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嚼出世间百味甘
(2024-08-11 14:28:07)
标签:
东篱瘦菊麦子馒头 |
分类: 喇叭花 |
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喜欢馒头,喜欢它的柔韧,喜欢它的甘甜,喜欢它的麦香。
馒头作为一种主食,已经成为我早餐不二的选择。每当我坐在餐桌旁,就着一杯豆浆,将馒头细腻的皮撕下,放到嘴里咀嚼,再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掰开馒头的内心,我就理解了麦子的一生。
麦子在幼年时期,遭遇寒冷,匍匐在雪中,我用收敛、冬藏和养精蓄锐来解释它的蛰伏,一切精华深埋在根里。等到春天万物复苏,它听从号令,吸取大地营养,在阳光雨露中,抽青
、拔节、灌浆、抽穗、开花,这一程序其实就是母亲孕育的过程。我甚至能理解麦穗锋利的芒,当它成熟时,会微微弯下腰,我把它当成是在感恩土地,表达谦卑。
多么善良通透的麦子啊!
这样的麦子磨成面粉,做成馒头,怎不麦香诱人,嚼之味甘呢?
小时候我不理解麦子,对馒头很排斥。乡村的五月,麦子陆续被收割,一筐一筐的麦子,混合着泥土和阳光的味道,使人们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几乎每家每户都要蒸馒头,馒头的下面沾一层南瓜叶或者荷叶,闻起来分外地香。我咬一口,细细地嚼,却总也咽不下去,即使最后吞进去,也是在食管上面噎着,怎么也到达不了胃里。
后来我一直不吃馒头。
读师范后,不吃馒头的习惯被强行改正过来了,因为早餐除了馒头稀饭,啥也没得吃。慢慢的,我爱上了馒头。师范的馒头可好吃了,个头不大不小,有棱有角,没添加糖(精),原汁原味的麦子的甜香。每天早晨,一碗稀饭,一个馒头,一小勺咸菜,吃得有滋有味,而馒头的皮是我的最爱,越嚼越甘甜,越嚼越醇香。
可是有一次,炊事员卖给我一个脱皮了的馒头,估计是一筐中最后的歪瓜裂枣。那我肯定不干呀,多好吃的馒头皮啊,你们把它给整没了,凭什么我买单?我跟炊事员说帮我换一个,遭到他的严词拒绝,我一气之下将这个脱皮的馒头砸向稀饭盆,稀饭很烫,溅得那人满脸都是,他捂着脸直叫,活该!这是我一辈子中表现最不淑女的一次。
我吃过很多地方的馒头,有老面馒头,泡打粉和酵母发的馒头,机器做的馒头,唯有孙师傅的馒头不敢恭维。最有味最难忘的,是在内蒙古旅游时,根河湿地一家餐馆做的圆馒头。
时值夏日最热之际,馒头成了市面上的紧俏货,它的饱腹感,大大减轻了自己动手做早餐的繁琐。这是不是让我们对麦子更加理解并敬爱呢?答案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