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亲爱的剩菜
(2024-08-29 14:24:01)
标签:
东篱瘦菊随笔文化情感 |
分类: 喇叭花 |
晚餐吃的很简单,都是中午吃剩的,如需加热,就用微波炉转一下。西窗射进的阳光给餐桌镶上了金色,那些剩菜便熠熠生辉。
我盘点了一下菜单:鱼块,年前腌制的腊货,放齐了佐料,入盘的时候撒上葱花,特别开胃,下饭;瘦肉芹菜木耳组成的一盘小炒,可说是色香味俱全,很能勾起食欲;青椒炒火腿,这是那种细腻柔软又有劲道的夹竹园火腿,口感爽滑,柔软而不腻;爆炒红薯巅,绿叶蔬菜是每顿必须有的;另外就是调味菜,网购的泡仔姜,酸辣藠头等。
当我们咽下最后一口食物放下碗筷离开餐桌时,这些可口的佳肴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剩菜。每当这样的时候,母亲万分不舍地一样样将它们聚集起来,装进塑料袋,像是说给我听,又像是说给自己听:罪过罪过!要是过去,这些菜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倒掉的,可供一家人吃几顿了,多好的生活啊!
这些浪费的剩菜,显然勾起了母亲对往事的回忆。物资极度匮乏,是几代人的记忆。那个时候虽说要啥没啥,我还这不吃那不吃,严重营养不良,长得瘦不拉几。母亲着急啊,她想尽办法改善生活,想把我喂得胖一点。
她把红薯剁碎,过滤,再将红薯粉捞起来,拌上葱花,在锅里剪成块状;她用腌好还没有加水的豆瓣酱混合青辣椒丝烩成一碗下饭的菜;她还用鸡蛋加甜酱炒一小碟蛋泡;将晒干的葱头切丝爆炒。而这些都成为我记忆中的美味,一辈子都不可能忘记。
刚参加工作时,在一所乡村中学,有家室的老师都回去吃饭,在食堂就餐的就几个年轻人。吃饭时围成一桌,菜并不多,最多三到四盘小菜,基本没有荤菜,如果去迟了,就什么也没有了。有一天张同学去晚了一点,我亲眼看见他盛一碗饭,用筷子在盐罐子里戳了几下,然后拌在饭碗里,真是不堪回首啊。
那时我不喜欢吃土豆和球白之类的,觉得黄瓜和莴笋还不错,就把一盘黄瓜端到自己的面前,并用胳膊护着,意思很清楚,他们也还知趣,都不碰这碗菜。只是还有一个人想吃黄瓜,他把筷子从侧面经过我胳膊下悄悄伸过来,夹走了几片黄瓜,我索性连菜带汤一起倒进了碗里。回想起来,似乎带点黑色幽默。
上次在乡桂园吃酒,四个火锅,满桌子菜,哪吃得了?整盘的扣肉,基围虾,猪蹄膀,一锅一锅的羊肉牛肉,整个桌席起码还剩一半没有吃,最后还不是都当成残汤废物倒掉了,喂猪都不合格,这真是极大的浪费。
我突然想,如果真的可以实现时空穿越,可否把这些剩菜打包,寄给过去,以安抚那些贫乏困窘的岁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