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七个阿姨来摘果
(2010-11-19 16:09:14)
标签:
活动反思教育 |
分类: 优质课例 |
领域 |
语言 |
活动类型 |
儿歌 |
活动内容 |
七个阿姨来摘果 |
活动来源 |
原创 |
实施时间 |
|||
教材分析 |
《七个阿姨来摘果》这首儿歌在内容上一句紧扣一句,句句有“七”,读起来朗朗上口。如果在形式上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再加上肢体语言的提示,以及诱人的游戏,就能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获得愉快的生活体验,所以我设计了这节语言活动。 |
||||
活动目标 |
|
||||
活动重点 |
学习儿歌,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 |
||||
活动难点 |
学习发准读音相近的,易混淆的音(提、石榴、梨、栗子、柿子、李等字词的字音)。 |
||||
难点形成原因 |
除了中班幼儿的语言水平外,再加上这首儿歌比较拗口,不容易念,不容易仿编。 |
||||
难点解决策略 |
1、情境激趣 通过“游果园”的情境游戏贯穿活动的始终,体现玩中学,学中乐,调动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2、图卡演示 图示法的正确运用,帮助幼儿学习儿歌并掌握韵脚相同的音。 3、层层深入
|
||||
|
幼儿预期表现 |
||||
一、情境导入 2、你看到了哪些水果?(幼儿自由回答)
二、理解儿歌 2、引导幼儿通过从左往右、从右往左,顺数和倒数两种方法数出阿姨的人数。 4、我们也来学学阿姨摘果子的动作吧! 5、阿姨摘的果子装在哪儿呢?(出示篮子图片) 引导幼儿完整地说出“七只篮子手中提”,并模仿“提”的动作。 5、(带领幼儿说出七种果子的名称)让我们再来说一说这些好吃水果的名称吧!
学习念准儿歌中的字词:“苹果、桃子、石榴、梨,还有栗子、柿子、李”的字音。 1、交代名称、示范朗诵。 老师把这些情景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儿歌的名字就叫《七个阿姨来摘果》,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2、幼儿跟学,注意念准字音。 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学念儿歌,比如:个别幼儿朗读;分男、女小朋友朗读;集体朗读;师幼对句朗读等。 3、教师按图示顺序帮助幼儿练习。 运用卡片抽离式帮助幼儿记忆。 四、游戏拓展 音乐游戏《摘果子》,让幼儿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 我们今天认识了这么多的果子,现在就让我们和这些阿姨一起来摘果子吧! |
难点前置,能够初步读准苹果、桃子、石榴、梨,还有栗子、柿子、李等字音。 以参观果园的情景,让幼儿在游戏中理解并学习儿歌。 幼儿跟学,注意念准字音。 用不同的形式激发幼儿兴趣,竞赛的方式更是为幼儿所喜爱 |
活动反思:
一、情境中学习and支架式学习:
活动一开始以去果园游玩的情境引出儿歌,体现了玩中学,学中乐,调动了幼儿学习的兴趣。由于文字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抽象的,而孩子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性思维。所以,在幼儿语言活动,尤其是诗歌教学活动中,让幼儿通过为诗歌抽象的文字改为形象的图谱方式。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辅助幼儿更好地学习儿歌,为了使幼儿学习儿歌的形式更丰富,采用了支架式学习的方式,在操作时,我先把幼儿最熟悉的图文条先撤离,让孩子更好地进行了学习。
二、不足之处:
幼儿在愉快的氛围里很快就掌握了这首绕口令,能初步认读汉字“苹果”、“桃子”、“石榴”、、“梨”、“栗子”、“柿子”“李”,但在“柿子”的发音上发音不准确(S 、SH不能很好区分)“李”与“梨”的区分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