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班艺术活动:《小狗抬花轿》反思

(2014-11-18 16:54:57)
标签:

育儿

教育

分类: 课例反思

《小狗抬花轿》是一首内容有趣,旋律诙谐的儿歌,它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蛮横的老虎和聪明机灵的小狗刻画的惟妙惟肖,逗人喜爱。儿歌的结构紧凑,情节起伏,每句都用“ao”做韵尾,念起来朗朗上口,极富童趣,深受孩子们的喜欢。第一课时教学活动学习童谣《小狗抬花轿》开展后,孩子们经常会聚在一起朗诵童谣,对这首童谣非常感兴趣,趁孩子们正当兴趣浓厚时,我开展了第二课时学唱歌曲。

一、图示支架助学唱

首先我让幼儿聆听了歌曲的伴奏旋律,让幼儿说说听了这首旋律后的感觉,激发幼儿想学唱的欲望。通过拍手、跺脚的辅助动作感知整个节奏,为学唱歌曲做好铺垫作用。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将歌词和旋律配在一起,我出示了之前的图示支架,跟着图示支架,第一遍学唱歌曲。发现孩子们在第二遍哼唱的时候,大不符幼儿已经能跟着老师一起哼唱。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完整地记住歌词内容,我采用了激励法,让将支架逐步撤离,既引发了孩子挑战的兴趣,又将歌词完全记住。接下去的几遍我让幼儿大胆的唱出声音来(中间偶尔提示下)基本上一首歌曲就这样被幼儿唱出来了。

二、就地取材促表演

有了前面的铺垫,为接下去的创编表演动作奠定了基础。其实整个内容的动作还是比较简单的,重点在于孩子们要把老虎的神态和小狗的心里表现出来。如果单纯的动作表演显得就比较枯燥,因此我把取材的任务交给了孩子们,让他们在教室里寻找适宜表演的代替道具。这一放手,更加激发了孩子表演的欲望。有几个孩子看中了区域里的屏风,把它当做轿子;有一个孩子拿来了区域里老虎要表演的扇子,还有的提出轿子里应该放一把椅子……对于孩子们的材料选取,我给予了肯定,同时我也提供了表演的头饰。所有的道具都到齐了,孩子们的表演欲望也大大地增强,接下来的表演更是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的欲望不减反增,从一开始不想当凶恶的大老虎到争抢着表演这一角色。为了满足孩子的这一愿望,我们一起商定把这些材料放到表演区里,这样大家都可以得到满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圆点艺术
后一篇:2014年11月19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