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演讲中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及训练方法

(2009-09-08 16:03:52)
标签:

杂谈

 演讲中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及训练方法

 

演讲中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及训练方法

 

演讲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展现。要在不长的时间里把所要表达的思想传达给听众并触动听众的心灵,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演讲者除了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标准的普通话水平外,还要能辅以适当的肢体语言以更好的传情达意。

心理学家有一个有趣的公式:一条信息的表达=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肢体动作。这表明人们获得的信息大部分来自视觉印象。而视觉信息55%来自肢体语言。因而美国心理学家艾德华·霍尔曾十分肯定地说:“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 肢体语言是一种无声的语言。通过一个人的手势、肢体动作我们可以了解到他的思想意识、情绪变化等,从演讲者出场到演讲再到致谢结束,以及演讲中的整个过程中,肢体语言往往比可以的有声语言更真实可信。肢体语言独特的有形性、可视性和直接性,对于演讲者来说,具有不可低估的特殊价值。良好的肢体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专业的训练可以得到提高和加强,对演讲者来说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能力。

一、肢体语言的功能

不同的肢体语言有着不同的意义,如演讲者上身前倾,表示谦恭、热情、讲到高潮时的一个挥手、握拳等手势可能代表了力量、鼓励等,这些都能加强语气,加深情感的宣泄。具体的说,肢体语言有以下五种功能:

其一,是表露功能。即它可以表达口语难以表达的信息。其二,是替代功能。即它可以替代口语,直接与观众交流、沟通。其三,是辅助功能。即它可以辅助口语,使人“言行一致”,思想得以强化,被表达得更清楚,更深刻。其四,是适应功能。即它可以适应本人的心理、生理需要。其五,是调节功能。即它可以发出暗示,调节演讲时演讲者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使观众作出积极反应。体态语直接诉诸人们的视觉器官,在演讲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不同时间肢体语言的要求及训练

(一)出场与走姿

通常演讲者的出场,只是从后台走到讲台,虽然还没开口说话,但从演讲者的走姿、站姿、表情等,对观众已经产生了首轮效应。心理学中,首轮效应称第一印象效应,也有人将首轮效应理论直接叫做“第一印象决定论”,这种印象的好坏,往往会直接左右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因此,演讲者出场这短短的几秒时间有时甚至影响到后面的演讲效果,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演讲者不可忽视。

1.走姿要求

走姿是一种动态美。每个人都是一个流动的造型体,优雅、稳健、敏捷的走姿,会给人以美的感受,产生感染力,反映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在行走之时,每个人亦应注意自己的仪态与风度,稳健、自如、轻盈、敏捷是仪态优雅风度不凡的体现。基本体态的要领是:头顶找天,两肩打开,肚脐眼向后贴,注意提收腹部、大腿以及臀部等肌肉,放松两肩,挺胸直背。

具体而言,要作到正确而优美地行走,就应当注意下列几个步骤:第一,走动时上体前驱,以腰动带动腿动和脚动;第二,行进时应将腿伸直,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膝盖伸直;第三,行走时应上身挺直,并且始终目视自己的正前方;第四,走路时应将注意力集中于后脚,并且使脚跟首先触地。女性穿高跟鞋的应全脚掌落地;第五,步行时应保持相对稳定的节奏,不论是步幅、步速还是双臂摆动的幅度,均须注意此点;第六,前进进应当保持一定的方向。从理论讲,男女行走的最佳轨迹应是平行线,女性的平行线应紧挨在一起。

2.克服不雅的仪态

平时在走的过程中,要注意养成良好习惯,克服一些不雅的仪态,如上看下看左顾右盼;东跑西颠方向叵测;驼背弯腰缩脖摆胯;连蹦带跳手舞足蹈;摇摇晃晃东倒西歪;走路带响等等。平时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使演讲更加成功,这也表现了一个演讲者自身的修养水平。

(二)演讲中的肢体语言及训练方法

1、面部表情及训练方法

演讲者面部的表情非常重要,在演讲的多数情况下,出场进场等都应保持微笑,这样不仅能增强演讲者的自信心,还能缓解自身紧张的情绪,同时能增强演讲者的亲和力,提升观众缘。

微笑的训练可从面呈“王”字开始:展开眉头,眼角向两边拉一横;腮向两边拉一横;嘴角向两边拉一横,鼻子是一竖,然后放松脸部肌肉。微笑应发自内心,训练时想着快乐的事情,或者配上优美的乐曲,还可以用嘴咬一根筷子,眼睛盯着一个点尽量不动坚持一分钟,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面部表情就会很自然。

