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小说:大江东去
(2015-06-03 17:51:56)
标签:
文化时评 |
大江东去
文□冷清秋
自接到洛阳传来的密令后,康鸿猷连着半个多月没睡好觉。
睡不睡得好,都要迎接圣驾,随着日期临近,康鸿猷知道无论如何是推脱不掉这档高贵事了。推不掉,那就尽心做吧。好在康家家大业大,舍出去点还伤不到筋骨。主意拿定,康鸿猷就召集平常使得着的管家们开始商讨和准备。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却半点风声没敢透出去。毕竟,饥荒灾年外藩入侵,那些来自最底层的怨声,传不传到慈禧的耳朵里,康鸿猷可是一清二楚。但不论如何,康鸿猷都不想会在自己这儿起什么波折。
可几天后的早上,康鸿猷却一下子急出了一头冷汗。
为迎接圣驾,可以说是举家上下费尽心思,就连入寝后起夜的拖鞋和尿罐子都给备齐全了,单单给落下了最最重要的一环。不知何时出现的二小姐并不懂父亲的惊惧,反倒抚掌而笑,说爹爹啊,我当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呢,不就是酒嘛,咱家后窖里酿制窖藏的那么多,直接叫人舀了拿来不就是了?!
原本想呵斥女儿几句的康鸿猷强制住内心的焦虑,领着一帮人直奔酒窖。路上,康鸿猷也想了,自家的酒虽说没什么名头,但家里粮食富足,向来都是拿最好的粮去酿造,且恰逢黄河洛河在此交汇,地上地下的水源和水质又是优中之优的深井水,所以口感纯正独特,真没的说。关键是,在这节骨眼上没有备下合适的物件装酒,不照样亵渎了圣驾?
二小姐却顺手一指,说,呶,用那些个装不就可以了!
肚圆嘴小,圆滚滚的小圆坛有好几十个,个个透着胭脂的暗红,挤靠在院子里那些盘根错节的葡萄树下。盯着看了两眼,康鸿猷突然明白了女儿的意思。这是秋季时,用来装葡萄汁的陶瓷坛子。当初烧制时,烧匠师傅还特意给每个罐子底部都打上了一个小小的“康”字。外形比原本的酒坛小巧,显得雅致许多。康鸿猷马上命令抓紧淘洗备用。就在大家七手八脚搬离时,二小姐却抱起一个陶罐递过来说,爹爹呀,这封存过葡萄汁的坛子是见不得水的,你闻闻,若是用一般的水来淘洗,岂不破坏了酒味?康鸿猷却发怒,好歹也是个小姐,整天这么不知体面地疯跑,传出去不叫人耻笑!二小姐听了并不移步,热切地说,爹爹切记以酒洗坛,黄泥封口。康鸿猷的心里不由蓦然一动。
迎驾盛况自是不必累述。
尤其是当最后,康鸿猷授意仆人将准备好的一百万两雪花银逐一抬出来时。一担担的银子在厅堂前铺排开来,白花花的一大片,照亮了所有人的眼。
果然,先前肃穆的氛围跟着一下子就活泛了。慈禧移步过来,不但亲手扶起了康鸿猷,还给赐了个名叫“康百万”。康鸿猷那时才不稀罕什么百万千万,他只想早日完成上面铺派的“任务”。所以,那酒很快就被呈了上来。
待启封后,丝丝缕缕的酒香弥散开来,如丝、如幔盈盈缠绕,就连康百万自己也止不住呆了一呆。那慈禧更是连着饮了两杯。两杯后,慈禧的脸上透出了红晕,伸手指着酒坛问,这叫什么酒,如此可哀家的心?所有人皆面面相觑不敢妄言,太监倒是见得多了,就笑着打圆场说,太后既然赐名“康百万”,他家的酒……
慈禧老太后瞅了眼垂首垂手的康鸿猷,忽然“扑哧”笑了,说好了好了,看你把人给吓得。说完,又说,你康家迎驾有功,这酒既然没名字,那就叫“康百万酒”吧。
这句话落地,又是一片诚惶诚恐的谢恩声。
康鸿猷的夫人却不认账。夜里,她躲在被窝里说:这迎圣驾有什么好炫耀的,修行宫建龙窑花费那么多,省里县里也舍出去不少,这下,又直接捐出去那么多,你平时在外面跑不问家事,可知这么大的家业,每月的消耗是多少?
商人世家的康鸿猷岂能不晓,他站起来望望窗外却笑了,说夫人啊,唇亡齿寒,国难当头,钱财这东西历来是最存不住的。何况这笔费用总是要有人出的,巩县数咱康家名声在外,咱不出难道要咱巩县的平头老百姓分摊?我康鸿猷不求别的,只要咱巩县的一方百姓无忧,能顺利安度这乱世就是上上大吉了。
说着,康鸿猷端起床头的酒闻闻,突然笑了,说二姑娘比起几个少爷都得力呢。
夫人却说,得力又怎样?一个女子,最后还不是只能捻绣花针,还有这康百万酒……
如果是太平盛世,多好。(字1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