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我活着,并将努力活得更好

(2016-12-01 21:15:07)
标签:

转载

    [转载]我活着,并将努力活得更好


之所以写下这个标题,是因为昨晚被公众号后台的留言刺激到了。那人说,死吧。我一下子愣住了,我们非亲非故,非仇非敌,干吗说得这样凶残?

冷静下来后才知道,是因为昨晚“优雅知性小女子”改为了“优雅知性文学期刊”的缘故。将前者改为后者的原因,是因为我喜欢写作,我的身边也聚集了一批喜欢文学的朋友,我想让他们有个随意表达心声发表文字的地方。

弄清楚情况后,我回了那个留言。我说,不会死,只要人类存在,只要我们还有思想,文学就不会死,以文学期刊命名的微信公众号更不会死。

一直以来,我对文学的认识或者说我个人赋予文学的责任就是,她能够让我更清醒地活着。每个人都知道,活着有肉体的活和思想的活。

这个话题让我想起了前两天看的龙应台与青年面对面的文学交流视频。虽然名为与青年,现场里仍有老人参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年提问者。他说他今年八十一岁,之所以戴着墨镜,是因为他的一只眼睛瞎了,另一只眼睛也不好。那么大的年龄,出现在那个场合,并且急切地向龙应台发出提问,不管怎样,我都觉得他很年青,他比任何人都健康,他会永远意所风发地活下去。

龙教授(称她作家涵盖不了她生命中的整个素养)在会上分享了三封书信。

一封是丰子恺与他的音乐老师李叔同的来往信件。1927年,丰子恺29岁生日,也就是他皈依佛门的那一天。他与早就出家的恩师弘一法师(李叔同)聚在一起。他告诉恩师,等到恩师50岁生日时,他要为他做50幅护生画,请老师题字。

1929年,弘一法师50岁生日那天,丰子恺就将50幅护生画送来,请老师题字。弘一法师60岁那年,丰子恺又为恩师画了60幅护生画请他题字。也就是那一年,弘一法师给丰子恺写了一封信,信上大意是:朽人70岁时,请仁者作护生画70幅,80岁时做80幅,9090幅,100100幅,自此功德圆满。丰子恺在回复恩师时,只用了8个字:世寿所许,定当遵嘱。

弘一法师在收到丰子恺60幅画的第二年与世长辞。丰子恺却用他一生的行动,完成了对恩师的遵嘱。就在丰子恺紧赶慢赶完成老师100岁生日的100幅护生画的那年,丰子恺也与世长辞。

看到这里,会不会觉得这些事距离活着的解释远了些。事实上,无论是丰子恺对恩师承诺的恪守还是这套画集的出现,都让我感知到了活着的另一种深度。因为,《护生画集》是一部奇书,在佛教界、文艺界和广大普通读者中广泛流传,影响深远。它亦是佛教界、文艺界诸位先贤、大师们绝世合作的结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化精品。

龙教授分享的第二封信,是爱因斯坦写给居里夫人的信。两人都是科学家,并不是世上只有文人相轻,科学家们之间更甚。

爱因思坦写给居里夫人这封信时,居里夫人正被无边无际的唾沫星子淹得无法呼吸。原因是在丈夫去逝后,她开始与小他十几岁的助手谈起恋爱。他的助手当时还没有离婚,助手的妻子用非常的手段将他们的情书发表了出来,一时间舆论哗然,排山倒海般的刀阵向居里夫人逼来。

就在这时,爱因思坦写给了居里夫人一封信,安慰她不要太过在意,嘱她别管那些小报上发出的猪饲料,别在意那些爬虫类的秽语。那些猪饲料就让那些爬虫类吃掉吧。

这件事给了我更为广阔的思考,人人鄙视的第三者,做为同行的相轻者,爱因思坦完全可以不发一言。但是,他却给居里夫人写下了这封信件。这种对智慧和价值的尊重,是不是活得又比我们常人高出了许多倍?

第三封信分享的是美国的一个作家写给他恩人的一封信。

这个作家的名字我没有听清楚,他的信和他一生的遭遇却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他49岁以前,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为了生活他做过包装工、做过清洁工、做过邮局最底层的员工。尽管工作辛苦劳累,他仍然不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不工作的时候他就去酒吧里喝酒,从一个酒吧到另一个酒吧,喝得烂醉如泥,最终被酒吧人员打出去。在清醒的时候,他会写几首小诗或者小文章,并会偶尔发表。

他以为他的一辈子就这样了。没想到他49岁那年,正在邮局工作的他被一个出版人找到了。那个出版人站在他的面前告诉他,我每月给你100美金(那是1969年,每月的100美金完全可以让他过上正常人的生活),直到你死去,前提时,开始专心写作。

这个作家立刻辞了工作,几个星期后他的第一本书《邮局》就出版了。这个半是自传性质的小说在美国的文学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最后被拍成电影,得了戛纳电影节提名奖。正是他人生的这个转变,让他在美国的文学界有了一席之地。

龙教授分享的第三封信是美国作家写给那个出版人的。信件的详细内容我没有记全,只知道那封信里没有一句直接感谢的话。他用永远记住来处的承诺,用那段最无助艰难岁月的心酸,用底层人麻木恣睢一辈子的无奈来衬托他获得脱逃机会的无比幸运与感激。

这个美国作家49岁前的生活虽然异常窘迫,他却活在偶尔的清醒里,偶尔的诗篇和文字显现他笔端的时刻。因为他在用心感知思考这个世界,生活中虽然满目疮痍,他仍然真正活了一回。

正是他49岁之前那种偶尔的活给他创造出了后来的永生。倘若没有那些文字的出现,没有那些小文章的发表,那个出版人会知道这世上有他这么一个写作的人吗?会找到他告诉他从此每月给他100美金,他只需要专心写作吗?

在这里,也感谢那位朋友在微信平台上给我“死吧”的留言,正是那句留言,让我有了今天这么尽兴地表达。

还是那句话,只要人类存在,只要我们还有思想,文学就不会死,以文学期刊命名的微信公众号更不会死,并且还要尽力活得更好,因为我想拥有那个出版人的实力,有朝一日站在拮据又清醒的文字写作者面前告诉他,今天开始,我每月给你三千元人民币,直至你离世而去,前提是专心写作。

所以,我活着,并将努力活得更好。热爱写作的人就跟我来,开始写吧!

 

抱团取暖,跟我写吧!

  根据创意写作书系《开始写吧!虚构文学创作》的内容,每天学习一篇写作方法,第二天按此方法写文(书不用买,有专人会将内容发到群里),每次每篇不低于1500字。好的文章可在《优雅知性文学期刊》微信平台推出,所得赞赏全归作者所有。

活动时间:2016125日——20161227

进入“优雅知性文学期刊”公众号,回复“报名”,按要求参与活动即可。

报名截止日期:1226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