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回忆我的老师
(2024-09-10 15:32:33)
标签:
东篱瘦菊情感随笔教师节 |
分类: 喇叭花 |
金秋九月,迎来了又一个教师节。在这样的日子,我以感恩之心向教过我的老师们致以节日的问候,感谢他们的传道受业解惑,感谢他们的为人师表,以身示范。
我们村的学校叫红旗小学,我在那上了五年学。启蒙老师中,袁老师、毛老师已经没什么印象,李老师和冯老师印象较深。李老师上课的时候经常背着手在课桌间的走廊来回走动,身上散发出一股体香(现在想来也许是狐臭吧)。尤其她的手指上沾了改作业后留下的红墨水印记,令我好生羡慕。我盼望着老师从我课桌边走过,因为我想闻见她的体香,想看她沾了红墨水的手指。班里一个同学也喜欢看老师的手,于是效仿,用红墨水把自己一双手染得通红,结果一点都不好看。
冯老师讲课轻言细语,有时笑眯眯的,有时候板着脸咬着牙,对调皮捣蛋的男生恐吓说:我来拿棍子打你的屁股。但他从来只嘴上说,并不真的打。他念着课本:我队五保户张爷爷……我看着课本,心想,书上怎么还写错别字啊?“队五”不是应该写成“队伍”,“保户”不是应写成“保护”吗?
易老师个子小,有些同学就背地里叫她易矮子,她是长阳嫁过来的。易老师很严肃,对我们要求也很严格。她让我当学习委员,每当看见我的课桌上堆满作业本,她并不直接催促我,而是用责怪的口吻严厉地说:这作业本堆在桌上很好看吗?我当时并不觉得委屈,反而感受到了老师的信任,就点几个没交作业的名字,然后飞快地把作业交到办公室。有一次我去交作业,易老师轻轻拍着我的头,微笑着对其他老师说:这孩子,挺聪明的,还很听话。我心里那个高兴啊,比吃了蜜还甜。
最严最厉害的莫过于刘老师和陈老师了。同学们编了个顺口溜:一二三,刘老川;四五六,陈m福。
刘老师是四川人,他讲课很多人听不懂,但我能听懂,他当时教我们数学,为防止学生开小差,他常常突然提问,一些不听讲的学生就一头雾水,或者乱说一气,他就一脸严肃地用四川话反唇相讥:等于饭加菜、菜加饭。教室里响起一阵哄堂大笑,他自己也笑了。我总觉得他先前的严肃是装出来的。考试的时候,他在课桌间的走廊里不停地走来走去,目光如炬,生怕学生作弊。有时弯下腰看学生写,当他了解行情后,举起手臂伸开五指,说:我估计有五个打百分。他的五个手指就在“五”和“个”之间停顿,开合。
后来刘老师因病请假,由黄老师教我们数学。我觉得黄老师满腹经纶,很有学问。但他不爱管课堂纪律,心情好的时候,怎么吵闹都不碍事,甚至可以让学生爬到他的头上做窝。他的讲得很好,适合教自觉性强的学生。
陈老师的严厉让我有些害怕,但又非常喜欢他上课。他嗓门大,眼睛大,一拍桌子,没有哪个同学敢动。自从陈老师教我们班,再也没有人胡作非为,调皮捣蛋的人似乎都销声匿迹了。他兼代我们体育课却从不以主科占用(那个时候叫军体课),跳高、跳远、接力,各种游戏,他带领我们玩得不亦乐乎。有一次体育课下雨,教室里一片唉声叹气,几个爱学习的觉得反正没希望了,索性读起书来。只见陈老师光着手走进教室,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一个题目:《智取生辰纲》,我们疑惑而兴奋地等待他的下文。他先给我们介绍了《水浒传》极其作者,然后开始讲故事,他讲得绘声绘色,活龙活现,精彩绝伦;我们听得聚精会神,如痴如醉,觉得一节课太快了。在后来的日子里,他又给我们讲了《鼓刹钟声》、《孤坟鬼影》等扣人心弦的故事。说明陈老师学习能力强,知识面广,看的书多。
我的小学老师们,现在都退休多年,有的已经作古,但他们的形象从来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模糊;那些记忆,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成为一帧永不褪色的影像。
前一篇:白露,还这么热
后一篇:退休了,你打算怎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