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门头沟区京西古道风景区游记

标签:
京西古道风景区永远免夫交界碑文物历史京西古道游记 |
分类: 北京游览 |
疫情期间多次到过永定河畔,也到过位于永定河畔,临山小村水峪嘴村,因为主要由该村开发、管理的京西古道风景区此村通过。正值疫情期间,景区一直物理封闭,高高的、冷冷的铁板把村子去往景区的路口、隧道口严严实实封死了。不要说去景区,就是从此进山都不可能。
京城的疫情不久前由一级响应降为2级了,进入五月,北京也已过防火季节了,不知京西古道风景区开放没。
5月16日,闲暇无事,打电话询问景区,大好的事,景区5月1号开始开放了,而使用锦绣河山年票、预约什么的好像都没什么问题,当然最好还是预约一下。
轻车熟路,很快来到水峪嘴村新村了,双层小楼、新农村,很富有样子,尽管村子有些路口还有防疫阻挡线,但一路无阻的来到村西口,通往景区的铁路涵道处。车子还是可以继续向前开的,可以直接开到景区,不过踏青访古,重要的还是闲步健身,而开车进去,有些东西就看不到了,还是把车放在村子,走进去吧。
村子就有很深的古道情怀与味道,车旁就有很多雕塑,古道历史,人文传承。铁路隧道口上崁有古道两字,虽远未到景区,古道古味就有了。穿过涵道,路旁高台上老房宅还留下一些,坡壁上绵延着很多古道题材的雕塑,人物、骡马、古道、客栈什么的,古道古味不断升级,不是景区,类似景区。
慢慢闲步,走出村子、涵道、观看古道雕塑,几百米的样子进入山谷之地,北面的山体似乎风化严重,红红的沃土一样,有人顺绳子攀登,以为是攀岩呐,其实,也许是人们想办法攀上去操作喷浆固化山体呢。
一直向西,来到山坳、山底尽头,那就是景区入口。登记、测温、健康码,持锦绣河山年票免费顺利进入,够门票的话,价格27元。顺便说一下,驾车持门票目前免费停车或进入景区。
山下景区服务设施规模不大,有饭馆、展览馆等,路标很清晰,直接向山边古道方向走去。古道大门雕塑的武士持械把手,神圣不可侵犯,而古道广场,悬浮的茶壶水流不断,也令人感到有意思。
进入古道大门,影壁上有元代曲作家马致远关于古道所抒发的情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进入到门、影壁后,就直接沿古道陡升爬山了。
这里的古道很宽阔,岩石板块为主,盘绕而上。周边山野一片翠绿,脚下古道自然人为的冲洗坚硬洁净,绿植花草等从古道石缝中盎然勃起,也使古道生辉。古道很完整,走在上面很安全,只不过得留意,走稳,就像先人、驼马那样坚毅、心无旁骛、伴随山野的磅礴、脚步与铃声稳步向前。
虽进中午,然温度适宜,又逢山风,不觉太累,走走停停,驻足观景,山野自然、古道文化,人与自然,相得益彰,好美的感受。
美中行走,本来就不太远的山路,手机记步从村到山口才近5千,挺多2、3公里的样子,不知不觉中就到了景区最著名的跨山隘口牛角岭关城与石窝集中处了。
关城所在山口稍宽阔,关城砖石质券门类同峰口庵关城,为门头沟区文物保护。关城内外的古道,千百年来牲畜负重,行走山岭,沉重脚步踏在隘口坚硬的石板上,也许由于要走出更艰难的步伐才能翻越隘口,蹄窝更深、密度更大。数千年来,人与动物的艰辛,生存生活的需要,人、牲畜的步伐把坚硬的岩石踩踏的千疮百孔,历历在目,那就是历史的痕迹与脉络。
关城附近还有碑亭,碑亭很简单,但碑记内容很出彩,此碑称为永远免夫交界碑。碑体有损,字迹风化不清。资料称,古碑为乾隆年间建立,碑中记载此地人们生活困难、自然条件恶劣,走窑度日,一应夫差,生活痛苦。雍正年间,当地官员上奏朝廷,皇帝恩转免除这里百姓夫役。当然主要为此山岭界以外王平、齐家一带了。
看来清王朝政府很关爱、体恤民情的,知道你困难,夫役豁免了。还有一点,从文物价值看,据说这是北京乃至全国发现的王朝关于一个地区、特殊情况,特事特办的减免税政的具体物证,税收内涵、文物价值很大。把国家政策刻碑放在关口、山隘、分界处也是一种宣传,那就是皇恩浩荡。
西侧还有几座石碑,修路碑什么的,但都是后来仿制的。远处还有单收费的,悬壁玻璃栈道,价格不便宜,现在关闭。
关城西侧,还有关帝庙,据说在遗址上投资建设的。建筑太没品位与古味了,建材、窗户、殿宇构造,真的不如不修,有何用,花钱不少。盛世修庙,不如把现有古迹维护好,宣传好。原来即使此处有庙,山顶上也不会如此规模,放个标示,介绍一下就可以了。
值得一说的山下面是王平镇的韮园村了,再往前就是石古岩村了,前些天刚走石古岩古道,还到韮园村买些酱菜。没想到现在站在韮园村东侧的牛角岭山顶了。过去驾车,走109国道,婉转山岳,七绕八绕,转来转去,好像觉得有段距离,登山走古道,又觉得那么近,翻山之路随累,但直线距离真的很近。
沿路返回,走下山,服务区马帮客栈小食一下,疫情未走,没几位食客,体验一下所谓的马帮菜,马帮锅仔,味道不怎样,只是圆一个念想。窗外对侧路旁耸立的巨石高台上有石室建筑,旁有标示,古战场遗址,不知有何故事。
建筑为石材垒砌,山石灰浆,坐落高台,耸立稍奇还有点美感。西面看好像一小窝棚,其他面都是小方孔,瞭望空、击发孔,还是什么的就不太清楚了。
古战场遗址,好像单从这一建筑看似乎没那么久远。有点像炮楼,有点做管卡设施之用,不管如何,这个地方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山坳尽头、山坡之下、要道卡口之处。
回去了,走古道,手机计数8千多,没什了累意,感受颇好。那真是“山野清秀、古道幽幽、翻山越岭、路减七成、车轮虽快、不如步行、省油出汗、身体锻炼、脚下历史、路旁风光、山风袭面、云山雾罩、大美西山、山水京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