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抗生素 致病菌 易感人群

(2010-01-12 18:34:40)
标签:

病原体

支原体

盆腔炎

白带清洁度

抗生素

健康

分类: 抗生素

抗生素 致病菌  易感人群    

致病菌即病原菌,就是我们常说的使人生病的细菌。细菌无处不在,所以病原菌具有传染性。自古以来,人们就受到传染病的威胁。古代,人们认为传染病是上天对人类的惩罚,直至今天,宗教信仰者依然持这种观点。

病原菌(细菌)是肉眼不可见的生命体,所以,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人类对病原菌的认识的过程更为艰难和复杂。从1674年荷兰人Antoy Van Leeuwenhoekzhi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开始,人们经过了漫长时间的摸索与实践后,才逐步建立了检查、培养、鉴定病原菌的方法。

病原菌即是人类的天敌,也是人类的朋友,随着我们生存环境的变迁,抗生素品种的不断推出及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病原菌从生存到抵抗,形成了它的发展与演变。而医学对它的认识总是滞后的,有时是无耐的。在处理病原菌的手段上很多时候是违背自然法则的。

1940年开始使用青霉素,人们用化学药剂杀死病原菌的幻想得以实现。1945年,发现青霉素的Fleming 与纯化青霉素的Florey获得了诺贝尔奖金。青霉素的出现成为医学史上的里程碑。此后,各种抗生素相继问世,很多传染性很强的病原菌得到了控制,这即是人类的福音,也是人类悲剧的开始。

在抗生素没有出现之前,致病菌都是外来的,即外源性感染。如猩红热、白猴、脊髓灰质炎等,这些病原菌感染的是没有免疫力的(宿主)人。但在使用抗生素和有效疫苗后,尤其是近年来,被感染的人群和致病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个变化大致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人体内的正常菌群演变成了致病菌,称为内源性感染,最经典的是厌氧无芽胞杆菌,原本与我们的机体组织和谐共存,并给机体带来诸多好处。使用抗生素后,它由朋友变成了敌人——致病菌,发生内源性感染形成脓肿,临床上白细胞增多,出现各种炎症。如牙龈脓肿、盆腔炎、白带清洁度增高等。

    又如,口腔支原体与唾液支原体原本是正常菌群,现在也能导致慢性咽炎。

此外,人体的大量有益菌群被抗生素和加有各种添加剂的食品杀死后,被其它少量的内源无益菌群所代替。如肠道内的双歧杆菌被大肠杆菌等取而代之,使肠道的环境发生了变化。

二是外界环境中的非致病菌演变成了致病菌,最典型的就是念珠菌与霉菌,使用抗生素后,内源性正常菌群被消灭了,给外来的念珠菌、霉菌提供了机会。念珠菌与霉菌对健康者而言并不是致病菌。还有健康者支原体呈阳性,并无临床症状,使用抗生素后,变成了支原体尿道炎患者。

三是医院内的交叉感染及医疗处理程中的医源性感染。

   前两大类演变而来的致病菌,感染的对象是免疫力低下者。在病原菌与被感染者之间的能力对比上,病原菌的种类增多感染能力增强了。被感染者由原来的没有免疫力的少数人演变为免疫力低下的多数人,被感染者虽有免疫能力但却不足以与病原菌的能力抗衡。

    病原菌发生了变化,易感人群扩大了。大体说来,易感人群大致为三大类:

一是易产生诱发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前列腺炎患者、年长的肿瘤患者、老年性消化功能减弱者。饮酒过度及吸烟的慢性中毒者、血液疾病患者、营养不良者、接受大手术者。

第二大类易感人群是大剂量使用抗生素者、激素(包括避孕药)服用者、长期进行放射性和化学疗法患者、免疫抑制疗法患者,局部损伤和异物也更容易引起内源性感染。

第三大类人群是独生子女,他们首先是先天不足,这类人群的母亲多用过避孕药,打过胎,生孩子以剖腹为主。出生后,很多没吃过母奶,或母奶不足不好。饮食过精过细,吃工业食品多,用药多,有一点点不舒服就上医院。每天泡电脑,晚睡晚起。这个人群的免疫力都不大好,受感染的几率自然增大。

此外,人的精神状态与道德品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焦虑不安,思虑过度,心胸狭小之人的免疫力均相对低下,也属易感人群之列。

(以上为个人观点,版权为作者所有,如有转载请联系:linlin6969@163.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