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小月半大

(2024-08-14 14:38:36)
标签:

东篱瘦菊

幸运三叶草

中元节

分类: 喇叭花
今天我们在家里过了月半。也就是做了一桌较为丰盛的菜,摆上酒杯、筷子,然后斟酒,用筷子点一下,再盛上饭来,最后在餐桌的四方洒一些茶水。在做这些的时候,嘴里念念有词,大意是请先祖们,已故的亲人们来过月半,以表达祭奠和缅怀。仪式极为简单,整个过程不过三五分钟。

月半就是七月半,民间称为鬼节、亡人节,道教的称法为中元节,带有祭祖和感恩的双重功能,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祀节日。按照惯例,除了餐桌上的祭奠和告慰,还应该有焚香、烧纸钱、放鞭炮、跪拜等仪式,但每到这个时节,小区就会用广播告知,禁止燃放鞭炮、焚烧纸钱。居民们只好将仪式简化,若先祖泉下有知,定不会妨碍后辈们做一个 遵纪守法的公民。

有些地方的城市是允许在大街上焚烧纸钱的。去年我们在齐齐哈尔旅游时,就看到了七月半的夜晚在大街上烧纸的壮观场面。那黄色的火纸的纸张非常大,有的一卷卷,有的一叠叠,架在地上有半人高,还有圆形和方形的中间剪了一个洞的纸钱,那一根根香也格外长,像长长的烟花。夜晚人烟稀少,更显得街上空旷,路灯洒下银白的光,而一堆堆火纸,在宽阔的十字路口纵情地燃烧,红色的火光冲向深邃的夜空,风带着些凉意把一片片灰烬吹得四处逃散,偶尔飘来一盏孔明灯,忽高忽低,像一个神秘的魅影。

过这样那样的节,也是经济发展文化开放的表现。过去只听老人们念叨:年小月半大,老少的姑娘回娘家。但没有人真正地、大张旗鼓地过中元节,因为那个时候认为烧纸祭拜的行为是封建迷信。现在不同了,国家实行开放政策,节日层出不穷,祭奠先祖,缅怀亲人再也不是迷信,而是孝道,是美德,是传统文化,必须传承下去。有的地方还把中元节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天虽然没有条件烧纸钱,放鞭炮,但我们在饭桌上的祭祀是虔诚的。我没有跪拜,我只是双手合十,在心里默念:愿善良的祖先佑护后人们健康平安,多寿多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拐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