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寄托哀思受法律保护,祭奠系具有身份性的人格权

(2023-12-10 16:40:04)
标签:

忠县律师

重庆忠县律师事务所

忠县律师事务所

重庆忠县律师

重庆渝典律师事务所

分类: 法制新闻

重庆忠县律师电话13224922468

寄托哀思受法律保护,祭奠系具有身份性的人格权

——曾某甲、曾某乙等与曾某学等一般人格权纠纷

【基本案情】

曾某荣(去世)与李某某(去世)共生育了包括三被告在内的六个子女,其中三子曾某江系本案六个原告的父亲,即曾某光及李某某系六原告的祖父母,三被告系六原告的叔叔及伯伯。六原告的父亲先于2008年去世,去世后六原告跟随母亲一起生活,2009年原告爷爷曾某荣因病去世,六原告及其母亲均未参加和操办葬礼,2014年原告奶奶李某某因病去世,六原告及其母亲亦均未参加和操办葬礼,2021年因高速公路修建需要,征用李某某坟地,三被告组织为其母亲李某某坟墓搬迁事宜,六原告及其母亲均未参与。此后,三被告在为父母曾某荣、李某某立墓碑时未将曾某江及六原告的名字镌刻于墓碑上,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原告遂诉至法院请求依法判决。

【裁判理由】

贞丰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祭奠是近亲属之间对于已故亲属的祭祀,表达了对亡者的哀思、怀念之情,墓碑上署名是对死者的孝敬或哀悼,亦是基于血缘、婚姻或者法律规定的特定身份而产生的,无法剥夺。近亲属在祭奠亲人时,应当本着互谅互让、互相尊重的精神,作出合情、合理、合法的行为,以安慰生者、告慰亡者。本案中,曾某荣、李某某系六原告的祖父母,系曾某江的父母,三被告未将曾某江及六原告的名字镌刻于墓碑上,侵害了六原告及曾某江的人格权益,原告请求将名字镌刻于新墓碑上的请求予以支持。同时,墓碑上篆刻姓名的人与死者具有特定的社会关系,如果未将姓名篆刻在墓碑上,不论出于何种原因,均表明死者及其亲属对该人的否定性评价。三被告的行为足以导致曾某江及六原告社会评价的降低、名誉受损,故判决三被告向六原告赔礼道歉。

【典型意义】

祭奠作为中国孝文化的代表,包含着对于逝者的哀思、怀念等精神利益,关系着社会道德风尚与公序良俗,其具有一般人格权性质,应归入一般人格权领域进行保护。墓碑是逝者与其他亲属身份关系的证明,近亲属对于逝去亲人的祭奠、吊唁符合我国传统的伦理观和长期形成的民间风俗习惯,不在墓碑上镌刻逝者亲属姓名的行为,既伤害了其他家族成员的感情,亦侵害了其他家族成员祭奠先人的权利,有悖伦理道德,有悖公序良俗。本案判决将原告名字镌刻在墓碑上,并要求被告赔礼道歉,旨在改善关系、修复亲情,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重亲情、重家庭、重孝道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