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秋闲读四

(2012-09-09 17:09:44)
标签:

杂谈

对真切和美好的向往——读贺向花《初恋》
文□冷清秋
  
  《初恋》看到现在,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运用了种种心思,展示了这样那样的手法和技巧,甚至有的同学在解题上还别出心裁。但有这么一位同学,就那么一板一眼地记录下来可能是自己、也可能是别人、或者是从生活和阅读中总结裁剪出来的点点滴滴——写成了这么一篇《初恋》。
  对,我说的就是贺向花同学。
  一篇文章对于意思的传达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语义,就是词句内在逻辑上所传达的意图(通俗点讲就是句子本身的意思);另一个就是语言风格,这包括用词习惯,思考方式,句式特征等等。
  向花同学《初恋》这篇的文风,词句运用简单直接,没有什么技巧几乎不加修饰,很贴近一位少年的用语和心思,所以,可以说这完全是一篇用少年语言讲述的少年懵懂情事。这种语言风格上的生涩,和内中人物对于情感表达的青涩,之间的映照是恰如其份的,这点可能得宜于作者本身的年龄特征。实际上,一个年青人的文字变得老成固然不易,一个有年龄的人,想写出类似这种青涩的文字,也属于虽努力也不一定可能。因此向花若能利用好目前自己语言的这种特征,同样可以写出相得益彰的篇章来。
  自然,时光总会过去,文字中的青涩也会逐渐消退变得成熟多样,到那时,作者要面对的就不只是如何写好小说,还有更重要的以什么样的风格和方式来写小说了。
  所以,依着这个思索,我们也就更容易理解和能够全面地看待作者所选取的这个结尾了。不管现实中的情况是如何,作者试图在小说中营造一种完美,即便这不是一个普遍性的真实,但至少也传达了人们心中的那种真切的向往,即——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生活本就不易,文章中有时我们何不多多少少去成全一回。这是向花的选择,也是我们虽然不一定选,但也是乐于见到的完美结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