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联,请仔细磨刀
(2010-10-31 23:27:17)
在NBA打到第四年,易建联给业界的普遍感觉,总体说来攻强守弱。ESPN专栏作家霍林格在赛季前如此归纳他的技术特点:灵动的7尺大个,拥有不错的中距离投射能力,在场上略显迟钝,篮筐附近终结能力稍差;不及格的防守球员和篮板球手,需要增加力量,对比赛更加专注。
前三年,无论是在雄鹿还是在篮网,媒体和球迷都对阿联的防守颇有微词:那么好的身体条件,亚裔员工的工作态度又不是问题,为啥就做不好防守呢?
这三年里,阿联大部分时间都是主力,无论是队内还是外界,对主力球员的要求大都苛刻,除非你拥有超强的进攻技巧和队内无人能比的防守能力,否则就必须全面均衡,在攻防两端都给球队足够的帮助。
但现在,阿联是替补,即便他的防守能力仍没有根本的提高,只要能把进攻的特点打出来,他也仍能得到教练的信任,以及,在明年夏天,一纸不错的续约合同。
无疑,易建联是一个拥有鲜明特点的球员,他的面筐进攻能力,他的中远距离跳投,对于一个身高7英尺以上的大个球员来说,都算难得;在奇才这样强调快速攻防转换的球队,他突出的奔跑能力也恰好能派上用场。因此,赛季前两战,即便打替补,阿联还是获得了稳定的上场时间,首战魔术28分钟,此战老鹰24分钟,这已经非常接近他前三年打主力时的场均上场时间(26.5分钟),他在这两场比赛的出手次数加在一起,是全队替补之最。
很明显,桑德斯用阿联,看重的就是他的进攻,与老鹰一役的最后8分半,阿联一直留在场上,桑德斯就是希望在场上增加一个攻击点,寻求机会逆转。在这8分半的时间里,阿联一共出手三次,除了最后一秒造成对手犯规,前两次投篮都是中距离出手不中。
命中率,无论中远距离还是篮筐附近,这一直是阿联面临的难题之一,毕竟一个7尺大个,职业生涯投篮命中率只有40.3%,这的确有点说不过去。既然进攻的全面性和灵活性是阿联的优势,再加上他在奇才的角色以及球队的特点,现在对阿联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解决防守的问题,而是如何进一步磨练和提高进攻技巧。
比如一向被认为是他自身优势的投篮,桑德斯教练就告诉他,他的投篮重心过于靠后,其实以他的身高在外线出手,对手很难对他进行有效的干扰,因此根本无需后仰;再比如他的掩护质量一直不高,奇才拥有沃尔这样突破能力极强、同时又有分球意识的控卫,如果掩护质量能够提高,阿联就将拥有更多的空位出手机会;再比如他的持球进攻信心仍然不足,信心不足往往又会导致错失最佳攻击机会,因此也就有了前文霍林格提到的“在场上略显迟钝”。
阿联在进攻端的很多问题,都出在细节上,但正是这些细节,使得现在的他只是一个一般的进攻型球员,而不是球队的攻击利器。赛季前两场,奇才场均只得89分,是全联盟进攻最差的球队,桑德斯需要一个在进攻端表现更强劲的易建联,因此他会在全队训练结束后留下阿联和沃尔,希望他俩能建立起更好的默契。
此刻,阿联需要的,除了聆听,还有思考以及实践,在细节处提高,磨快自己手中的钢刀。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