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区百望山初秋4小时游记
标签:
百望山公园黑山扈战斗纪念园法国教堂游记 |
分类: 北京游览 |
北京的景点有多少,风光有多美,事实上,久居北京的市民对京城附近的景致、景点很多也都未尝去过。就拿本人来说,住在南城,不太远的南海子公园那么大,四不像麋鹿园也在那里,很吸引人的,还是去年头次去;奥林匹克公园多有名,建了十来年了直到最近才去几次;单位在五环外,离百望山公园很近,到现在还没去过。没去百望山,到说的的过去,也就是是个森林公园、相比京城皇家园林、各大公园,百望山太没名了,果真如此吗?不去不知道,还是要去看看,先入为主,不下去是没有发言权的。
8月30号,阴天,上午还下了点雨,限行日,晚八点不能进入五环,正好利用几个小时到五环边上的百望山森林公园转转,散散步、消磨点时间。虽然没到过百望山公园,不过很熟悉那的位置,去阳台山、鹫峰、凤凰岭、温泉等海淀区后山地区等地都路过那里,其实百望山与海淀山后地区那些山岭及其尽在咫尺的玉泉山、颐和园、香山等一样都是西山突出平原、俯视京城的山岳前哨。
下午四点多,车不算多,20多分钟就来到了公园东门,进入公园牌楼,还有停车位,收费也不高,初始印象就很好,也许不是高峰时间,不过现在来离落日至少还有3个多小时,相信时间足够了,值得一提的是,雨后白云多起来了,蓝天白云,遍地清香、绿色昂然,山野翠绿,闲步的好机会。
进入公园,不远山脚下碑廊众多,到处是有名气的领导、将军等有关绿化祖国、植树造林的书法题刻,成为了公园一大看点,很有文化的味道,别的公园你是看不到,没有如此的规模,这里的书法碑文长期传袭下去,也许就成了文物了,很值得一看。书法碑刻随处可见,沿路可看,直至山腰处还有众多的书法碑廊矗立在林木花草遍布的山坡上。
登山之路很是平坦,大多是防火柏油路,路旁植被茂密,山野连绵,曲径通幽,随高程的提升,慢慢的山脚下的偌大京城呈现眼中,来到东北角的山巅高台上,数公里远处玉渊潭处的电视塔、CBD中央商务区的中华尊清晰可见,偌大京城遍布北京湾,华北的最北端。这可能是百望山的又一看点,站在百望山下都城一览无遗,因为这里处于山岳的最前端,居高临下,“有太行前哨”美誉。恰逢雨后,空气透彻,蓝天白云,好美的风光,俯视前方,好美的北京。那真是”太行前哨有,最美百望山,登高远望处,都城览无余”。
百望山原名望儿山,据说与北京杨家将、佘太君有关,当年杨家在山下与辽兵厮杀,佘太君在山顶观战助威,故称望儿山,现在山顶处有望儿台,佘太君塑像,据说解放前此处就早已存在,望儿台后面的高地上有佘太君庙,尽管后建,但从残存石件看此处早有庙宇,看来百望山不仅风光优美,还是有些文化的,这应该也是个看点。
走下山坳,走进百望山谷底,那里就是个天然大氧吧,林木高耸,阴凉遮蔽,曲径通幽,空气清新,鸟语蝉鸣,松鼠窜动,枝叶摇动,这的是个休闲度夏赏秋的好地方。石板路、木栈道、羊肠小道通向深谷、通向远端,通向静谧之处,而深谷中还有一处教育基地,那里是黑山扈抗日战斗遗址,据说抗日战争初期当地军民在此用机枪打下过鬼子飞机,在此建有雕塑、岩壁有铭文记载,昭示后人。
山顶上有佘太君庙、望儿台,尽管难见文保碑,也不乏文化文物的味道,其实百望山还真是个有文化有文物的地方。就在战抖遗址南面的山坳、山顶中就有法国教堂及其附属设施。首先是摩天拱门,处于山野山坳处,通往山顶教堂之处,幽静无比,石材垒砌,有通水孔,拱门宽度可行当时的马车,有一定的防卫、通道、泄水作用。
再往上走,小道旁有泄水渠,储水池等,都是教堂附属建筑,防范山洪、坡地用水,利用雨水收集等,利用山野特点,考虑的不错。




天慢慢黑下来了,几个小时百望山中行走,感受颇深,美好的山景,观澜都城全貌的佳地,文化的线索,百望山真的值得一览。“京城生活数十载,今才首登百望山,缘非此无风景,只因京城景致多,大地磅礴无限美,恐短人生难尽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