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易县白塔位于县城西南四公里,高村乡八里庄村西北的山顶上,站在村边,就可看到高高耸立在山巅上。据传白塔始建造于元代,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塔为四角三层的青砖石结构,坐北朝南,高十五米,每层逐步上缩,底为弥须座,正面每层有一拱形门,其他面假窗、花卉镂刻,古朴简练。古塔矗立在三面悬壁的巨石凸起处,蔚为壮观、肃穆。古塔被铁件加固,至少为省级以上文物保护,未见保护标志。关于白塔有很多故事,史书记载,白塔是为羊角哀所建,而在此次不远的另一座山中早已毁损的当地称为黑塔的是为纪念左伯桃而建的。 有故事说,左伯桃,西羌积石山人,自幼父母双亡,勤奋攻书,养成济世之才,年近四旬,闻楚元王招贤纳士,于是携书一囊,奔楚而来。时值寒冬,又冷又饿,见一茅屋透出亮光,径奔过去,轻叩柴门曰:“欲往楚国,不期中途遇雨,无旅邸之处,求住一宵,来早便行”,那人答礼邀入屋中,伯桃视之,别无他物,只有一塌,塌上堆积书卷,知是读书之人,相互谈论,共话胸中学问,终夕不寐。此人姓羊,双名角哀,幼亡父母,平生酷爱读书,两人相见恨晚,结为兄弟,伯桃年长为兄,角哀年少为弟,二人同望楚国而进。 行不几日,又值阴雪,纷纷柳絮狂飙,片片鹅毛乱舞,而人行至祁阳问之樵夫曰:“此去百里,并无人烟,荒山野岭,虎狼成群”。二人只顾前行,夜宿古墓之中,衣服单薄,寒风刺骨,第二天雪下的更是要紧,山中寒冷,伯桃受冷不过,并粮给角哀,只图力保一人,自己气绝与枯桑之中,角哀于雪中拜伯桃而哭:“不肖弟此去,望兄阴力相助,但得微名,必当厚葬。 后来羊角哀凭自己的才能,做了楚国的中大夫,厚葬了他的兄长伯桃,当夜伯桃托梦于角哀说:“我的坟地离荆轲墓太近,此人极其威猛,每夜来骂我”,说我:“是冻死饿杀之人,还敢埋在我的上肩,夺我的风水,如果你不葬它处,我就发墓取尸,扔到野外”。 如此几番,最后羊角哀为报答兄长伯桃的并粮之恩,阴间保护伯桃,拔剑自刎,埋于伯桃墓侧,是夜二更,风雨大作,雷电交加,喊杀之声,传数十里,自此与荆轲墓相安无事。后人为了纪念左伯桃羊角哀的弟兄大义,就立碑记其事,有诗为证:“古来仁义包天地,只在人心方寸间。二世庙前秋日净,英魂长伴月光寒”。白塔背后演绎的是刻骨铭心的舍己为人的故事。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