2.站姿及训练方法

常言道:“站如松”,指站立要像松树那样端正挺拔。站姿是静力造型,显现的是静态美。站姿也是训练其他优美体态的基础,是表现不同姿态美的起始点。规范的站姿要求是头正,两眼平视前方,嘴微闭,收颌梗颈,表情自然稍带微笑。两肩平正,放松并稍向后下沉。两臂自然下垂,中指对准裤缝。挺胸收腹腰正,臀部向内向上收紧。两腿立直贴紧,两脚跟靠拢,脚尖向外夹角60度。

良好的站姿从侧面看,应是后脑勺、肩、臀部、后脚跟尽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但由于生活中大部分人没有经过形体训练,因此会出现颈部前伸、驼背、胸部不挺括、塌腰挺肚、耸肩等形体毛病,通过训练才能从脊柱上给予调整,并消除这些问题。

训练方法之一是拉脖子:想像头顶有根绳子向上提并将颈椎拉直,同时注意做到不抬下巴,也不压出双下巴,两肩打开下沉,肚脐眼向后靠,尾椎骨向内收,尽量使颈椎、胸椎、腰椎、尾椎在感觉上成一直线,膝关节用劲站稳,自然呼吸,有空即可练习。

训练方法之二是靠墙站:背靠墙,尽量让身体的头部、肩、臀、脚后跟等部位贴向墙,每次站十分钟,可早晚练习;

训练方法之三沉肩练习:两腿分开,两手自然放在身体的两侧,感觉肩上有石头压着,尽量往下沉,两手尽量向下伸去摸膝关节,随时可练习。

训练方法之四半脚尖站:两手轻轻扶在椅子背或窗台,双脚并拢,尽量夹紧,把臀部、会阴、肛门尽量往上提收,肚脐眼向内收,但不能憋气,自然呼吸。两肩尽量打开,脖子拉长,眼睛盯着一个点尽量不动,两嘴角往上翘,尽可能露出八颗牙齿的微笑,每次练习2分钟,可每天早晚进行坚持一段时日。

3.手势

手势在演讲中是不可缺少的动作,是最有表现力的体态语言。它可加重语气,增加感染力。在做手势的同时,要配合眼神、表情和其它姿态,尤其应注意配合内容特别设计,并反复训练,才能使动作自然流畅、大方。

如加重语气时,可四指并拢,拇指自然分开,掌心向左,手腕伸直,使手与小臂成一直线,肘关节自然弯曲,大小臂的弯曲成45º左右;抒发感情时,可单手应用也可双手应用。四指并拢,拇指自然分开,掌心向外(或向内),手腕向上,使手与小臂成140º,肘关节自然弯曲,大小臂的弯曲成140º为宜。由身体中心向两侧打开;朝一方向指去,可采用直臂式。四指并拢,拇指自然分开,掌心向左,手腕伸直,使手与小臂成一直线,屈肘从身前抬起,向应指向的方向摆去,摆到肩的高度时停止,肘关节自然伸直。眼睛也应朝指向的方向看去。握拳代表着力量,可有力度的将五指握紧,大小臂自然弯曲成45º。鼓掌表示喝彩或欢迎,用右手轻击左手掌,掌心向上。两手自然下垂:掌心朝向身体,中指对准裤缝,但不要紧贴在大腿上,略开一公分左右即可。双手相握:两手五指自然想握,置于胸前或腹前即可。

4.  提高肢体的协调性

有的人肢体协调性较好,一挥手动作干净有利,而有的做起来很僵硬做作,做一些芭蕾基本手位的训练或一些简单舞蹈动作的训练,能提高动作的协调性。训练方法可在业余时间进行一些舞蹈、体育锻炼等肢体动作的活动,以提升动作的协调性。

(三)鞠躬礼

演讲前后演讲者都应做好鞠躬礼,这是演讲者的基本礼节。演讲前行鞠躬礼时,先站立好,双目注视观众,面带微笑,然后上身向下倾斜20º左右,视线随之自然下垂。演讲结束后行鞠躬礼时,先站立好,双目注视观众,面带微笑,然后上身向下倾斜90º左右,视线随之自然下垂。

总而言之,成功的一场演讲是多方面素质综合应用的结果。良好的形体训练习惯,不仅有助于演讲者气质风度的养成,还有助于演讲者形体的雕塑,更有助于演讲者身心健康,因为形体训练也是一个很好的健身手段。因此,演讲者要多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形体训练,纠正错误的形体毛病,从容运用肢体语言,增添个人魅力,同时也将这种美好的礼仪仪态传播四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我说美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