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门头沟区定都阁下万桑古道寻游记

标签:
京西古道文物保护游记万桑古道北京定都阁 |
分类: 北京游览 |
又逢周日,闲暇无事,晴天和煦,就是有些风,据说有可能达到六、七级,不过微风徐徐,大风能否来,也说不准,天气算可以,还是出去走走吧。
去哪?继续寻找、走走万桑古道后面的一部分吧,以前多次从万佛堂走古道,走到不到山顶,沿健身路就下山了。那么从这到桑榆的古道保存怎样,有无,不得而知,不过桑峪村去过,村东进山有古寺,还存留古道通往定都阁,以前去过了,古路能否连上,只有走走才知道。
冯村路口进山到定都阁山脚下,疫情期间去了不少次,总有人防疫、防火管理,一般冬季难进山,有幸一次没人管,还真进去爬山,还走了古道,到了万佛寺遗址,也寻到一处摩崖佛字。因此去那里,可谓轻车熟路了。
把车放在山下。疫情降级了,北京防火期已过了,山口没人管理了,可自由的登山、寻走古道了,事如人愿,原来多次来过,就看能否找到通往桑榆的古道了。
上山的路早已修好,来的人不多,山路有些不败或好久无人关顾之感。山路蜿蜒,曲径通幽,山花浪漫,山风阵阵,无人勿扰,多么好的自然大地风光啊,就是没人来呀,也许人们还待疫情进一步稳定吧。
山上亭台楼榭、座椅平台等好像很久也无人使用似得。休闲步道很多,通向东南西北,通往山野深处,有去冯村、门头沟东向的,向西定都阁的,安全并不太累。向南通往万佛堂、万佛寺遗址的,那段古道走了好几次,有佛字石刻等,路口有人放了些荆棘杂物,好像意在不让人在过去。万佛堂、万佛寺那边环境改造都封闭了,从那边已进不来了。
古道在哪,不知去往何方,附近有下山的小道,为改造的台阶路,看不到古道了。原来的古道走向不好确定了。总不能下山吧,继续沿通往定都阁方向向上走,那边也是通往桑峪方向的。
登山、闲步,越走又高,越走越远,风越来越大,呼啸而来,树晃枝摇,风声作响,真的太美了,美得同时,还有点担心,风这么大,尤其山口、顶部平坦之处,犹如狂风扫荡一般,好在旅游步道设施完全,足倍安全的。那真是“风声为我作响、山路独我一人、京西古道何在、历史遍地留存”。
走走停停、边走边赏,累了小歇,驻足观景。茫茫山地,蓝天狂风,林荫之下,风动枝舞。远看近观,闲步山道通往远处,山峰错落、高低起伏,路旁山花、草木皆绿,大自然然就是如此的磅礴秀丽。可是原来古道在哪?还有保留吗,走向如何?“山高风大、登顶更难、古道虽有、早变现道、茫茫山野、风吹树动、天蓝草绿、山花浪漫、林荫之下、山路之旁、洁石巨岩、人坐仰卧、自然生灵、和谐共生”。
风声、脚步声,环视四周真的太美。登高远望,北京、偌大的都市就在眼前,就在山脚下,中华尊、首钢桥还清晰可辩,我爱北京。
环山而走,七上八下,走过一个个高点、走过一个个山坳,离定都阁越来越近,脚下的休闲路可是修复后的旅游路,古道在哪?
风很大、还在吼,山顶上,晃晃荡荡的,还是下山吧。返回路过通往万佛堂方向路口时,,面对万佛堂那边古道,若有所思。古人很聪明,应该不会在此爬高上山,越走越高的,向前有小道,尽管下山、尽管现在为台阶路,也许那个方向才是通往桑峪最佳之路,是古道原始之路。
到山下,有人说山谷向上,通过定都阁下面的隘口,是古道方向。看来走山坡小道一直向西可能是正确的。
闲步山野、欣赏自然,足以了。古道还将继续行走,因为行走古道,享受不尽的沿路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