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山区金门闸西甘池村等地访古游记

标签:
游记金门闸严行大德禅师塔立教村教堂文物 |
分类: 北京游览 |
寒冬季节、万物萧瑟、枯草落叶、荆棘干燥。如此季节,对大多数人来讲,不是欣赏美丽自然的好时机。其实,冬季有冬韵的独特之美,山峦清澈、古朴归真、肃静一片,少了些喧哗,尤其对寻访古物就更加清晰、更加透亮,对人文之游影响甚微。
记得今年夏季,曾到国家重点文物金门闸一览,数百年水闸工程沉卧永定河畔,尽管古色古香、规模宏大、令人惊叹,但周边到处疯长的荆棘杂草爬满古闸、旁边林木遮蔽、茂盛枝叶掩盖了古闸,导致不能近观古闸,也影响了古闸应有的辉煌与磅礴呈现,那时就想冬季还会再来,再次欣赏古闸。
1月13号,再次前往古闸,由于路径清晰,没有多费周折,京开高速、六环路向西,向南省县道。也就一个小时就来到了处于北京大兴区、房山区、河北涿州市交界地区,那里是房山区窑上村,永定河大堤就在村东侧。大堤向南之路为抢险道路,入口有障碍,原则上禁止机动车通行,不过大堤公路整齐平整,机动车可勉强从狭窄入口进入,也无人管理。一直向南,直到京冀分界处,有阻碍物禁行。不过,走过去不到一百米,就是金门闸遗址了,因此金门闸遗址应该属于河北管辖,河北省文保碑就立在那里,只不过京界太近了,近在咫尺。
房山区的立教村离窑上村不太远,几公里的路程,那里有座天主教堂,称立教村教堂,为房山区文保,看来村子立名与教堂有关。教堂在村中心,古色古香,很漂亮的建筑。欧式建筑,劵型门窗,砖体结构,坐北朝南,钟楼塔顶,小村中留有如此漂亮,有些年代的天主教堂令人惊叹不已。
房山区还有一所教堂,位于太和庄村,导航太和庄村,大概有近20公里的距离。穿村过镇,一会儿功夫,也不知怎的就到了西周遗址博物馆了,上了107国道,南边就是琉璃河古桥了,看来该地区文物真的不少,且比较集中,立教村教堂、琉璃河古桥、博物馆等都在这一块,是个好地方啊,不过这些以前多次看过了,还是直奔太和庄村吧。过琉璃河,向西,绕来绕去,有导航引领,来到了长沟镇政府附近,太和庄原来就在长沟镇政府所在地,村子很大,是组成镇子的一部分。
在此寻找教堂还颇费周折,打听来打听去,好多人不清楚,好不容易有清楚的也是个大概范围,其实教堂就在镇政府对面公路东侧以平房为主的村中。
教堂建于民国初年,坐北朝南,南北近身较长,青砖结构,欧式特点、劵拱门窗、古色古香,维护尚好,建筑年代、教堂风韵与与房山立教村教堂类似。看来房山区南部曾是是宗教活跃场所,欧式建筑也许与洋人布道有关。
来到长沟镇,西边几公里有西甘池村,那里是有文物的地方,有慧聚寺遗址、严行大德灵塔、王爷墓等很值得一去。路过北正村,村中有座庙宇,位于村民房宅包围中,那是新修复的崇福寺,不过大门紧锁,正门都很找到。据说北正村村西过去还有辽塔,崇福寺历史也很悠久,不过原有的古物都不存在了,盛世复古,新修的崇福寺是否列入文保也不得而知。
西甘池村几年就已来过,看到过慧聚寺遗址、严行大德灵塔,自觉路很熟了,不过来到西甘池村,哪有村子,都在整体拆迁,村子很难见到人影,而几年前京昆高速还未修通,现在京昆在村西南北通过,真个变样了,今非昔比了。王爷墓在哪?找不到人问,慧聚寺遗址、严行大德灵塔怎么也找不到了,记得就在村西北山岗之地。
有西甘池村,就有北甘池、南甘池、东甘池村,事实上真的存在东南西北甘池村,足以看出甘泉的分布范围有多大,其实,甘泉广泛分布,使得长沟地区西部成为了重要的湿地景观,得到保护,而如此的有山有水,好地方,更会成为达官贵人、寺院道观的选享之地。
本来想寻看王爷墓的,以前来过也未看到,这次又吹了,随意闲步吧,在村北甘泉处,向西一直走,总觉得慧聚寺遗址、严行大德灵塔就在附近坡地上,不会太远,其实这都是记忆主观上的模糊,那时京昆高速还没建,现在都改变了,参照物没有了,凭记忆你是找不到的?其实,慧聚寺遗址、严行大德灵塔都在高速西侧较远的山岗台地上。
慧聚寺遗址目前仅存两通明代碑,一是明成化年间,螭首龟趺,另一为明正德年间,螭首方趺,两碑均为重修慧聚寺记事碑。显而易见,慧聚寺不是明代开建的,明代只是维护过,而紧邻碑址近处就是金代的严行大德灵塔,严行大德是慧聚寺的高僧张伟,因此古寺在辽金时代就已存在了。
慧聚寺遗址西边几十米,就是严行大德灵塔。古塔建于金代,为六角七层密檐式经幢类,汉白玉材质。塔高五米多,坐北朝南,正面书“严行大德灵塔”,清晰明了,塔座为莲花承托,塔座、塔身等处雕刻精美,并有梵文塔铭,字迹清秀袖珍,但历经近千年,自然风化,字迹漫漶,不过石质古塔总体保存完好。此塔高耸清秀,很值得一览。
下午4点多了,本想找找王爷墓,微威风阵,凉意袭人,关键难见人影。寻看乡野文物有时就是如此,近在咫尺,有时也许瞬间而过,期盼你再来,留点念想作为下次寻古的理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