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我一个自传里,我曾经提到过水给我的种种印象。檐溜,小小的河流,汪洋万顷的大海,莫不对于我有过极大的帮助,我学会用小小脑子去思索一切,全亏得是水,我对于宇宙认识得深一点,也亏得是水。
“孤独一点,在你缺少一切的时节,你就会发现原来还有个你自己。”这是一句真话。我有我自己的生活与思想,可以说是皆从孤独得来的。我的教育,也是从孤独中得来的。然而这点孤独,与水不能分开。
年纪六岁七岁时节,私塾在我看来实在是个最无意思的地方。我不能忍受那个逼窄的天地,无论如何总得想出方法到学校以外的日光下去生活。大六月里与一些同街比邻的坏小子,把书篮用草标各作下了一个记号,搁在本街土地堂的木偶身背后,就洒着手与他们到城外去,攒入高可及身的禾林里,捕捉禾穗上的蚱蜢,虽肩背为烈日所烤炙,也毫不在意。耳朵中只听到各处蚱蜢振翅的声音,全个心思只顾去追逐那种绿色黄色跳跃伶便的小生物,到后看看所得来的东西已尽够一顿午餐了,方到河滩边去洗濯,拾些干草枯枝,用野火来烧烤蚱蜢,把这些东西当饭吃。直到这些小生物完全吃尽后,大家于是脱光了身子,用大石压着衣裤,各自从悬崖高处向河水中跃去。就这样泡在河水里,一直到晚方回家去,挨一顿不可避免的痛打。
也是同样的逃学,有时阴雨天气,不能向河边走去,我便上山或到庙里去,在庙前庙后树林或竹林里,爬上了这一株,到上面玩玩后,又溜下来爬另外一株。雨落大了,再不能做这种游戏时,就坐在楠木树下或庙门前石阶上看雨。雨落得越长,人也就越寂寞。那么大的雨,回家去说不定还得全身弄湿,不由得有点害怕起来,不敢再想了。我于是走到庙廊下去,为作丝线的人牵丝,为制棕绳的人摇绳车。这些地方每天照例有这种工人做工,而且这种工人照例又还是我很熟悉的人。也就因为这种雨,无从掩饰我的劣行,回到家中时,我便更容易被罚跪在仓屋中。在那间空洞寂寞的仓屋里,听着外面檐溜滴沥声,我的想象力却更有了一种很好训练的机会。我得用回想与幻想补充我所缺少的饮食,安慰我所得到的痛苦。我因恐怖得去想一些不使我再恐怖的生活,我因孤寂又得去想一些热闹事情方不至于过分孤寂。
到十五岁以后,我的生活同一条辰河无从离开,我在那条河流边住下的日子约五年。这一大堆日子中我差不多无日不与河水发生关系。走长路皆得住宿到桥边与渡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至少我还有十分之一的时间,是在那条河水正流与支流各样船只上消磨的。从汤汤流水上,我明白了多少人事,学会了多少知识,见过了多少世界!我的想象是在这条河水上扩大的。我把过去生活加以温习,或对未来生活有何安排时,必依赖这一条河水。这条河水有多少次差一点儿把我攫去,又幸亏它的流动,帮助我做着那种横海扬帆的远梦,方使我能够依然好好地在人世中过着日子!
再过五年,我手中的一支笔,居然已能够尽我自由运用了,我虽离开了那条河流,我所写的故事,却多数是水边的故事。故事中我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为背影,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为我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我文字中一点忧郁气氛,便因为被过去十五年前南方的阴雨天气影响而来,我文字风格,假若还有些值得注意处,那只因为我记得水上人的言语太多了。再过五年后,我的住处已由干燥的北京移到一个明朗华丽的海边。海既那么宽泛无涯无际,我对人生远景凝眸的机会便较多了些。海边既那么寂寞,它培养了我的孤独心情。海放大了我的感情与希望,且放大了我的人格。
(本文选自中华书局出版《无从毕业的学校》)
沈从文先生关于治学的经典随笔。二十二篇带有自传性质的文章,展现一个知识分子一生既艰辛又执着的治学道路。
《无从毕业的学校》
沈从文 著
书号:978-7-101-12530-6
出版时间:2017年6月
定价:66.00元
编辑推荐
沈从文先生的《无从毕业的学校》是中华书局推出的典雅作品系列之一种, 典雅作品系列为文学大家的文化随笔,包括沈从文先生《无从毕业的学校》、汪曾祺先生《八仙》、阿城先生《威尼斯日记》《常识与通识》《闲话闲说》五部作品。
《无从毕业的学校》以布面精装的形式出版,阅读收藏两相宜。
内容简介
《无从毕业的学校》辑选沈从文先生有关治学的经典随笔结集而成,分三个部分:青少年时代的读书和教育经历;文学创作阶段对文学的思考和探索;1949年后停止文学创作,转行文物研究阶段,对文物的整理和研究。全书二十二篇带有自传性质的文章,展现一个知识分子一生既艰辛又执着的治学道路。
作者简介
沈从文,文学家、文物学家。代表作《边城》《从文自传》《长河》《龙凤艺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陶瓷史》。
目录
我的教育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
我年轻时读什么书
我怎么就写起小说来
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
抽象的抒情
新的文学运动与新的文学观
从新文学转到历史文物
我为什么研究杂文物
我为什么始终不离开历史博物馆
我为什么强调资料工作
文史研究必需结合文物
沈从文自传
一个人的自白
无从毕业的学校
无从驯服的斑马
一个知识分子的发展
解放一年 — 学习一年
曲折十七年
我到北京怎么生活怎么学习
我到上海后的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