古桥,东西半掩于清水涧河谷中,那是尚未看到的第八座古桥,千军台老桥。
千军台村是一处山区老村,坐落于涧谷河道旁的山坡高地上。过去古道悠扬,也许是马帮、驼队穿越大寒岭前经过的最后一个村子。据说村子传习的文化为民俗文化遗产,而可见入目的则是村子中有些年头的古宅、四合院,四通八达的胡同、古槐、古碾等。
来到千军台,好像来到深山、路的尽头,前面就要翻山越岭,脑中闪现昔时马帮、驼队、铃声渐行渐远的感受。
行驶清千路,或沿古道行走,过千军台村,按理说,清千路到此为止了,不过前面山涧中有大台矿山,来到矿山大门口,向西山沟直通大寒岭。
矿山门口旁山坡上有文物告知碑,京西古道大台段。从此处进山,山沟腹地为废弃的矿山遗迹,留有房舍、道路、古道遗迹等。山沟深处走去,古道蜿蜒向前,石板铺砌,沿之子形盘山而上,开始古道还算完整,安全,并有一定宽度,就是抬升很快,很累的感受。
慢慢攀爬,来到半山腰,道路异常陡峭,并有滑落感,构成古道的石板松散塌落,抬头望去,古道行走尚存危险,陡峭的通向山野深处。还是好自为之吧,尽管未能登顶,未能达到关城,大寒冷的古道走向也就如此了,真希望古道、山道能够修复些,那是美好的愿望而已。
下山来到矿区,是山坳中一处美丽花园式矿山单位,还可自由进入参观游览。
有花园、健身场所、职工俱乐部,干净清洁,让人觉得很美的感受。
社会主义制度能办大事,首钢、燕化、京煤集团,那都是产业工人干出来的、积累的财富。可惜呀,时代在变、有些东西也在变。
身历其境,感受颇深,爱我民族、人民淳朴,苦干实干,正是中华民族朴实的精神创造了财富。
返回,路过庄户村,寻找十里八桥第七桥。有点遗憾,庄户桥早已在修建清千路时埋没了,一点痕迹全无了。
来到小镇桃园,很美的镇子,有些东西还留下来了,挺振奋人心的,有些建筑令人刮目相看,美感、时代感、不村的山区小镇,估计京西煤矿打下的基础。
顺便打听一下十里八桥第二座黑虎桥遗迹在哪?还真弄清楚了,就在清千路路旁,桃园镇内。岩壁上有古碑,修路碑,桥体修建铁路时埋在路基下了。
此次游行,看了京西古道十里八桥最远端的第八座桥,千军台老桥,找到了第二座黑虎桥遗迹,修桥碑,至此十里八桥算看全了,顺便看了一下建于清末民初的大台车站、走进了古村千军台村,感受到了大台矿区的优美,
最重要的登临大寒岭古道,虽未登顶,也算是弄清大台古道的走向了。那就是,京西古道玉河段,从门城城区西关圈门、天桥浮、峰口庵、十字道村、一直到王平口村,在向外延伸就是大台古道了。京西古道大台段古道,从大台沿清水涧、清水河经桃园、板桥、庄户、千军台等山沟村,一直向前翻越大寒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